基于可穿戴与可植入技术的人体健康物联网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基于可穿戴与可植入技术的人体健康物联网研究进展,重点关注生物信息检测和健康数据管理与疾病防治。生物信息检测包括体液和生物电信号监测,健康数据管理涉及疾病诊断预防和实时监控治疗。文章讨论了技术挑战,如生物相容性、传感器性能和自供电系统,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物联网在个体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治中的关键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摘要:

健康人群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对各项生理参数进行监测,能够在疾病早期预警身体异常和疾病,从而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减轻国家公共卫生医疗资源压力,因此,亟须研发基于人体物联网的可穿戴与可植入传感器系统。以基于体液和电信号的生物信息检测为切入点划分传感技术,并引入自供能、近端通信等人体健康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进行讨论。最后探讨了健康数据管理与疾病诊断预防领域的技术进展和产业应用,尝试构建了基于可穿戴与可植入技术的人体健康物联网概念。

关键词: 物联网 ; 可穿戴 ; 可植入 ; 柔性电子器件

0 引言

物联网系统的基本特征包含全面感知、可靠传递和智能处理三大层面,将传感器系统、通信模块、供电模块等以穿戴、植入的方式与人体结合,可连续长期监测人体生理参数,实现医疗个性化,打造面向个体健康数据管理的物联网医疗数据监控系统。随着可穿戴与可植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已经构建起从皮肤到器官、从头部到脚部、从诊断到治疗全方位多层次的人体健康物联网监控系统。以“可穿戴/wearable”和“可植入/implantable”为关键词分别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对中外文献进行检索并分析,得出 2013—2021 年可穿戴与可植入研究热度趋势,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近年来国际对可穿戴传感器系统的研究热度呈上升状态。2018年以前可植入传感器的研究热度显著高于可穿戴传感器,近年来呈现回落迹象。国内对可穿戴传感器的研究热度明显高于可植入传感器,近些年来两类研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罗伯特之技术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