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摘 要:农产品跨境电⼦商务是推动东农业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措施,而“粤港澳一体化建设”将为⼴东的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在此之前,⼴东省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在产业蓬勃发展的推进过程中仍然普遍存在着村民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村民的生产专业化知识水平低、农产品的仓储物流配送服务网络尚未得到完善等诸多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东省农业电子商务的相关理念和发展状况,并对当前⼴东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当前⼴东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为促进广东地区农产品的国际化和产业升级,促进其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和竞争力,成功实现了农产品跨境电⼦商务发展体系本文创新点体现在提出了如今发展广东省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的最新困难,即为物流系统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以及关于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发展广东省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的策略

关键词:广东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配送系统

Abstract: Cross-border E-commer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is a major strategic measure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East China, and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will provide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cross-border e-commer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East China. Prior to this, the e-commerce industry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Shandong Province was still in its infancy and needed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technical personnel with relevant expertise, the low level of specialized knowledge of production among villagers and the fact that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network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not been perfect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electronic commerce in Guangdong Province are introduced, and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agricultural e-commerce in Guangdong province,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faced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mmerce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gives some concrete solu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Guangdong and promote their marketing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 cross-border e-commerce development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been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put forward the latest difficulties in developing the e-commerce indust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at is, solving the problem of uneven distribution in logistics systems, and how to develop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better.

Key words:Guangdong agricultural products;Cross-Border Electronic Commerce;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 引言
  • 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跨境电商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趋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01年至今,农产品关税从23.2%逐渐降至2010年的15.2%,减少了约39%,目前只占全球平均水平大约四分之一上下,促使所在国变成了全球农产品关税最低国家之一,这为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强省和农业出口贸易大省,其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备受关注。2022年,广东进出口农产品达3301.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28.1%,其中出口1157.7亿元,增长69.1%。同时,自2015年148亿人民币起,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总值迅速攀升至2022年6454亿人民币,增幅近43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2%,占据全国总量的31%。自2013年宣布划归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服务项目试点城市以后,广州省依托其地理位置及政策扶持,扮演着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创新主导和成长引领者人物角色。,跨境电商进口连续9年全国第一,进出口规模增长93倍。此外,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丰富,如茂名荔枝、徐闻菠萝等,在跨境电商推动下,出口成绩亮眼。政策方面,截至2022年12月,广东境内13个沿海城市共有50个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数量居全国第一,政策支持力度大。

理论上,目前针对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的研究虽有一定成果,但在物流配送体系优化、品牌建设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等方面仍有待深入,本研究将丰富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为后续学者提供参考。实践中,深入剖析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面临的困境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有助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促进农产品跨境电商产业健康发展,推动广东农业产业升级和国际化进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广东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遵循 “现状分析 — 问题剖析 — 对策提出” 的逻辑思路。首先,通过收集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省商务厅等权威部门的数据,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全面梳理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的现状,包括出口规模、特色农产品出口情况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其次,深入分析出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语言交流、平台建设、生产与质量标准、品牌与监管、人才储备等维度进行探讨。最后,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广东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促进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政府部门、企业和行业组织提供决策参考。

本研究采纳了文献研究法,广泛阅读世界各国相关农业产品海外电商行业研究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及政策材料,系统性地融合这一领域学术成就,掌握了行业动态最新发布迈向,为该研究奠定了理论依据。同时运用数据分析法,收集海关统计数据、政府部门发布的数据以及行业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如广东省农产品进出口数据、跨境电商交易量数据等,对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的规模、增长趋势等进行量化分析,直观呈现发展现状,挖掘数据背后存在的问题,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

  • 文献综述

在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现状方面,白鹤祥(2022)[3]指出,广东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以及长期积累的外贸经验,积极探索跨境电商创新发展模式。政府大力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电商企业入驻,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与市场范围。例如,在深圳、广州等城市,跨境电商交易规模逐年攀升,涵盖3C电子产品、服装等多个品类,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梁漠、凌陈枫、陈友东、戴嘉岐、黄丽(2020)[7]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尽管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规模持续扩大,但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珠三角地区凭借发达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配套设施,跨境电商发展迅速;而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在物流配送、人才储备等方面存在短板,发展相对滞后。​

对于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贾夏红、刘秋艳(2022)[2]深入调研后认为,广东省跨境电商面临着诸多挑战。物流成本高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物流运输周期长、运费贵,特别是在旺季,物流拥堵导致运输成本大幅增加;同时,专业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既懂国际贸易又熟悉电商运营的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影响了企业的创新发展;此外,品牌建设不足,多数企业以代工生产为主,缺乏自主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李砚涵(2021)[6]进一步指出,广东省跨境电商存在通关效率低的问题,繁琐的通关手续和检验检疫流程,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知识产权保护薄弱,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仿冒侵权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广东省跨境电商物流市场研究方面,李小玲(2022)[1]运用科学的预测模型,对广东省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进行了系统预测。她提出,随着跨境电商业务的快速增长,物流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应通过优化物流网络布局,在省内建立多个物流枢纽中心,实现货物的快速集散;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促进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庞敏(2021)[9]以生鲜农产品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了冷链物流的发展对广东省生鲜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损耗,保证产品品质,有助于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例如,在荔枝、龙眼等特色水果出口中,冷链物流的应用显著延长了产品保鲜期,扩大了出口市场范围。​

关于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策略,冯薇(2021)[4]强调,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通过挖掘农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完善供应链体系,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进行优化,确保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强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检测,满足国际市场的高标准要求,从而推动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李博、季六祥(2021)[5]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创新性地提出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需要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资源,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专注于市场开拓和产品运营,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共同推动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可持续发展。刘梅、单镜锟(2022)[8]针对广东主要农产品出口,提出应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提高农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拓展国际市场渠道,通过参加国际农产品展会、建立海外营销网络等方式,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

从国际视角看农产品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Mamba Essotanam和Ali Essossinam(2022)[19]通过对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国家的实证研究发现,农业出口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在这些国家,农产品出口带来的外汇收入,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提供了资金支持,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Seok Jun Ho 和 Moon Hanpil(2021)[20]对经合组织国家的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农业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些国家通过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出口,带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升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Ayuda MaríaIsabel、Belloc Ignacio、Pinilla Vicente(2022)[21]运用引力模型,对 1994 - 2019 年拉丁美洲农业食品出口进行深入分析,从贸易流量、影响因素等方面为农产品出口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为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广东省跨境电商及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但仍存在一些研究空白。例如,在跨境电商与乡村振兴的结合方面,如何通过农产品跨境电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广东省跨境电商及农产品跨境电商领域的应用研究有待加强。未来研究可围绕这些方向展开,为广东省跨境电商及农产品跨境电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现状

  • 出口规模不断攀升

跨境电商农产品成交额稳步增长。受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和各个方面外部环境转变,大量农产品出口业务开始转向互联网渠道开拓业务,农产品B2B电子商务出口业务迅速扩大。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广东省支系发布统计信息,广东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从未有过高度,位列全国居首,超过山东。在2022年,广东省农产品进出口金额达330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8.1%。在其中,出口额为1157.7亿人民币,增加了69.1%;进口量为2144.1亿人民币,增加了13.3%。广东省成为国内农贸市场对外开放买卖关键省区,其农产品进出口展现出四大特性:以及主要贸易国家不同区域经贸联络极速扩张;特色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对港澳瓜果蔬菜供货稳定进一步增强;最主要进口商品包含肉类食品,生鲜蔬菜,干果及谷类。2022年2月,国家财政部协同国家商务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发布《关于调整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公告》,以进一步提升跨地域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架构,关于跨境电子商业零售业进货目录进一步改进与调整。与2019年版相比,新的目录增加了29项近几年消费需求旺盛的商品,促使农产品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购物车”更加丰富。

根据省商务厅数据,2015年至2022年期间,广东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量经历了一次迅猛的增长,从148亿元飙升至6454亿元,规模扩大了近43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2%,占据了全国总量的31%,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作为第一个加入国际电子商贸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二批国际电子商贸试验区的城市,位于我国电子商务国际性试验区先行军行列,广州市凸显其示范引领功效。自2013年被定为国家跨境电商提供服务试点区起,广州市在跨境电商进口规模上持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其进出口额完成了93倍提高。此时,广州已构筑起一个整合全世界跨境电商卖家服务中心,供应链管理强劲整合力及其绿色生态创新驱动力综合关键功能架构。广州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商业生态系统,培育10家以上50亿级跨境电商“麒麟”综合服务企业,争取每年主办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及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

我国开启了一个新历史时期,加WTO成为了一个标志性时刻,这标志着中国进一步融进了国外市场。自打变成WTO会员国以后,在我国恪守承诺,实行了多种有效举措,大幅降低了对农业产品关税,税率从2001年23.2%下降到2010年15.2%,使得我国农业税赋变成全球平均水平四分之一,处于全球最少税率国家之中。在农业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大环境下,在我国农业产业链利益逐步显现,农业产品贸易额由最初较小规模发展到不断上升,显露出更加强大发展潜力。

1  2018-2022年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量和出口金额统计图

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历年数据整理得出。

如图1所示,2018-2019年,广东省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在全国占比超过50%,进出口额每年超过500亿元。因为受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外采取技术性贸易措施等因素的影响,2020年广东省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在全国占比呈现大幅度下降态势。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外采取技术性贸易政策等原因,在2020年⼴东省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总量在全国占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世界经济的复苏,2021-2022年,广东省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在全国所占比重开始回温,逐步上升。

  • 特色农产品以水果为主

近几年,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下,⼴东的农产品出口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而荔枝就是其中的代表。常言道:“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东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荔枝产区。茂名地区主要的荔枝种植区域为电白区,其占地面积达到361,000公顷,年总产量高达19万吨,是⼴东省知名的“早熟、高品质”的“精品荔枝”产地,也是中国最大连片的“精品、高品质”的荔枝产区。在2021年,广东荔枝离口和跨境电子商务发布会在电白区岭门镇隆重举行,广东首趟荔枝离口跨境电商“过境列车”过境,将通过陆路、水路等方式运送到加拿大,“过境电商”实现了过境“零突破”。广东荔枝之所以能逆市上扬,其主要原因是电子商务直播和其他新科技、新形式的运达。⼴东省农业有关部门利用“短视频+网络直播”的方式,在⼴东开展了“现代农业博览会”、“东盟农产品博览会”、“荔枝产业博览会”、“⼴东荔枝丝绸之路”等,强化了农产品的品牌宣传和市场开发,促进了荔枝等特色农产品的“⾛出去”。

阳春三月,广东徐闻的红土地上一片金黄,一望无际的菠萝田里随处可见果农们忙碌的身影,颗颗金色的菠萝在被采摘、清洗、包装后,即将装车出口海外市场。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3月20日,湛江海关监管菠萝出口375.8吨、货值255.5万元,同比增长78.3倍和47.8倍,迎来了粵西特色水果出口“开门红”。有“中国菠萝”美誉的⼴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是中国菠萝种植的⼤县,有“每3个中国菠萝就有1个来自徐闻”的说法。为不断开拓菠萝销售渠道,推动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向出口优势的转变,湛江海关采取系列措施,持续开展政策宣讲,鼓励企业积极拓宽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出口市场,徐闻的菠萝建设RCEP国际采购交易中心。徐闻菠萝在2022年从新加坡开始,与 RCEP达成了协议,也意味着徐闻菠萝“中国菠萝”的身份进入了RCEP国家的市场。湛江海关并积极引入跨境电商出口监管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跨境电商B2B直销出口援助,享受新兴政策红利,同时强化技术贸易措施应对,组织专家收集菠萝主要出口国相关检疫要求、政策法规并及时宣贯,破除个体果农不掌握需求方市场信息的盲点,在湛江海关和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共同推动下,湛江特色菠萝品种“金钻凤梨”前往意大利参展。

1  2022年广东水果出口情况汇总统计表

名称

出口金额(万元

荔枝

17000

柑橘

78000

香蕉

3786.7

龙眼

2986.4

菠萝

1300

  • 政策支持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

随着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建立,以及全国脱贫政策的实施,农村电商已经成为了帮助农民、帮助农民、促进农民发展的重要抓手。⼴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通过制定政策引领农产品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直至2022年12月,广东境内13个沿海城市共有50个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在全国排名第一。将佛山市南海区和汕头市澄海区作为“农产品跨境电商”的试点,以农产品跨境电商为切入点,以B2B出口为主体,对农产品跨境电商生态产业链进行试点,以促进农业的转型和升级,实现农产品生产、涉企和农产品交易的全过程电子化,从整体上提升农产品生产、物流、库存和融资等各方面的工作效率。

22  广东省电商产业园数量城市分布 ( 个 )

广州

深圳

佛山

东莞

珠海

汕头

中山

50

42

23

18

10

8

6

四、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存在的问题

当前时刻,⼴东省作为中国电子贸易的出口大省,对我国农产品电子贸易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2018-2022近五年数据中得出,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与出口金额却呈波动形式发展,并没有稳定持续增长。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语言障碍凸现,沟通不畅;在构建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物流、支付和信用等方面的问题;规模化生产不足,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缺乏有效的品牌管理;跨境电商人才匮乏问题。

  • 语言屏障突出,基本交流受阻

语言障碍严重,英语是跨国电子贸易的通用语言,而与农事有关的英语则是专门的英语,包含了大量与农事有关的专业术语,具有很高的专业性。新时期的翻译工作需要一大群培养一批通晓语言,通晓文化,通晓技术,通晓管理的新一代语言服务型人才。为了保证贸易的正确性和时效性,必须以农学专门语言和农学在线专业字典为技术平台作为支撑,才能保证贸易的正确性和时效性,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已成必然趋势,这一趋势不可避免,英语使用的正确性错误频发,从而限制了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 农产品跨境电商平台建设的问题

农产品跨境电商平台建设有物流支付信用等问题

农产品在经过了网络平台的线上交易之后,就会进入到线下的境内外双重运输环节,农产品货物的运送需要与海关,检验,检疫等各个环节进行衔接。农产品的生产依赖于地理条件和地区的特殊经济条件,使得农产品的供应地区比较分散,造成了农产品供应链的冗余,运输时间很难保证。⽣鲜农产品因其货架寿命短,需要更多的冷藏服务。尽管作为中国物流业发展最快的区域,但是,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农产品物流、仓储尤其是冷链运输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时间长,物流损失率(25%-35%)高于发达国家的5%,与之相比,物流费用较高,已经变成了对农产品跨境电商利润产生影响的一个主要原因。跨境电商平台所面临的物流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是由于国际物流基础设施不健全,尤其是在冷链物流方面的发展比较滞后,在国际物流体系中的信息化程度和专业化的服务水平不足导致的问题。而与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冷链物流。根据⼴东省官方的统计,⼴东省的农产品冷库、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生鲜农产品,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物流节点,没有配套的冷藏、冷冻、冷链物流的运行效率不高,物流环节太多,成本太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系统性的运作模式,冷链物流的覆盖面还很小。

有一些跨境电商公司,虽然他们已经拿到了跨境支付的许可证,但是真正能在实践中使用的并不多,一些并不具备跨境结算资格的第三方付款机构,跨境结算方式主要是靠与国外银行机构的协作进行这样一来,监管的漏洞便不可避免地浮现出来。跨境电商平台正向全球市场拓展,跨境结算需要与全球银行体系接轨。由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由于付款方式、付款平台等方面的差别,使得跨境付款业务的运作更加困难。

由于跨电⼦商业的发展,货物在世界各地的流动也会加速,国际间的交易资讯也会变得更加透明,因此,在跨界电子商业中,信任问题也会变得更加突出。再加上,由于目前国内的信用制度尚在逐步健全,所以,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的法律意识尚不强,在交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对他人的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或是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虚假贸易、网络欺诈等情况,但均不会对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品牌形象产生丝毫的影响。跨境电商的交易过程比较复杂,特别是在支付外包的过程中,电商平台是以委托方式,代理方式是以贝宝(Paypal)、派安盈(Payoneer)等第三方的方式进行交易。消费者在境外购物后,需根据第三⽅⽀付平台所提供的支付方式进行支付,并在支付完成后,再由第三种支付方式通知商家,让商家尽快将货物送抵目的地。只有在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消费者接受并确认接收后,第三方支付平台方可支付给商户。但是,通过跨境平台上进行的贸易,人们只能够获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款项划拨信息,而不能获得消费者直接支付给电商的相关信息。这就造成了电商在交易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就给跨境卖家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 规模化生产不足,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

目前,有关农产品跨境电商出货的有关规定仍需进一步完善,此外,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品质缺乏明确的规范。所以,有关企业很难做到对农产品进出口进行规范的管理,所以,无法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由于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很多国家都对农产品的进出口质量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和与农产品安全有关的法律规定。由于缺少一套统一的品质标准,导致一些地方特色与优势产品品质差异显著,难以树⽴品牌形象;⼴东省一些已建立了质量标准体系,但却没有与国际接轨,从而造成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了限制,难以与其他竞争对手匹敌。⼴东省独具特色的农产品“⼩⽽散”生产模式,使⼴东省特⾊农产品的生产难以实现专业化、标准化,从而造成了⼴东省农产品的跨国界贸易成本优势的缺失。

  • 品牌意识薄弱,监管缺失

在“品牌计划”的推动下,包括农业在内的国际贸易,都是以品牌为基础的。在推动农产品发展的同时,要把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做出来,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但农产品品牌的建立,因为起步比较晚,所以不能一蹴而就,现在,我们还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近几年来,⼴东的农产品根据跨地域电商方式买卖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即便如此,本地农产品生产以及销售体系依然受制于传统运营模式和推销产品方式,显出"家族化运营和对当地市场高度依靠"局面。在从事农业人员中,对商标应用和对知识产权保护观念广泛较为薄弱。此外,因为缺少对商品品牌和品质连贯性监管,商品在品质稳定性方面存有难以解决问题。跨地域电商涉及到交易行为跨过了国界线,一旦缺少了对于国际贸易争端处理机制对消费者权利保护体系,就容易出潜在风险和隐患。

  • 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缺失

在这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产品跨境电商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导致了农产品跨境电商公司的运营不合理。目前,中国农产品跨境发展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也是当前制约农产品跨境电商业务扩展的一个瓶颈。如何建立一支专业人才队伍,构建一种合理有效的农产品跨境电商运作模式具有重大意义。农产品跨境电商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是,他们要具备最起码的四种知识技能,包括但不限于语言表达能力、农产品相关专业知识、互联技能、基础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农产品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是一门涉及到农业和商业英语两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对农业和商业两个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对农业和商业两个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国内,只有极少数的几所大学开设了这门课程。

五、促进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的对策

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支持东非农产品跨境电商生态体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东跨境电商的发展具有较好的政策、法律、体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优势,在近期内,农业跨境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农产品物流和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所以,加速农村网络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分有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在提供有效、可行的政策措施的同时,政府也可以增加金融扶持,引进市场化运作,让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更多的优惠政策,从而吸引有实力的人来参与到乡村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

  • 搭建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化翻译平台

提高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客户服务水平;农产品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应加强语言知识的学习,才能更好地与消费者交流。在农产品跨境电商体系中,作为领先种的平台企业将主导体系的构建、运行、发展,并在体系演化的各个阶段对其它种的产出产生不同的影响。⽬前⼴东地区的农产品跨境电商生态体系还处于发展初期,最大的缺陷就是缺少一个可以提供核心支持的成熟、专业的跨境农产品电商平台,事实上,大部分的平台都只将农产品视为自己经营的一种商品,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在这一阶段,应采取“专款专款”、“减税”、“增地”和“简化”等政策措施;政府推荐有实力的第三方顾问,对其进行调查、论证和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政府也要对平台企业的信用保证,包括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通过加大政策力度动员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参与平台开发与营运,也可通过当地政府积极组织和推动平台招商落地计划等,着力打造几个在全球市场有影响力的农产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为确保广东农产品在跨境电商领域顺利进行,构建“农资信息化”的现代翻译平台是必要的,准确、规范的“农资信息化”可保障农产品国际贸易流通性和准确性,而且可以有效地清除语言障碍,降低商贸纠纷案件及法律争议。广东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立网上农学开放英语词典和农业英语专业语料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硬件条件,网上农学英语词典集成了涉农英语,方便、准确、快速的机器翻译服务,减少了手工翻译的成本,减少了错误率,提高了农产品的翻译效率。本项目拟以英语为媒介,构建一套多语种的英语机器翻译系统,实现对英语的高效、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从而在跨境电商领域的服务水平。

  • 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与海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提高农产品跨境电商利润的最简单、最高效的方法就是降低农产品在跨国运输过程中的物流损耗。在信息技术方面,广东拥有比较强大的信息化水平,利用更灵活的、更方便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所提供的数据对农产品运输路线进行优化,构建跨境的农产品物流网络,包括点、线、线三个层次,以实现农产品仓储、运输和配送的协同发展。农产品跨境电商则是以直接采⽤农产品原产地的直接采购、直接销售、农业与销售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海外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购买体验。在我国,要强化农产品原产地点的物流基础设施,比如,新鲜的农产品要在原产地建立一个冷仓,这样才能更快地完成农产品的采摘工作。利用数据分析,对陆路、陆路和机场等物流通道之间的连接进行优化,并择优选择最优路径。建立农产品跨境电商冷链供应链体系,将现代化信息技术、物流技术和智能技术有机融合,以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物流服务。

主要工作就是构建一个海外农产品批发信誉度服务系统,以促进信贷材料开放化及共享,从而减少信息不一样和不透明性。次之,着力推动跨境电商开展实名登记制度,建立个人个人信用记录,同时结合这种纪录开展信用评级。依靠大中型网购平台农业产品,残品产品及其进出口贸易商家投诉相关资料,能提高信息清晰度,有效解决信任问题。对于一些在交易过程中显著违反规定或故意侵犯版权交易双方,将采用线上以及线下联动方法,由国家及司法部门协同严格处罚。再次,建立与海关相关部门信息交流机制;改进跨境结汇服务,支付手段环节进行创新。政府、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一起建立起一套跨越国界的支付信用系统,为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支付环境而努力,要强化对⼴东地区的农产品跨界电子商务企业和网上贸易消费者的监督管理,对跨国商业和农业消费者进行监管。最终,利用跨境电商平台中所反映出来的信用价值,将其与我国的银行信用体系进行有机整合,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信任问题,从而减少信用度风险对农产品跨国贸易可能除开所产生经济发展危害外,有关机构也将积极推进法律教育相关工作推进,并在此基础上拟订对于跨国贸易中权益维护法律规范和规章制度规章。同时,建立一个高效率规范化服务系统,为广东省地区给予权威性法律援助中心和信息技术咨询。此系统将严格执行国内国外现有法律规范和国家标准,对交易工作进行井然有序正确引导,以增强市场规范,保证交易彼此之间合法权利获得有效维护以促进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 强化广东省农产品质量监控和标准化建设

想要在农产品跨境电商行业得到优势,务必制定一套统一原则,目是为了减少贸易成本;进一步发展应专注于品牌形象建立,并和监管部门创建紧密合作关系,以构建一个科学且全方位质量管理系统。需推动农产品品质标准化管理及其高效率监督制度,建立科学,高效检测规范,促使产品质量以及国家标准相符合;同时,要实时追踪农业数据信息,保证信息公开和透明。从业农产品跨境业务国内必须增强自我约束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了降低买卖成本,应当减少较长供应链流程,优化流程。应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创建具备地区辨识度商业品牌,以此注重商品唯一使用价值,增强竞争能力。政府部门及有关部门应推动农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制度化建设,创建高效率品质监管框架,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大数据资源,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进行实时监控和智慧监管,以推动特色农业向更为规模化智能化化方向发展。同时需要在质量检验,物流运输过关等关键环节加强监管以及监督,推动物流数据和质量检验信息整合共享资源,提升全流程质量管理,提高农产品在国际上声誉和信任感。进一步来讲,祖国需要颁布适用品牌发展政策措施,推动从生产地,产品特征到品牌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系统化改革结构调整,突显商品独特性,增强知名品牌深度和含义,贯彻落实农牧业标准化战略,推动农产品品牌管理体系扩展发展,提高整体质量监督管理水准。依靠跨境电商,可以带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为推进农村振兴发展提供强大适用。

  • 提高广东省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和产品品牌化建设

构建农产品品牌,突破传统的家族型农产品零散经营模式,将农产品品牌引入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并将其与国际标准、质量认证体系相结合,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可监测,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一套农产品从原产地到最终产品的检测、清关、物流等环节的透明监管,并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实现农产品数据的实时共享,逐渐建立起⼴东农产品的品牌和品质。农产品的稳定的品牌质量管理监督和成熟的企业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外国买家提高对中国农产品的信任度,避免因为品质控制不到位而引起的农产品跨境贸易纠纷和诉讼。

  • 校企协作,培养跨境电商专业人才

为解决⼴东农业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短缺的矛盾,在推进农业科技与教育的融合中,政府应起到引导、激励的作用。各地政府要从各地政府需要从制定高层次的农业发展规划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战略规划入手,并与当地涉农企业对外贸易的实际诉求相结合,切实建立起与高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产学研相结合的涉农外贸实训教学基地,为涉农产业的跨境电商人才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输送。校本专业应突出市场需求,并结合地区“三农”特点。农业专业的学生,由于缺少对语言的严格培训,无法适应跨境电商工作的需要,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双语教学,同时增加英语的比重。

调研完成后,学校便和外部组织签署了见习协作协议内容,分配即将毕业学生们前去该开展实际业务实习及职业技能训练,以深化他们对于跨境电商行业所包含进出口贸易专业知识认知,并逐步掌握跨境电商物流,出口检验跟检验检疫,国际贸易实务,及出口退税等关键环节操作。在战略发展规划帮助下,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计划,准确评估针对人才结构需要,根据自己需求引进专业人才,以构建一支具有操作过程跨境电子商务能力队伍。同时建立一个具有竞争能力且内部结构重视公正性薪酬管理系统,提升绩效管理体系,明确目标途径,优化执行规则,完善培训制度,并配有科学评价机制及严格奖惩机制,以推动组织管理体系系统化和高效率。

结    论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市场经济模式不断升级创新。在技术进步推动下,出现了全新信息沟通方式。在这样大环境下,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商跻身促进农业脱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及其推进农业数字化变革源动力。创建密集信息服务平台不但可以解决物流环节难点,还能提升信息管理工作清晰度,完善电商政策法规监督机制,助推处理跨境电商里信息不平衡问题,进而推动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大幅度扩充。文中深入分析了广东省电商跨境电商出口难题,并给出推动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趋势思路:筹备农产品跨境电商信息互动平台,推动和学校协作塑造跨境电商专业性人才,提升冷链运输架构设计,创建海关部门信息共享系统,加强农产品质监规范化建设,提高广东省农产品经营规模,进一步增强品牌效应,推动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商业蓬勃发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