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在锂电池管理系统中,电池的均衡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它能够确保每个电池单元的电压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过充或过放,从而延长电池组的寿命和提高安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被动均衡的原理,以及它在具体电路设计中的实现方式。
1:为什么需要做电池均衡
锂电池组通常由多个电池单元串联组成。由于制造工艺差异和使用过程中的不同因素,各个电池单元的容量、内阻和充放电特性都会有所不同,这会导致在长期使用中,电池组中的单个电池电压发生偏差。如果不对这些电压偏差进行纠正,可能会导致某些电池过充或过放,从而损坏整个电池组。
电池均衡技术通过调整电池电压,使得每个电池单元的电压保持在一致的水平上。均衡可以分为被动均衡和主动均衡两种方式。
2:被动均衡原理
被动均衡(Passive Balancing)是一种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的电池均衡方式。它的原理是在电池组中的某些电池电压过高时,通过连接一个电阻,将多余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耗散掉,使这些电池的电压降低,从而达到均衡的目的。
电阻放电: 在被动均衡电路中,通常在每个电池单元上并联一个电阻。通过控制电路(如MOSFET开关),当检测到某个电池的电压高于设定值时,开关导通,电阻开始放电,将该电池的多余电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使电压降低。
电压检测: 控制电路会持续监测每个电池单元的电压,一旦某个电池的电压回到正常范围(通常是均衡电压),控制电路会关闭该电阻的放电回路,停止耗能。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内部均衡是指在电池管理芯片(如TI的BQ76940或BQ76952)内部实现的均衡功能,通常通过内置的MOSFET和电阻进行;外部均衡则需要外部的MOSFET和电阻来完成,通常能够支持更大的均衡电流。
3:被动均衡开关条件
为了电池安全和均衡效率,电池均衡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开启着。正常情况下,需要满足如下要求:
均衡开启条件:
1:当 Vmin-cell>3.8V
2:电芯压差 Vmax-Vmin≥30 mV
3:在充电状态/静置状态
4:需要同时满足非过压保护/非温度保护/非二级保护这些条件
均衡关闭条件:
1:当处于放电状态下
2:Vmax-Vmin≤20mV
3:触发电芯压差保护
4:Vmin-cell≤3.8V(以上,满足任意一个条件关闭均衡)
4:被动均衡优缺点
1:优点:
成本低: 被动均衡电路设计简单,主要元件为电阻和控制开关,成本低廉。
电路简单: 相较于主动均衡,被动均衡的电路实现更简单,容易集成到电池管理系统中。2:缺点:
能量损耗大: 被动均衡的主要缺点是效率低,因为电能被直接转化为热能,浪费掉了。
均衡速度慢: 被动均衡均衡电流通常较小,均衡速度较慢,特别电池组中电压差异较大时。
热管理: 由于被动均衡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需要考虑热管理问题,避免元件过热。
被动均衡,考虑到散热一般均衡电流都不大,基本在40~60ma左右。
5:案例计算
假设我们希望每个电池单元在充满电时能够通过被动均衡消耗多余的能量。我们选择一个100Ω的电阻来进行均衡,这意味着当电池电压为4.2V时,电阻上的电流为:
I = U/R = 4.2V / 100Ω = 42ma
功率消耗:
假设均衡时长为10分钟,电阻上的功率消耗为:
P = V^2/R = 4.2*4.2/100 = 0.1764w
温升分析:
假设均衡电阻的热阻为200度/W,在均衡过程中温升为:
这就意味着,如果环境温度为25度,均衡电阻的最终温度可能会达到60.28度(先不考虑散热的因素)。这个温升上升的还是很明显的。 进而对电池的热管理设计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