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与NFC:【原理与区别】

我们都知道RFID系统要正常工作,读写器和电子标签必须是“同频”的,否则无法进行通信和识别。不同的工作频率在工作原理、识别距离和性能上也有所差异。

国际上将RFID 划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微波等不同的频率类别,各个频段 RFID 的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LF和HF的工作原理是电磁耦合,而UHF和微波频段的 RFID ,则是电磁发射的方式。

1:LF低频RFID(125Khz~134Khz)

低频RFID主要是通过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的天线线圈耦合作用来实现通信过程的。低频电子标签是无源标签,工作能量通过读写器的电感耦合作用获得,通常工作距离较短,一般在10cm左右。

低频RFID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穿过除金属以外的大部分材料,封装形式多样化,其价格主要取决于封装形式的选择,通常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十年以上。相对于其它频段,LF低频读写器的价格相应较高。

LF低频RFID主要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畜牧业的管理、汽车防盗系统、无钥门系统以及车辆管理、门禁系统和相关安全系统等。

2:HF高频RFID(13.56MHz)

高频RFID与低频RFID工作原理都是通过电感耦合实现通信过程,高频电子标签获取工作能力的方式也是一样的,也都属于无源标签。高频RFID工作距离较低频的要大很多,可以达到在1m左右。高频RFID可以穿透除金属外的大多数物质,读取速度优于低频RFID。另外,它在全球的使用没有太多限制,而且价格相对低频有很大的优势

高频RFID比低频RFID读写方面最大的优势在于批量读取,而且传输速率更快。高频RFID主要应用场景,可以从“卡”与“标签”这两个应用角度进行细分。高频RFID“卡”类应用,包括银行卡、公交卡、门禁卡等等,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校园一卡通。高频RFID“标签”类应用,主要是图书档案管理、防伪溯源、无人零售、工业、医疗等领域。

3:UHF超高频RFID(860MHz~960MHz )

超高频RFID工作原理是反向散射,电子标签位于读写器天线辐射场的远区场内,读写器天线辐射场为无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将标签唤醒。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作频率有差异,比如北美地区为902~905MHz 之间,日本是在950~956MHz之间。UHF波长较短,因此更容易被液体所吸收。RFID标签的天线一般是长条和标签状,天线有线性和圆极化性两种,以满足相应的应用需求。超高频RFID的传输速率更高,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大批量电子标签的读取。

超高频RFID强大的读取能力,以及价格的优势使得很多应用得以实现,它也是未来射频识别发展主流的方向。它的应用场景众多,包括鞋服、物流包裹、商超、无人零售、图书档案、工业、农业、资产管理、轮胎、餐饮、航空行李、医疗等等。

4:NFC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
工作原理:是一种基于RFID高频(HF,13.56 MHz)技术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由NFC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NFC标签组成。
工作距离:工作距离非常近,通常在10厘米以内
频率范围:固定在13.56 MHz。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门禁系统、身份识别、设备配对(如蓝牙耳机与手机配对)等领域。
通讯模式:支持双向通信,即两个NFC设备可以互相发送和接收数据。

5:RFID与NFC区别

工作距离:RFID的工作距离较远,NFC的工作距离非常近。
频率范围:RFID涵盖多个频段,NFC固定在13.56 MHz。
应用场景:RFID主要用于较大范围内的物品跟踪和识别,NFC主要用于近距离的设备通信和身份验证。
通讯模式:RFID一般为单向通信,NFC支持双向通信
关系
技术基础:NFC基于RFID高频(13.56 MHz)技术发展而来
兼容性:NFC设备通常兼容高频(HF)RFID标签,但RFID读写器不一定支持NFC设备
RFID和NFC在一些应用场景上有所重叠,但由于工作距离和通讯模式的不同,它们各自有独特的优势和适用领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DevinLGT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