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推广 + ”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藏书体系建设

摘要: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进行了阐释,针对图书馆藏书布局体系和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现状,提出了基于“阅读推广+”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藏书体系建设的四个策略,即“阅读推广+”的实体化、“阅读推广+”的空间化、文献工具书化和空间再造的藏书体系的形成等,从而为新形势下满足读者需求的藏书体系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藏书体系

1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含义

1.1阅读推广的含义

“阅读推广”是基于英文“Reading Promotion”而译成,其中“Promotion”在英文中有“推广、促进、提升”的含义。自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全民阅读”(Reading for All)的倡议以来,“Reading Promotion”一词见之于各个国际性倡导全民阅读的组织机构的网站和工作报告。可惜的是,“Reading Promotion”只被作为常用词来使用,而无法进入学术词汇范畴。[1]

“Reading Promotion”一词进入中国后被译为“阅读推广”。而“阅读推广”在中国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被想当然地认为:“阅读推广”就是“推广阅读”,简言之就是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促进人们阅读而开展的相关活动,也就是将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阅读活动推而广之,详言之就是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促进阅读这一人类独有的活动,采用相应的途径和方式,扩展阅读的作用范围,增强阅读的影响力度,使人们更有意愿、更有条件参与阅读的文化活动和事业。[2]

然而,让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一下“Reading Promotion”这个词,“Reading”本身代表阅读这个行为,而“Reading Promotion”代表基于阅读的推广行为,那么,这个推广行为到底推广的是什么?是阅读吗?那应该是“To promote reading”———推广阅读,图书馆开展活动的目的是鼓励大家多到图书馆来看书,是给图书馆的藏书来寻找读者。显然这是曲解和低估了“Reading Promotion”这个词的理论范畴和内涵范畴。基于以上,笔者给“阅读推广”下的定义为:“阅读推广”就是基于阅读行为而给个人、团体、社会、国家、人类带来知识再创造和升华,从而形成新的知识和知识流[3]的推广和提升的行为活动。其中,主旨目的是知识再创造,途径是阅读。从这个定义来看,“阅读推广”活动是需要确立相应推广、提升的主体和形式的,从而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提出了“阅读推广+”的模式。

1.2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含义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阅读推广模式较难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阅读推广人如何结合学校特色进行创新,如何凸显高校图书馆人的才、学、思去感染打动读者,如何兼顾阅读推广活动的趣味性、有效性,是每一位阅读推广人必须思考的问题。鉴于此,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尝试着走了一条以“新+元素”促进阅读行为,从而带动阅读推广的新的阅读推广模式之路,此即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含义。

2图书馆藏书布局体系发展现状

图书馆藏书的布局,又称“书库划分”,它与馆藏文献的划分是紧密相连的[4]。新馆藏进入书库之后,无论是文献管理还是服务工作,都要求把文献按照科学的方法排列起来。文献排列的方法很多,对于图书,主要采取分类排架法,即把图书先按分类号排序,同类号的图书再依书次号排列,书次号有分类种次号、著者号等。对于期刊,可采用分类排架法,或采用刊名字顺排架法。对于专利、标准等特种文献,可采用文献号排架法,如专利号、标准号排架法。通常,不同的文献要保存在不同的书库中,并且每种文献类型单独排列。

这种现行的图书馆藏书布局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文献体系的完整性,但我们如果站在读者角度来看问题,这种藏书布局体系极其不利于读者对文献的利用。主要表现在:(1)文献按照学科排列,而非按其关联度排列;(2)同一门类下的文献按排架号排列,而非按其关联度排列;(3)不同类型文献需要读者到不同书库去查找。要想解决以上问题,不妨让我们先来看看关于图书馆空间再造给我们的启示。

3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现状

2016年初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其中对于高校图书馆的表述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5]。从中我们看出《规程》很明确地指出了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而对比2002年《规程》,这次则增加了“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这一定位性表述。新的定位和传统的两大职能,都在不停地推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生改变,否则高校图书馆将失去其高校知识、信息心脏的地位。现在高校图书馆到馆人数普遍下降,文献利用率逐年递减,高校图书馆彻底进入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期。那么,高校图书馆将如何针对服务模式进行改变,实现转变和服务加成呢?其中,“空间再造”成为当下高校图书馆普遍选择的突破口。

2009年召开的第75届IFLA卫星会议的主题被确立为“作为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从此开启了世界图书馆界对于图书馆“空间职能”的普遍关注和热议。紧接着,在201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在其年会上抛出“创客空间”概念,从而引发图书馆界的新一轮开创性思维和服务层面的新兴浪潮,而这一浪潮的核心思想为“未来图书馆新空间主要体现在场所价值和服务价值”[6]。而在国内,各个高校图书馆也都在寻求空间的再造和突破,主要以“共享空间”和“创客空间”为主要形式。“共享空间”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旨在为读者提供交流和研讨平台的交互式的新型服务实体平台。图书馆里的“创客空间”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旨在为读者提供从读者创意、想法或计划到将它们变为现实而营造的具有动手工具的空间[7]。

无论是上文提到的“共享空间”或是“创客空间”,它们都是对图书馆功能和空间布局的一种重新定位和规划。图书馆的空间布局不再围绕于图书馆的藏书体系,而是围绕读者的行为活动。然而,在这一改造和创新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又纷纷遇到了发展的问题和困惑:这些空间的改造一方面使读者受益,而另一方面又似乎与图书馆的业务工作脱节,使这些空间成为摆设或是环境好的自习室,并没有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服务层次、文化建设等得以提升。那么,如何将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工作与空间再造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呢?笔者提出了基于“阅读推广+”模式的图书馆空间再造藏书体系建设。
 http://www.60016.net/xueshulunwen/jiaoyulunwen/chudengjiaoyu/4801.html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