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护理职业教育人文课程的特征及启示

[摘要]普遍认为,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教育体系之一,其核心是“双元制”教育体系和基于工作领域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在护理职业教育中,人文主义是护理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规定。人文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发挥了特殊的“粘合剂”的作用,具体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等方面,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德国护理职业教育的人文课程特征对我国护理职业教育人文课程的优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德国护理职业教育人文课程特征

德国是欧洲经济基本面最好的国家。此外,德国职业教育举世瞩目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般认为,其先进的职业教育对经济的推动力不容忽视。如果说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那么制造这些秘密武器的是德国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等。此外,德国还有引以为傲的长期护理保险机制,护理保险和护理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护理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典型专业,其特色是基于工作领域的课程模式,其中人文课程更扮演了关键的角色,非学科化的课程模式浸润到了各科课程,起到了粘合剂的特殊效果。为了学习德国护理专业基于工作领域的课程模式,重点学习人文类课程的模式,以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护理专业课程改革优化提供借鉴,2017年9月30日-10月7日,笔者赴德国柏林的职业院校(柏林PANKOW社会保障高等职业学院、柏林伊丽莎白医疗集团医护学院、柏林公共健康职业学校等)和1所养老机构(Johannesstift护理集团)进行了交流学习,现将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1当前德国职业教育及课程的总体模式

从宏观角度看,德国当前总体上实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制度。目前,德国职业教育规模占整个教育规模的比例要明显高于我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教育的学生规模约占适龄青年的40%,其余不愿意和不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青年人基本都接受了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在整体职业教育中,有70%实施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即在企业里进行的职业技能和相关工艺知识的教育与在职业学校里进行的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结合起来培养职业人才的教育制度。企业为“一元”,职业学校为另“一元”。20%是全日制职业教育模式,主要在职业专科学校完成。与我国的全日制职业教育不同,德国全日制职业教育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学习的结合,实践学习占总学习时间的70%。所设置的专业包括技术、数据处理和工商以及社会教育、医疗卫生等教育职业,培养技术助理、实验员、社区服务或护理人员。德国制造享誉全球,其中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是支持了高品质制造业的人力基础,而这一切又得益于高水平职业教育的保障作用。所以,一般认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外界誉为德国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所谓“双元制”,是指由用人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职业培训的过程。和我国产学一体模式不同的是,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企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企业是职业培训的主导方,学校则是辅助方。企业与受训学生首先要签订培训合同,接受其为企业的学徒工,然后安排到职业学校学习,最后还要接受行业协会的考核。职业学校事实上是一个受托提供培训的“外包”机构。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学生一方面要在非全日制职业学校中接受专业的理论和文化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技能的培训,进行实践。“双元制”教育强调,学徒为将来的工作而学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为30%和70%,或者20%和80%,理论课程以适应实践需要为主要目标,确保了培训质量和效率。从课程角度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具有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元制”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如何培养合格的现代职业人面前显得动力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各行业工作过程呈现显著的跨职业特点。这又引发了德国职业教育领域变革的需要,德国相关部门进行过多次辩论,推出了具有变革性的课程模式,即学习领域课程,以进一步增强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职业学校内部学科课程的分属,基于整体主义的教育范式,形成了一种指向现代职业人发展的、融合学术与职业理念的整合式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以综合的职业行动能力为培养目标,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来建构模块化的课程内容,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一体化教学,成为新时期德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课程方案。护理专业是德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典型专业,在德国护理专业又细分三个不同的职业,即临床护理(中国定义为临床护士)、儿科护理和老年护理。三种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专科学校全日制学习为主。但这种职业资格的细分终止于2020年。从2020年1月起,德国实施基于培养通才型全科护理人才培养。以临床护理为例,三年的职业教育中学生在全日制学校学习2 100课时12个学习领域的理论课程,课程完全打破学科制。同时,也要在医院、诊所和康复中心不同的诊室进行2 500课时的实践学习。德国护理人才培养虽然不属于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但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学习紧密结合,交叉完成。

2人文精神——护理职业教育价值规定

护理是一个关乎人类生存、发展、文化延续的职业。起初的护理工作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形态,而是在佛教、基督教等宗教和巫术活动结合而开展扶助、救治的助人活动。因此,此时的护理人文和宗教文化等融为一体,也具备科学和人文融为一体的特征。从南丁格尔时代起,由于生物医学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护理开始和护理教育结合,使得其成为了一门学科一个职业。20世纪后,生物医学模式诞生后,医学领域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精神开始逐渐分化,导致了护理出现了技术主义的倾向,即导致了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将护理对象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割裂开来,从而导致了护理职业的又一次偏向。随后,20世纪后半叶,医学模式发生了又一次革命性的变化,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医疗服务应该将人看成完整的生命体,人的心理和社会层次更应该收到关注。相应地,在20世纪末,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AACN)制订的《高等护理教育专业标准》第一次将人文关怀引入到护理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护理界越来越意识到护理职业应该是“情感与人性的表达”。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护理专业才能摆脱技术主义的诱惑,肩负起生命终极关怀的使命。实现这一点的基础就是培养护士的人文特质,人文关怀的护理教育价值观要求护士具备对生命的发自内心的敬畏与关怀。这是护理教育的本质的价值规定。
 全文链接: http://www.60016.net/xueshulunwen/jiaoyulunwen/zhiyejiaoyu/4838.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