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剖腹产到底好不好?——肠道菌群的视角

撰文 | 我的闺蜜老红帽

责编 | 兮

宝宝刚一出生,来自母亲和周遭环境的菌群就会迅速在体内安家落户,生长繁殖【1】。宝宝现在和今后可能罹患的疾病,也很可能与菌群落户密切相关【2】。当然了,宝宝的出生方式,也就是顺产或者是破腹产,是否会影响菌群落户,从而最终新生儿疾病,仍旧诸多争论。

2019年9月,英国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的Trevor Lawley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题为Stunted microbiota and opportunistic pathogen colonization in caesarean-p birth的文章,通过“宝宝菌落研究”(Baby Biome Study,简称BBS),采集了来自596位健康足月婴儿的粪便样本(其中314位是顺产,282位是剖腹产)和其中178位宝宝的母亲的样本。并且,采集时间跨度更广,包括刚出生,出生后4天,7天,21天至数月。经过菌落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发现宝宝出生方式对于菌落落户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并且,来自医院的病原菌也在其间发挥作用。

通过对不同宝宝不同月龄共计1679份样本的测序和分析,作者发现,肠道菌群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菌群种类也逐渐增加。而且,不同个体之间,菌群种类相差巨大。

接下来,作者按照不同月龄分别分析发现,宝宝的出生方式,是顺产还是剖腹产,是其肠道菌群种类的决定性因素,并且,出生后4天,二者区别最具统计学差异。而是否母乳喂养,何种医院出生,以及是否接受抗生素治疗等等因素,则影响较小。

再下来,作者具体分析了不同生产方式,有哪些菌群发生了变化。顺产宝宝肠道菌群主要来自于双歧杆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大肠杆菌属( Escherich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类杆菌属(Parabacteroides),它们占全部菌群的68.3%【3,4】,但是,这些种类的菌群在剖腹产出生的宝宝肠道中却很少见。剖腹产出生的宝宝肠道菌群主要是肠球菌(Enterococcus )、金黄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 科雷柏氏菌(Klebsiella) ,、肠杆菌(Enterobacter )和梭菌(Clostridium ),这些菌群基本上都来自于医院环境【5】

母婴传播是菌群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于178对宝宝-母亲肠道菌群的测序分析,作者发现,对于顺产的宝宝,母亲和宝宝的肠道菌群匹配率高达74.39%,而剖腹产的宝宝其母婴匹配率只有12.56%。双歧杆杆菌、大肠杆菌、拟杆菌和类杆菌通常都来源于母亲产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拟杆菌属的普通拟杆菌(B.vulgatus)若没有从母亲处获得,那么在很长一段婴幼儿时期都不太可能获得了。这些结果表示,宝宝出生前后是获得菌群的最佳时机

最后,作者发现,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宝宝,更容易感染医院中存在的病原菌。这些病原菌,存在于83.7%的剖腹产宝宝中,而顺产宝宝中,只有49.4%。在从出生到出生后21天,这些病原体所导致的菌群落户种类占剖腹产宝宝全部菌群的30.4%,但是,却只占顺产宝宝的9.8%。而且,其统计学差异的峰值仍就出现在第4天。

综上所述,作者通过对大量且多时间点的母婴肠道菌群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在宝宝出生前后,生产方式是决定宝宝肠道菌群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剖腹产所引起的某些菌群缺失使得宝宝感染了部分医院所存在的病原菌。当然了,这些病原菌是否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仍旧不得而知。

最后,我们回到标题的问题,剖腹产到底好不好呢?通过“宝宝菌落研究”,剖腹产的确改变了新生宝宝的肠道菌群,但是,顺产与剖腹产的菌群差异,主要表现在出生1个月内,接下来会随着母婴喂养,饮食结构变化和年龄增长而逐渐淡化。所以说,选择何种生产方式,仍旧需要以母婴双方的安全为第一考虑要素。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560-1

参考文献

1. Dominguez-Bello, M. G. et al. Delivery mode shapes the acqui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initial microbiota across multiple body habitats in newborn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7, 11971–11975 (2010).

2. Tamburini, S., Shen, N., Wu, H. C. & Clemente, J. C. The microbiome in early life: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outcomes. Nat. Med. 22, 713–722 (2016).

3. Wampach, L. et al. Birth mode is associated with earliest strain-conferred gut microbiome functions and immunostimulatory potential. Nat. Commun. 9, 5091 (2018).

4. Bäckhed, F. et al. Dynamics and stabilization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life. Cell Host Microbe 17, 690–703 (2015).

5. Lax, S. et al. Bacterial colonization and succession in a newly opened hospital. Sci. Transl. Med. 9, eaah6500 (2017).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该资源内项目源码是个人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代码都测试ok,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答辩评审平均分达到96分,放心下载使用! ##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md文件(如有),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该资源内项目源码是个人的课程设计,代码都测试ok,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答辩评审平均分达到96分,放心下载使用! ##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md文件(如有),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