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导师不喜欢推荐老实人?这是我听过最醍醐灌顶的回答

#做学术期间,你被逼得有多绝望?

◆ 写论文

一起床一睁眼:今天一定要写完这一部分

一支烟一杯茶:一个introduction写一天

一躺下一闭眼:今天都写了些什么玩意

◆ 面对老板

交稿前脑补各种挨批场景,没想到最终他风轻云淡说一句:换个题目吧

◆ Peer pressure

当看到室友在写论文时,我:输人不输势!

这应该就是大多数科研人的日常了吧。

前几天,有同学还在跟我吐槽:他一刚入门就没有人带,从课题到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写论文,他“步步惊心”,结果还是在组会上被公开diss:你这样,四区都发不了。

实在哭不堪言。但也不乏一些优秀的同学,在不断刷新我的认知:

当别人还在和论文斗智斗勇,他已经发表了SCI,中了国家课题;

博二起,他开始去国外访学交(旅)流(行),白天学术报告,晚上喝酒聊人生。

这……这真的是同一个科研人的世界吗?差距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差距在可见的未来,只会越拉越大。

身边不少这种work hard,play harder的大神,我经常以为,一定是他们天赋异禀,生来就比别人优秀。

 

又或者,他们表面风轻云淡,实际上都在暗地里偷偷努力,

 

实际上,这两种情况都不是。

那些优秀的研究生,他们最厉害的是系统性思维能力,经常让人出乎意料,但你很难找到和效仿其中的门道。

他们习惯去拆解每件事的本质,找到最有效的一个解决方法。换句话说,他们擅长利用系统性思维,从结果反推到每一步怎么做,整个思路都非常清晰。

 

而我接触过的很多研究生,都在被推赶着做课题、写论文,经常陷入“小镇做题家”的单线思维方式,结果,每周都要花很多时间来做重复性的任务,付出和收获往往不对等。

 

作为过来人,这种难处我深有体会。

 

搞科研,最心酸的不是选题和写论文;

而是对很多事情心有余力不足,有时候连最基本的自我成长,都很难实现。

但如果你具备系统性思维,不管是学术上还是人生体验,都会变得顺滑很多,也能越跑越快。这是研究生当下以及未来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

可打开都时间有限,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培养这种思维呢?

 

风变团队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在朋友圈刷屏的Python课程就是他们家打造的。

2019年,他们专门研发了一套系统性思维的课程,结合500强企业的人才发展体系和6000多位行业精英的经验,帮助学员打破单行思维,不再“任务式学习/工作”,实现光速成长。

 

课程包括:

 

快速自我定位,发掘潜力

全世界最顶尖的咨询公司都在使用的工具,系统梳理你当前的人生状态,激发潜在优势

✅ 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10+种科学工具和方法,让你学会从不同维度分析目标,落实到解决问题的行动上

✅ 高效能的学习方法

利用费曼学习法、项目复盘、时间管理等,提高学习/工作的效能,让你事半功倍

✅ 抱团赋能

社群优质内容分享,突破和迭代自我固有认知,共同成长

 

7天课程,也许无法像吃快餐一样,帮你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你能用最小的成本,重新认识自己,找到一些成长的方向。

 

这次,我也为大家争取到了100个优惠名额,平时卖199,现在不到一杯奶茶钱9.9元就能学习

为了学有所得,每学完一节课,就能收到价值79元的科学工具礼包福利~

宏基因组&「风变|个人发展成长训练营」

官网价199元

 限额特价 9.9元 

仅限100人

扫码报名,冲刺学习

 


一旦被拉出囚笼,世界就打开了

看过一句话:一个研究生,不应该一直在做学术写论文,没有时间休息、放松和其他兴趣。

 

我很认同。但一定会有人跑出来,说:害,学论文时间都不够用了……

 

其实这大多是缺少系统性思维,没有抓准问题所在,导致找不到真正的出口。

 

我的一个好朋友冰冰,她的状态简直羡煞旁人。

 

晨起跑步、日间高效工作、晚上和朋友聊人生、看电影……这些看似与科研狗无关,但都是她的日常。

诶,她可不是划水。当你在为Introduction愁秃头的时候,人家就已经中了国家课题。

 

刚上研一,冰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师兄师姐们探讨经验,给自己制定目标和一套系统的计划。

 

并且提前进入备战状态,利用WWRH法则,她研发了一套“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why(为什么):搞清楚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what(做什么):课题以及备选方案

result(产出):课题的相关实验,各阶段解决什么问题,记录得到的结果……

how(怎么做):根据项目内容的优先级,合理安排每项内容的执行

 

冰冰知道,研究生期间,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和精力不足,所以,她制定了两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她需要有合理的工作时间表,减少加班加点赶论文

 

冰冰按照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安排,做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日志管理x日程清单x分析复盘的完整流程。

每天早上,先在日志做好一天的时间安排,晚上用日程清单进行总结。

第二步,学习工具,提高效率

 

像一系列如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普通人每周至少要花上12小时,她在休息时间学习了SAS、简单的编码技能,十几分钟就能拿到论文中需要的数据。

她有空也会帮师兄师姐处理一些数据,相互交流,在他们的引荐下,冰冰认识了不少学术大神。

这些收获,是埋头研究写论文中远得不到的。

像冰冰说的,做科研,并不是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论文和实验上,真正在未来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个人成长和做事的思维能力。

 

我一般很少推荐这类课程,一是市面上的同类产品鱼龙混杂;二是很多理论知识,书籍都能找到,难的是实操。

 

这一次,也是在冰冰的极力安利下,我果断拔草了,还没上完课我就忍不住想分享出来。

 

不得不说,风变真的是良心教育企业,不管是课程的设计,还是内容,都很注重学习的效能。

风变有20多项注册发明专利、

多个教育大奖

 

在学习周期中,每天坚持学习+学习心得打卡+定时完成作业,平均学习保持率高达90%。

 

很多学员都反馈说:科研期间,最好是有人带的,需要有人给你指点迷津、避免事倍功半,也能让你减少科研路上的孤独感。

 

这个课程成功地做到了,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时间,让你少走弯路。

01

满分干货,生活学习都用得上

满满的干货+实操辅导:WWRH黄金思维圈、四象限时间管理、费曼高效学习法、冰山模型、SMART原则……

在这种系统性方法下,你努力的效益是井喷式的,很多面临毕业论文和职业生涯初步规划的学员,都轻松解决了自己的顾虑。

02

游戏化课堂,30分钟就能学

课程利用的正是你的碎片化时间。

 

每天30分钟,边闯关边学新知识,还有课后习题帮你更快吸收。

03

社群分享+助教答疑+作业实操

7天助教辅导答疑,有质有量学完课程,彻底治好你的拖延症。

 

还能认识各高校的科研大神,拓宽你的人脉资源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呢!

学霸笔记分享

课程大纲


 

 

4节干货学习

7天社群讲解

“科研规划、工作”都用得上

课程官网价199元

限额 9.9元

100个名额,报满即止

Q&A

Q:学习方式是怎样的?

A:情景式学习课堂+微信群分享+助教辅导陪伴。

手机端上课,学习时间自由安排。

班级群每天有干货讲解和答疑,错过可以集中回看。

Q:报名后如何进群?

A:报名后,会出现助教老师二维码,扫码添加,等待助教老师通过拉群即可。

一定要添加助教微信!确保成功进群学习。

 

  点击“阅读原文,一起光速成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