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ME | 西农韦革宏团队在沙漠“肥岛”微生物群落的环境适应策略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韦革宏教授团队在沙漠“肥岛”微生物群落的环境适应策略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75dff4ddbf6b807bc4a0a437e601e4cf.png

      在沙漠生态系统中,“肥岛”效应引起的土壤养分局部富集现象,可使土壤微生物形成相应的异质性分布模式。然而,土壤养分差异驱动微生物群落分化的机制尚未得到深入研究。近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韦革宏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The ISME Journal上在线发表题为“Reduced trace gas oxidizers as a response to organic carbon availability linked to oligotrophs in desert fertile islands”的研究论文。文章揭示了土壤微生物通过选择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微量气体(H2和CO)作为能源物质,从而适应“肥岛”内、外有机碳水平差异的机制,同时,分析了不同能量策略微生物类群的生活史特征。

        该研究采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外源有机碳添加下大气无机微量气体消耗速率的室内测定等技术手段和试验方法。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机碳含量更高的“肥岛”内,大部分微生物主要通过有机物的代谢获得能量,这些有机能源偏好者多为富营养型微生物;在有机碳含量较低的“肥岛”外,通过氧化无机微量气体获得能量的类群比例增加,这些微量气体利用者多为寡营养型微生物。在群落水平上,微生物通过调整其能量策略与生活史策略,来适应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变化,该发现揭示了沙漠土壤微生物空间异质性格局形成的新机制。此外,微生物的能量策略和生活史策略与其进行大气微量气体周转和碳循环的能力有关,“肥岛”效应引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异质性,可能通过影响微生物能量和生活史策略,进而对沙漠生态系统的大气成分和物质循环产生深远影响。

        此项研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博士生李姝玥为论文第一作者,韦革宏教授和陈卫民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生命学院博士生杨杉杉和罗文以及焦硕教授、资环学院魏晓梦教授为该文的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6-023-01437-6

3c6ce25a166bbb300f0526afcc285718.png

沙漠“肥岛”内、外有机碳水平差异驱动土壤微生物群落能量策略和生活史策略变化。

猜你喜欢

iMeta简介 高引文章 高颜值绘图imageGP 网络分析iNAP
iMeta网页工具 代谢组MetOrigin 美吉云乳酸化预测DeepKla
iMeta综述 肠菌菌群 植物菌群 口腔菌群 蛋白质结构预测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讨论群,己有国内外6000+ 科研人员加入。请添加主编微信meta-genomics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高级职称请注明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未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最新文章目录阅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