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Rev. Microbiol. | 朱永官院士等综述土壤塑料际

51365b8d33cae3dc644cd7dafb09c514.png

Review article  2023年9月11日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IF 88.1)

DOI:https://doi.org/10.1038/s41579-023-00967-2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9-023-00967-2

第一作者:Matthias C. Rillig;Shin Woong Kim

通讯作者:Matthias C. Rillig

最后作者:Yong-Guan Zhu(朱永官)

主要单位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Institute of Biology,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Berlin, Germany.)

德国柏林生物多样性高级研究所(Berlin-Brandenburg Institute of Advanced Biodiversity Research (BBIB), Berlin, Germany.)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Urban Environment and Health, Institute of Urban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amen, China. )

- 摘  要 -

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中,弄清楚复杂生态系统中塑料污染的影响是首要的。弄清该污染的一个中心方面是弄清它的微粒构成和化学组成,并且塑料污染与其他大多数的化学污染不同。塑料微粒会存在于微生物群落中,并且塑料也会向周围的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在水生有关的文献中 ,“plastisphere”一词被当做是塑料碎片上的微生物群落,在这里,我们用这个词定义有塑料微粒存在的土壤环境,该定义与其它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概念保持一致。首先,我们主要强调了在水体和土壤生态环境中塑料际概念的不同,之后我们回顾了如今我们所知道的土壤塑料际,包括微生物群落富集的成员和一些可能的收集机制。最后,我们聚焦于土壤塑料际的未来研究前景

- 引  言 -

塑料污染成为环境生态科学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塑料成份广泛分布于地球的各个区域,包括海洋、河流、大气层和土壤。塑料尤其是微塑料,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态环境中,其中包括大气沉积和农业活动(覆膜、翻地和灌溉)。微塑料作为一种不同污染物的组合,来源于各种各样的产品,通常我们把它定义为小于5mm的塑料微粒。这个定义很模糊,没有直径上限和下限的限定(例如,国际组织定义的标准是1μm-1000μm),并且它涵盖了很大范围类型的微粒。塑料污染几乎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都存在而不是个例,甚至在遥远的北极生态系统中也有。这种污染物可以持久的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并且塑料产品还在持续增加,这些问题会一直存在,这是进入“人类世”的标志。

塑料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污染物,因为它不像其它的化学污染,它的微粒组成形式是聚合物并且它还含有一些其他的化学物质,例如,这些化学物质可以给塑料一个特定的颜色,柔韧度或其它你想要的特征。这很重要因为塑料微粒具有一定体积和形状,并且微粒的形状对于理解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起着关键作用。塑料是微粒这个事实对于理解浸出物影响环境是很重要的,浸出物就是一些微粒释放到周围的环境中:这些浸出物(故意添加的或者现有的化合物,例如一些未合成单体)会逐渐的扩散到周围的环境中,经常会生成一些有毒物质。在这种情形下产生了一种全球塑料“毒性债务”的假说,这意味着我们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微塑料污染的影响,随着浸出物的释放和增多,这些塑料微粒碎片也跟着增加。在关于微粒大小的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塑料微粒碎片进入环境中,人们预计它最终会达到纳米级颗粒大小(<1000nm),并且指出它们会产生直接的毒害物质,进入到生物细胞和组织中。这些细小的塑料微粒非常容易进入生物体内和食物链中(在器官中缓慢积累并最终到达食物链顶端)。

在塑料污染研究中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是微粒形状类型的多样性似乎多的永无止境,这与不同的聚合物类型、化学添加剂、形状和大小、风化和降解有关。因此考虑到有大量的不同的微粒,每一种都可能在环境中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是事实,但是它也是这些塑料特性高度依赖于环境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塑料微粒的多样性,使得微塑料效应的概念在任何的研究中都变得困难,而且塑料作为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存在于环境中,而不是我们平常在实验研究中使用的单一污染物,加大了我们对理解其效应和对其作出展望的挑战。

塑料污染,特别是微塑料污染,被作为全球挑战的一个因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了生态毒理学的观点,指出了塑料污染研究的重点。塑料,特别是微塑料这个观点,作为全球挑战的一个因素,对研究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接受全球挑战这个观点,转变重点从如今的污染物水平到未来环境中可能达到的水平,并且这将非常容易把塑料污染问题与其它人为因素联系起来,它将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相互影响。

尽管塑料污染的研究从海洋开始,但是现如今,主要的研究工作已经变为其对土壤的潜在影响。这是本篇综述关注的重点,强调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现如今该问题已经被揭示。

- 正  文 -

① 明确土壤中塑料际的定义

Clarifying the definition of the plastisphere in soils

土壤塑料际指的是一个特殊的空间环境(包括塑料影响下的土壤环境和塑料表面的环境)和微生物群落(包括接触塑料的群落和未接触塑料的群落)(图1a)。土壤塑料际有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根际区、聚集区、蚯蚓活动区、残渣区。根际区指被植物根系影响的土壤区域;聚集区中最主要的结构是土壤团粒;蚯蚓活动区指被蚯蚓所影响的土壤区域;残渣区指受到死去动植物尸体影响的土壤区域(图1b)。

14d88258a2aac8a2b1a1ac64e6df880f.png

图1 土壤塑料际的定义和它在其他土壤区域的位置。a. 土壤塑料际的组成, b. 土壤塑料际存在于一些重要的土壤特征和热点生物中。

② 土壤隔室

The soil compartment

微塑料在水体系统中的移动,通过纵横运输的食物网或者洋流,运输行为(如沉降率)受塑料际微生物和它们产物的影响(图2a)。通过与水体系统相比比较,微塑料在土壤中移动的更加缓慢,除此之外,微生物的聚集在高度局部微尺度进程中也比水体系统中受到更大的限制(图2b)。

1f75b9bd8d78612f1d363c2444d39c8b.png

图2 总体概括塑料在水体和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不同。

该原理图就微塑料行为而言比较了塑料在水体(图2-a)和土壤(图2-b)生态系统中的不同,重点比较了微粒的运动。

a. 在水体系统中,塑料为水体增大了表面积,而在土壤中它是以丰富的微粒存在于环境中,这种微塑料会与食物碎屑混淆被水生生物摄入,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微塑料进入到水体食物链中。微塑料经历生物污损和生物恶化后,与矿物颗粒结合,最后沉降到海床上。

b. 在土壤中,微塑料的移动将变得更加缓慢,它将经历更多复杂的的微生物环境。它也会被土壤微生物吸收,导致微塑料在生物体内积累。与水体系统不同,这些微塑料最终将会渗入地下河。

③ 土壤塑料际的微生物群落

The soil plasti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

到目前为止,塑料际微生物群落有两种普遍特征:土壤塑料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比非根际土中低;土壤塑料际富含微生物的某些特点和基因(图3a,b)。

④ 影响微生物群落的因素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mmunities

土壤塑料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因素,广泛的认为是受到土壤参数的相互影响和塑料微粒它们自身的一些物理特性影响(图3c,d)。

8c39f7277b0fa0d83fdc44ebc6566997.png

图3 不同土壤隔室中土壤塑料际微生物群落的差异。

a. 土壤塑料际充当环境中的过滤器,与非根际土和其它的土壤隔室相比,导致它整体的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土壤塑料际受到了更大的环境压力。

b. 其它的土壤隔室中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组成转变到了土壤塑料际的微生物群落中。例如土壤塑料际中的病原菌含量和抗生素抗性基因都增多了。土壤塑料际也富含丰富的塑料降解微生物,包括真菌,有助于塑料表面的降解。

c. 土壤塑料际的群落组成受到一系列环境因素和土壤因素的影响,包括种植历史和污染水平。

d. 土壤塑料际的微生物群落也受到塑料微粒的特性限制,例如塑料中的添加成分,塑料的类型(例如,是否是生物可降解的,或者是聚合物类型的),物理特性如大小形状。

- 结论和展望 -

土壤塑料际和微生物群落的阐释,以及群落影响进程的研究还处在早期阶段,但是发展速度很快,未来会提出更多新颖的观点。我们列出了本研究工作中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图4)。

塑料际环境和微生物群落是如何影响塑料老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更多浸出液的释放,毒性是否会增加?还是由于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及其成员的进化,其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这是理解生态系统长期动态的一个关键方面,也是一个前言话题。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弄明白,塑料际与其它全球气候变化因素是如何共同影响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特别是土壤,绝不仅仅被塑料所影响,而是由一系列人为因素造成的。

d9dc0f62993275f3fc42f33271fcd48e.png

图4 加深我们对土壤塑料际的理解。

a. 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可以确定为整体效应和土壤塑料际在生态系统进程中扮演的角色,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地球系统反馈。

b. 我们如今对土壤塑料际在土壤环境中的空间范围了解不多。离塑料表面多远这个非根际土的特点会消失?什么因素(就物理化学改变方面而言)对土壤塑料际效应起主导作用?

c. 是否有未知核心的微生物组存在于土壤塑料际。总之,塑料微粒的物理性质(例如,疏水性)和化学性质(例如,小分子量添加剂)在不同的塑料类型之间是否相似 ,在更大的层面上,塑料际群落上是否留下了不一样的特征。或者这些群落特征是否取决于塑料的独特性质?

d. 土壤环境中,土壤塑料际群落随时间的潜在成功改变因素有待研究。例如,群落组成的改变是否以可预测的方式将塑料碎片变成更小的碎片和被风化?

e. 土壤塑料际和其它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为微塑料和全球气候变化通常同时发生。在图左边描绘了塑料碎片、土壤塑料际和存在于塑料际上的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反馈。图中从左到右展示了,全球气候变化(例如干旱,其他形式的化学污染和气候变暖)的从低到高(用颜色的深浅)的程度。在图右边描绘了,塑料碎片和塑料际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受到其他存在的全球气候改变的影响更大,这些附加因素会影响土壤塑料际中的物理化学性质并且会影响塑料际微生物群落在塑料碎片上的作用(如降解作用)。

- 作者简介 -

1e0019d772be847eb89742c6bfbf3046.png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

Matthias C. Rillig

教授

通讯作者:Matthias C. Rillig 曾在凯泽斯劳滕大学(德国)学习生物学,在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学习植物学,后前往加利福尼亚州攻读生态学博士学位(1997 年获得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师从迈克尔-艾伦(Michael F. Allen)。在斯坦福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做博士后后,于 1999 年前往蒙大拿大学,先后担任微生物生态学助理教授和副教授。在柏林自由大学担任植物生态学教授。他是柏林-勃兰登堡高级生物多样性研究所的创始所长。他的研究重点是土壤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物学,实验室里大多数人都在研究真菌,尤其是丛枝菌根真菌和腐生真菌。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

    Shin Woong Kim   

    博士后

Shin Woong Kim,Matthias C. Rillig团队成员,发表文章60余篇。

cb22aaa56eafb31217182a6e0d233eb3.png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朱永官

院士,环境土壤学家

朱永官,院士,环境土壤学家,1967年8月生于浙江桐乡。1989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环境土壤学和环境生物学研究,在典型区域土壤污染特征,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机制,土壤修复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取得的成果得到同行广泛认可,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等。主要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第一完成人)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农业科学奖。至今已在国际主流刊物Science, Nature, Nature Microbiology, Nature Plants, PNAS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得到Science, Nature, Cell Press,Trends in Plant Science等国际著名刊物报道或专文评述。

猜你喜欢

iMeta简介 高引文章 高颜值绘图imageGP 网络分析iNAP
iMeta网页工具 代谢组MetOrigin 美吉云乳酸化预测DeepKla
iMeta综述 肠菌菌群 植物菌群 口腔菌群 蛋白质结构预测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讨论群,己有国内外6000+ 科研人员加入。请添加主编微信meta-genomics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高级职称请注明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未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最新文章目录阅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