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法(heuristics,又译作:策略法、助发现法、启发力)。
本文通过一个邋遢集公司向市政府报告工作效果,从而获取市政府继续资助的例子做为案例进行了讲解。
邋遢集公司是一家由市政府资助的非赢利公司,工作的目标是减少城市的垃圾排放量,到年底了需要向市政府汇报工作业绩,争取从市政府拿到下一年度的预算,以支持公司日常工作运转。市政府需要看到通过邋遢集公司一年的工作,城市垃圾排放量减少的具体数量,通过可量化的指标来决定是不是继续资助;而邋遢集公司近一年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公共宣传,劝说人们不要乱扔垃圾,虽然城市垃圾确实减少了,但无法量化。
通篇围绕着如何达成共识来讲解,即邋遢集公司通过何种方式与市政府达到意见一致,从而拿到下年度工作预算。
1、邋遢集公司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计量了自己的工作效果
人们的环保意识确实加强了,乱扔垃圾的现象有所改观
市议会感受不深,不可能通过几份调查问卷决定给你预算
2、邋遢集公司考虑计量垃圾量是否可行
不可行。费钱,过程复杂
矛盾出现,如何解决?(问题出现,如何解题?一种是从顶向下逐层分解;另一种是从下向上逐步推演。)
3、邋遢集公司调查了所有需要计量散乱垃圾项目
列举出所有可能的因素;得出无法建立和运用统一的计量模型;
4、启发法上场
邋遢集公司考虑选取一两个变量,然后根据这些变量对整个系统作出结论,据此评价邋遢集的工作成效。这就是在使用启发法。
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讨论启发法:
A、普通市民
B、市议会
C、邋遢集
上面的图形被称为快省树,快是指完成这个过程费时不多,省是指不需要大量的资源。
5、矛盾体,如何达成共识?
建立对方的立场考虑这个问题,利用启发法建立快省树。
敌对方(想砍掉邋遢集预算的市议会人员的快省书):
6、最终提交的报告
对市议会应如何评估邋遢集工作的推断。如下图:
公众意识提高的调查问卷结果:
对环卫工人的调查结果:
通过上述内容最终说服市议会同意批复下年度工作预算。
8.1 启发法的定义
启发法是指依据有限的知识(或“不完整的信息”)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一种技术。它是一种依据关于系统的有限认知和假说从而得到关于此系统的结论的分析行为。由此得到的解决方案有可能会偏离最佳方案。通过与最佳方案的对比,可以确保启发法的质量。
心理学上”启发法”指用于解释人们如何进行决策、调整和解决问题的简单有效的概测规则,通常用以处理复合的问题和不完全的信息。这个规则在大部分情形下有效,但是在特定的情形下可能导致系统性的认知偏差。
例如,人们觉得贵的啤酒比便宜的味道要好。这种认识在价格和品牌相关的时候是对的;高价加于不贵的品牌上会让实验的参加者们感受到,此啤酒比不贵的啤酒味道要好。这可称作”'价格意味着质量’偏差”。
启发法是人在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根据经验规则进行发现的方法。其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利用过去的经验,,选择已经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是系统地、以确定的步骤去寻求答案。
8.2 启发法的分类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将启发法分为三类:
1、可得性启发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 : 在使用启发法进行判断时,人们往往会依赖最先想到的经验和信息,并认定这些容易知觉到或回想起的事件更常出现,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这种判断方法称为可得性启发法。
2、代表性启发法( representatitiveness heuristic) : 在使用启发法时,先会考虑到借鉴要判断事件本身或事件的同类事件以往的经验即以往出现的结果,这种推理过程称之为代表性启发法。
3、定锚启发法(Anchoring & Adjustmen heuristic) :人类在进行决策时,会过度偏重最早取得的第一笔资讯(这称为锚点),即使这个资讯与这项决定明显无关。在进行决策时,人类倾向于利用最早取得的片断资讯,以快速做出决定,在接下来的决定中,再用第一个决定为基准点, 逐步修正。
8.3 启发法的策略
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这种方法比较省力。它有以下几种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的目标;
2、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3、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