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游中国
摘要
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实施过境免签政策等措施,显著降低了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门槛,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外国游客不仅体验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和美丽的景色,还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他们的旅行经历,推动了“city不city”等流行语的兴起,进一步激发了全球游客对中国的兴趣。这一趋势促进了中国旅游业及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并提升了中国的国际知名度。
在本研究中,我们针对问题1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对352个城市的景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删除了缺失评分的景点数据。然后,计算了所有景点的最高评分(Best Score, BS),确定为5.0。接着,统计了全国获得最高评分的景点总数,共计2563个。进一步地,我们以城市为单位,统计了每个城市中评分等于BS的景点数量,并对这些城市按景点数量进行了排序,得出了拥有最多BS景点的前10个城市。结果显示,“三沙”市以36个BS景点排名第一。
在问题2中,为了反映不同指标的实际影响力,我们对环境环保、人文底蕴、交通便利和气候等一级指标分别采用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平方根函数和Sigmoid函数进行非线性处理。随后,通过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每个城市的综合评分,并对这些城市按综合评分进行排序。
在问题3中,我们首先收集了各个城市的经纬度、评分为5.0的景点数据、城市间高铁车程时间及费用等信息, 我们使用Haversine公式计算城市间的地理距离,将其转换为高铁车程时间和费用。采用启发式算法进行路径规划,确保总游玩时间不超过144小时,并使综合游玩体验最佳。最终路线共游玩16座城市,总花费时间为139.88小时。我们还计算了对应路线的交通费用和门票费用,总费用为3470.35元人民币。问题4则在问题3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外国游客在144小时内游览尽可能多的城市,并使门票和交通的总费用尽可能少。
在问题5中,首先,我们通过数据读取与初步筛选,清洗数据并转换类型,筛选出各城市中评分较高的山景点。通过计算各城市的综合评分,选择评分最高的城市作为初始入境点。通过调整预算,我们得出一条覆盖9座城市的低预算路线,总花费时间为66.56小时,总费用为770.05元人民币。
5.2 问题二建模与求解
问题二要求我们根据“城市最佳景点游览原则”,结合城市规模、环境环保、人文底蕴、交通便利以及气候、美食等因素,对352个城市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令外国游客向往的50个城市”。
我们收集到了如下数据:[‘空气质量指数(AQI)’, ‘PM2.5’, ‘PM10’, ‘O3’, ‘NO2’, ‘SO2’, ‘CO’, ’年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 (mm)’, ‘绿化覆盖率 (%)’, ‘废水处理率 (%)’, ‘废气处理率 (%)’, ‘垃圾分类处理率 (%)’, ‘历史遗迹数量’, ‘博物馆数量’, ‘文化活动频次’, ‘文化设施数量’, ‘公共交通覆盖率 (%)’, ‘线路密度 (km/km²)’, ‘高速公路里程 (km)’]. 我们将上述数据存放在“2-城市数据.xlsx”中。
由于数据中不包含城市规模和美食的信息,我们将这些因素暂时排除在外,主要考虑环境环保、人文底蕴、交通便利和气候四个方面的指标。
首先,我们需要对每个一级指标的子指标进行数据处理和标准化。使用最小-最大标准化(Min-Max Norm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