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放电电路串联电阻的计算与选择

本文介绍了放电电路的设计,通过LTspice仿真分析了串联电阻上的功率,并探讨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放电电阻。在13.6V电源下,选择了1206封装、4.7Ω的浪涌电阻,以应对40W的脉冲功率,考虑了电阻值、封装、电容等因素。实测结果显示,实际电容值偏低影响了放电性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一、放电电路及LTspice仿真

二、放电过程中串联电阻上的功率

 三、放电电阻的选择

四、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

总结


一、放电电路及LTspice仿真

    一种比较实用的放电电路如下图所示,需要放电的电源为VOUT_13V6,正常工作时EN为高,MOS管M1导通,M2截止。下电时,将EN拉低,M1截止,VCC_3V3通过R2给C1充电,从而让M2导通,VOUT_13V6通过R1放电。R2与C1构成的RC电路可以用于调整下电时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值。R2值不宜太小,否则正常工作时漏电大。

     构建LTspice仿真模型并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蓝色为VOUT_13V6波形,绿色为R1上的电流。

     由上图可以看到,下电过程中电阻R1上的最大电流为2.76A,从而可以计算出峰值功率为13.6*2.76=37.53W。下电时间(VOUT_13V6下降90%的时间)约为10ms,4.98ms@67%。

    下电过程中,电阻R1上的功率会很大,且持续时间比较长。电阻很容易过热损坏,而且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那么,怎么选择合适的放电电阻呢,电阻的值和额定功率选多少比较合适?

二、放电过程中串联电阻上的功率

    应该很容易看出,放电电路就是负载电容与串联电阻组成的RC电路,RC放电过程中电容两端电压计算公式为:

V(t)=V0*exp(-t/RC))

    从而可以得到电阻两端的功率计算公式(忽略MOS管M2的导通压降)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