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起初只是应用计算机进行复杂数据汇总和计算,逐步发展为基于小型局域网的信息技术,到如今已实现了网络化办公,并具有良好的机组配套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施。
1998年,我国开始在电力行业实行“厂网分家、竞价上网”的改革方案,给电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和挑战,尽快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优化和管理各种资源成为电力企业的迫切需要。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把电力企业推向了市场,ERP作为一种新兴、高效、先进的管理理念引起了电力企业管理者的注意。ERP系统自90年代中期进驻中国以来,已在制造业及商业等传统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成功案例,但对电力企业来说却是个新课题。
ERP的原理是面向供需链管理的管理信息集成系统,ERP是为了适应将客户、销售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等纳入企业生产体系,组成企业基本供需链,按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步组织生产,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的生产要求。ERP与电力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是密切相关的,为了使电力企业的业务流程能够预见并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电力企业业务流程必须保持资源流通渠道畅通。因此要提高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进行电力企业业务流程改革。可以说ERP的发展趋势应由单个企业供应链管理转向整个产业系统供应链的研究与管理。
校企联合学院分析,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力企业具有一些独特之处:
1、一般意义上的产品是无形的,没有库存的概念。由于电量全部上接地区电网,因此生产流程是实时且不可控的;
2、电力企业中的资产大部分是一次投入较大,损耗率较小的大型电气设备,而且几乎没有地点的变更,生产管理流程主要针对的不是产品的生产而是对电气设备的维护;
3、企业首要考虑的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生产安全性,对于企业效益的概念较为淡化;
4、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企业仍要以国家控制、政府参与为主,市场化的程度不深。
以上这些特点决定电力企业在运用ERP系统时,无论在功能模块的选取,还是具体实施进度安排上都有其特殊性。电力企业ERP系统的建设重点逐渐明确,即财务管理、设备资产管理、项目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营销管理。
校企联合学院分析,电力企业实施ERP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进一步做好电力企业的思想解放工作
电力行业的管理模式从计划经济时期就已经确立了它的地位。ERP以实现对企业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管控,更重要的是对传统管理思想和工作理念的一种升华。想要在电力企业中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进一步认识、学习和接受。在这个过程中,电力企业要把ERP当作一项企业级信息系统和一种企业管理的深刻变革,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都不断的加强学习,以积极的心态和高涨的热情参与到ERP的建设活动中来。
2、在实施过程中抓好信息安全管理
在信息化应用迅速普及的今天,基于Internet的ERP系统,能多方内外远程访问,ERP系统时刻遭遇着病毒、黑客甚至竞争对手获取、篡改和破坏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损失。因此在电力企业中如何兼顾ERP系统的安全与高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电力企业要增强企业识别、防止、减少和控制组织信息安全风险的管控能力,并建立安全可靠、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统与安全管理机制。
3、进一步深化ERP在电力企业中的管理机制
ERP的核心是通过信息技术来贯彻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以及精益生产、同步工程、敏捷制造和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校企联合学院总结,ERP系统的实质只是这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载体,而不是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或者其他。然而直到现在,许多电力企业对ERP的本质认识仍然还很模糊,仍有相当多的人认为ERP的核心是IT技术,并把ERP项目看作技术项目而忽视其管理内涵,从而造成了管理思想无法与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相结合的尴尬局面。这是电力企业中对于ERP管理并没有形成机制化的后果。对于ERP系统的管理不仅仅只能依靠领导,还要层层落实,只有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强大的功能与作用。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进一步深化ERP在电力企业中的管理机制将直接关系到其实施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