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可能会在晚间新闻里看到这样的消息:联邦储备委员会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了 0.5 个百分点。你可知道当你申请贷款购买一辆你心仪的跑车时,这一决定会对贷款利率有何影响?这个消息意味着你在将来购买住房的能力是提高还是降低?因为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这一决定,你明年找工作时是会更容易一些呢,还是会更难?
金融体系
金融市场履行的基本经济功能是,将资金从那些由于支出少于收入而积蓄有多余资金的人手中转移到由于支出大于收人而短缺资金的人手中。下图为金融体系中的资金流动,图中的箭头表示:资金沿着两条路线从贷款一储蓄者手中流入借款一支出者手中。
-
在直接融资中,借款人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向贷款人出售有价证券,直接向贷款人借入资金,所发行的有价证券构成对借款人未来收入或者资产的要求权。有价证券对于购买者来说是他们的资产,但对于发行人 (个人和企业)来说是负债 (IOU 或债务)。
举例来说,如果通用汽车公司需要借人资金来建造一家生产电脑化轿车的新厂,它可以向储蓄者出售债券来获得资金,所发行的债券承诺在某一特定的期间内按期进行支付
-
资金从贷款人向借款人流动的第二条途径就是间接融资,之所以称之为间接融资,其原因是在贷款一储蓄者和借款一支出者之间还有一个金融中介机构,它帮助资金从一方流向另一方。金融中介机构向贷款一储蓄者借入资金,并向借款一支出者发放贷款,从而完成资金的转移.
例如,银行可以通过向公众发行储蓄存款的方式获得资金 (这项业务形成了银行的负债),然后,利用这些资金向通用汽车公司发放贷款或是在金融市场上购买该公司的债券 (这项业务构成了银行的资产)。最后的结果是,在金融中介机构 (银行) 的帮助下,资金从公众贷款一储蓄者)转移到通用汽车公司(借款一支出者)。
为什么存在基于“金融中介机构”间接融资的方式? 答案即是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指为进行金融交易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它是拥有多余资金想要将之贷放的人们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
例如:木匠卡尔需要 1000 美元购买新工具,这显然是一个极好的投资机会。如果你有足够的现金,你会很愿意把钱借给卡尔。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你必须雇用一个律师来签署一份贷款合同,在合同中列明卡尔必须支付给你多少利息,何时支付利息,以及何时偿还本金。为了签署这份合同你要花费 500 美元。在将交易成本考虑进来之后,你会发现在这次交易中你根本就赚不了什么钱 (为了赚取那可能存在的 100 美元利息,你首先花费了 500 美元),最后你将不得不告诉卡尔让他到别的地方试试运气。
金融中介机构能够显著地降低交易成本,因为它们已经形成了降低成本的专长,并且由于其规模很大,因此能够享受到规模经济 (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平摊在每一美元上的成本降低了) 的好处。
举例来说,银行可以聘请位好律师,设计出一份无懈可击的贷款合同,在以后发放贷款的过程中,这份合同可以被反复的使用,这样每次交易的法律成本就降低了。银行不会花 500 美元设计一份合同 (这样的合同可能还不够完善),相反,银行可以请顶级的律师,花 5000 美元设计一份无懈可击的贷款合同,在以后的 2000笔贷款中都同样的使用这份合同,这样每笔贷款的成本仅为 2.5 美元,这时,对于金融中介机构来说,给卡尔发放 1000 美元的贷款就有利可图。
另外中介机构还能帮忙规避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导致的投资风险
金融工具
资金的流转依赖于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将资金从资金盈余者转移到资金短缺者的载体,它是一种载明债券债务关系的合约,规定了资金盈余者向资金短缺者转移资金的金额和期限等条件。以下特征
- 偿还期
- 流动性
- 风险性
- 收益性
常见的有存款凭证、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
每种金融工具,适应交易的不同需要而各有其特殊内容,但也有些内容是共同的,如: 票面金额、发行者(出票人) 签章、期限、利息率 (单利或复利) 等
对工具的发行者 (借款者),它是一种债务; 对投资者 (贷款者),它是一种金融资产
证券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投资者、企业和政府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工具
债务与股权市场
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证券两种途径在金融市场上融人资金。
-
最经常的方式是发行债务工具,如债券或抵押票据。 这是一种契约协定,借款人承诺按期向债务工具持有人支付固定的金额 (即利息支付),直至一个确定的日期 (到期日)支付最后一笔金额。债务工具的期限就是到该工具最终偿还日的时间(期限)。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债务工具称为短期债务工具,10 年以上则是长期,1~10 年称为中期。
-
发行股票是筹措资金的第二种方法,如普通股,它是分享企业净收入(扣除税收和费用后的收人)和资产权益的凭证。 如果你拥有发行了 100 万股普通股公司的 1 份股票,那么,你就拥有了该公司净收入的百万分之一和该公司资产的百万分之一。持有股票通常可以得到公司派发的红利 (股利)而且,由于股权没有到期日,可以将其看作长期证券。另外,持有股票意味着拥有公司一部分的所有权,因此,同时还拥有公司重大事务和选择管理者的投票权。
与持有债务凭证相比,持有一家公司股权的最大弊端就是,股权持有人是最后的权益要求人,换句话说,公司必须先向其他全部债务持有人进行支付之后,才会向其股权持有人支付。当然持有股权也有其有利的地方,股权持有人能够直接从公司的盈利和资产价值的任何增长中获益,因为股权使其持有人拥有所有权。债务持有人则不享有这一利益,因为对他们支付的金额是固定的。
关于证券,它是一种金融工具,代表对特定资产的所有权或债权。其定义
- 可交易的金融资产
- 代表对发行方的所有权、债权或其他权益
- 具有投资价值的法律文书
股票和债券都是证券的一种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
- 一级市场是借入资金的企业或政府向最初购买者出售新发行的有价证券(如债券和股票) 的金融市场。
- 二级市场是交易过去已发行的 (即二手的)有价证券的金融市场。
一级市场往往并不被公众所了解,这是因为向最初的购买者发行证券是在内部进行的。投资银行是一级市场上协助发行证券的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主导机构),其作用
- 证券承销: 作为主承销商协调发行过程
- 定价:进行市场调研和估值分析将证券以一个合理的价格向公众销售
- 合规保证:确保发行过程符合监管要求
- …
二级市场一种组织形式是证券交易所.一级市场的投资者,您可以在证券正式(公司)上市后, 通过“证券托管转移” 将一级市场获得的证券转入二级市场的交易账户, 进行交易. 证券交易所其作用
- 提供交易平台和基础设施
- 制定交易规则和上市标准
- 监督交易活动,确保市场公平有序
二级市场另一种组织形式是场外市场,它对要求公司没那么高(上市)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
- 区域性股权市场
- 银行间市场
- …
金融中介机构
-
商业性金融机构
- 存款型金融机构:以接受个人、家庭、企业或政府部门存款和发放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金融中介机构
- 商业银行
- 储蓄贷款协会
- 互助储蓄银行
- 信用社
- 投资型中介机构:以存款以外的其他方式聚集资金,依靠提供金融服务或资金投资管理实现盈利的金融中介机构
- 金融公司
- 基金管理公司
- 投资银行
- 合约型储蓄机构: 以合约方式从合约持有人手中获得资金,然后按照合约规定向合约持有人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
- 保险公司
- 养老基金
- 存款型金融机构:以接受个人、家庭、企业或政府部门存款和发放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金融中介机构
-
政策性金融机构:由政府投资设立或担保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发放贷款的、不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
货币
经济学家将货币定义为在商品和劳务支付或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大部分人说起货币时他们所指的都是通货(currency,包括RMB和硬币).如果货币仅仅定义为通货显然过于狭窄,因为支票也是一种可以被接受的支付手段,支票账户存款也应该被视作货币。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广泛的货币定义,因为诸如储蓄存款,如果能快速而简便的转换为支票账户存款,它们也同样能发挥货币的作用。判断一东西是否可做为货币需要三个功能
- 交易媒介(流通性)
- 计量单位
- 价值贮藏。我们利用货币的价值贮藏功能将自己取得收入和支出的时间分离开来。
满足上面三个条件,在一段时期,贵金属是最主要的支付手段,也是货币的主要形式。但随着支付制度的进化来到了纸币时代
- 一种支付承诺:它可以转化为硬币或者是一定量的贵金属。
- 印刷伪造极为困难的高级.
- 便捷和高效
后期又因”安全“问题,有了支票,存储卡 => 无现金时代
货币的计量
货币被定义为在购买物品和劳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这告诉我们货币通过人们的行为来定义。在经济社会中哪些资产应该被视作货币。要计量货币,我们需要一个精确的定义来准确的指导我们哪些资产应该被包括进来。
-
基础货币: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创造和控制的货币(印的钱).组成其
- 流通中的现金(M0)
- 金融机构库存现金
-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无流通性): 是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 法定准备金: 由中央银行规定的最低存款比例
- 超额准备金:银行可自主决定使用
-
M0(现钞) = 流通中的现金 (老百性手中的钱)
-
M1(狭义货币)= M0+ 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
-
M2(广义货币) = 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 金融机构库存现金 属于用户的活期存款在M1内
- 金融信创 = M2 - M0 - 金融机构库存现金
利率
我们介绍了一系列信用市场金融工具,分为 4类;
-
单一贷款 ,借款人获得一定数量的资金 (本金),到期归还并向贷款人支付额外的一定量金额,也就是利息。
例如,如果银行向你发放了一笔 100 美元为期一年的单一贷款,到期后,你必须偿还 100 元的本金,以及附加的利息,比如说 10 美元。发放给企业的商业贷款通常属于此种类型。
-
定期定额贷款,这种贷款给借款人提供一笔资金,在数年以内,借款人每月都必须偿还固定数量的资金 (包括部分本金及利息)。
例如,如果你借人 1000 美元的定期定额贷款,你可能需要在 25 年以内,每年偿还 126美元。分期付款贷款(比如汽车贷款)和抵押贷款通常属于定期定额贷款。
-
息票馈券 息票债券是一种每年向其持有人支付固定利息、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券.息票债券包括三方面信息。首先是发行债券的企业或政府机构,其次是债券的到期日,最后是债券的票面利率 (每年支付的利息额以债券面值的百分比来表示)。
比如,面值为 1000 美元的息票债券,可能在 10 年内,每年向你支付 100 美元的利息,并在到期日支付1000美元的本金。,息票债券年利息支付为 100 美元,面值为 1000 美元。那么票面利率为 100 美元÷1000 美元=0.10,即 10%政府长期债券、中期债券及企业债券都是息票债券的例子。
- 贴现债券(也称零息债券),以低于面值的价格购人(贴现),到期日按票面价值偿还。与息票债券不同,贴现债券不支付任何利息仅支付票面价值。
例如,面值为 1000 美元的贴现债券可能以 900 美元的价格购入,1 年以后持有人按票面价值获得 1000 美元。美国国债、美国储蓄债券以及长期零息债券都是贴现债券的例子。
这四种类型的信用市场工具对清偿时间的要求不同:单一贷款和贴现债券仅要求在其到期日进行支付,而定期定额贷款和息票债券则要求在其期限内定期进行支付。
如何判断哪种工具给我们带来的收益更多呢?它们看起来区别很大,因为它们进行支付的时间很不一样。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人现值的概念,用以衡量这些不同类型工具的收益率。
现值
现值的概念是基于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想法:对你来说,1年以后的1美元价值小于现在的1美元.举例来说,当利率(单利)i=0.10时,100美元, 3 年后收到的 133 美元
根据这一概念,给定单利 i 时,把所有未来收益的现值相加,就可以计算出某个信用市场工具今天的价值。这样对于偿还时间差别很大的两种金融工具,我们也可以比较其价值,比如贴现债券和息票债券。我们还将看到这一概念帮助我们获得了一个计量前面所讨论的 4 种信用市场工具的等价利率指标.
到期收益率
在计算利率所用的几种通常的办法中,最重要的就是使用到期收益率即恰好使债券工具带来的回报的现值与其现在的价值相等的利率。由于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所包含的概念具有很深的经济意义,经济学家们把它作为最准确的利率计量指标。
- 单一贷款,单利率等于到期收益率。
- 定期定额贷款
- 息票债券 要计算息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可以使用与定期定额贷款同相同办法
- 贴现债券 贴现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与单一贷款相类似。以 1年期美国国债为例,在 1年到期时,按面值支付 1000 美元,如果该债券现价为 900美元,使这一价格与1年后的 1000 美元的现值相等,有
收益率与利息率
收益率被定义为向持有者支付的利息率加上以购买价格百分比表示的价格变动率。我们举例来说明。一张息票债券面值为 1000 美元,票面利率为10%,购人价格为1000美元,持有 1年之后,以1200美元的价格出售。这样向持有人支付的是 1年的息票利息 100 美元,其价值变动额为1200-1000=200 美元。将两者相加之后再除以1000美元的购人价格,我们就得到了该债券 1年持有期的收益率:
(
100
+
200
)
/
1000
=
30
%
(100+200)/1000=30\%
(100+200)/1000=30%
这表明债券的收益率并不必定等于债券的利率。现在我们认识到弄清利率和收益率之间的差别是非常重要的.
当债券价格波动很大,导致显著的资本收益或损失时,收益率和利率的差别就越大。
即市场的利率上升意味着 购买债券的行为发生了资本损失,如果损失足够大,该债券就有可能不具有投资价值。
长期债券的价格和收益率比短期债券更不稳定。对于偿还期限在 20 年以上的债券来说,价格和收益率以 20%的幅度上下浮动是很正常的事情。
名义利率和真实利率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利率的讨论都忽视了通货膨胀对借款成本的影响。迄今为止,我们所说的利率都没有把通货膨胀考虑进来,因此,准确地说应该是名义利率。与之相区别的是真实利率
真实利率
=
名义利率
−
通货膨胀率
真实利率 = 名义利率 - 通货膨胀率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仅观察名义利率,你可能会觉得信贷市场在这段时期银根紧缩,因为借款成本很高。然而,从真实利率估计值可以看出你的错误。以不变价格水平衡量,借款成本相当低。通货膨胀率可参考
- 美国:发行TIPS(1997年开始)
- 英国:发行指数连接国债(Index-linked Gilts)
- 日本:发行通胀连接国债
- 欧元区:多个国家发行通胀保值债券
- 中国: 暂时没发行,只能通过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 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来观察
利率行为
资产是储藏价值的一种财产。诸如货币、债券、股票、艺术品、土地、房产、农业机器以及生产机器都是资产。要决定是否购买和持有一项资产或购买一种资产还是另外一种资产,我们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 财富,其他因素不变,财富的增长会提高资产需求量;
- 预期收益 ,某种资产预期收益率相对于其他资产上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对该资产的需求量上升;
- 风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种资产相对于其他资产风险上升,其需求量将会下降。
- 流动性,某种资产相对于其他资产流动性越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就越受欢迎,其需求量也就越大。
需求供给分析
假设一个人需要一笔钱(可贷资金) , 他需要发行债券,可贷资金/债券价格=债券数量.
如果所示:
- 债券供给: 贷款成本不变的前提下, 利率给的越低,债券数量给以发行的越多,可货到的资金量就越高
- 债券需求: 利率较高, 市场上可消耗的债券数量越多,相对的供给方可货到的资金量就越高
- 在经济学中,在某一特定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数量 (需求)与人们愿意出售的数量(供给)相等时,达到市场均衡(C点).
现在我们使用债券供求理论来分析利率的变动。为避免引起迷惑,有必要分清沿需求 (供给)曲线移动和需求 (供给)曲线的移动。以P(债券价格)与i(利率)来标记.
债券需求曲线的移动
这些因素包括四个参数的变化;
- 财富;
- 债券相对于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 债券相对于其他资产的风险:
- 债券相对于其他资产的流动性
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以上列举的参数各自会对需求曲线的移动产生什么影响
- 财富的因素是公众的储蓄倾向。如果家庭增加储蓄,财富将会上升,正如我们分析的那样,债券需求上升,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 如果人们预计明年的利率较他们以前预期的要高,长期债券现在的预期收益率就会下降,每一利率水平上的需求量都会下降。
- 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将会导致未来的汽车和房产等实物的价格升高,带来更高的名义资本收益率。这样,相对于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来说,债券的预期收益率将会下降,从而引起债券需求量的下降。
- 风险 如果债券市场价格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与债券相联系的风险上升,债券资产就越来越不受欢迎。债券风险上升将引起债券需求下降。
- 流动性如果参与债券市场的人变多,结果是出售债券更加容易,债券流动性的提高使每一利率水平上的债券需求量上升。债券流动性上升引起债券需求量增加
债券供给曲线的移动
以下因素引起债券供给曲线发生移动:
- 投资机会的预期利润率;
- 预期通货膨胀率;
- 政府行为
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以上列举的参数各自会对供给曲线的移动产生什么影响
- 投资机会的预期利润率 企业的厂房和设备投资能带来的利润越多,企业就会越积极的借人资金,增加自己的债务余额,以便为这些投资融资。
- 预期通货膨胀率 。对于一个给定的利率来说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则借款的真实成本下降.券供给量上升.
- 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影响债券供给。美国财政部通过发行债券弥补政府赤字 (政府支出与政府收入之间的差额)。当财政赤字扩大时,财政部就会发行更多的债券,在每一债券价格和利率水平上的债券供给就会上升。政府赤字越大,债券供给就越多
除了“可贷资金理论:债券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还有“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
”(凯恩斯的分析)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利率的风险结构 (具有相同期限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由三个因素解释:
- 违约风险:债券的风险溢价(债券利率与无违约风险的国债利率之间的差额)随着债券违约风险的上升而上升
- 流动性:国债的高流动性特征也解释了为何其利率要比流动性相对较差的债券利率要低。
- 债券利息收入的所得税待遇:如果某种债券具有某种优惠的税收待遇,其利率也会降低。
还有一个影响利率的因素就是债券期限, 将期限不同,但风险、流动性和税收特征都相同的债券的收益率连成一条曲线,称为收益率曲线.
预期理论
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 (expectations theory)提出了以下常识性命题:长期债券利率等于长期债券到期之前人们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平均值.
例如,如果人们预期未来 5年内短期利率将为 10%,则根据预期理论,5 年到期的债券的利率也应该为 10%。如果 5年过后人们预期短期利率将会上升从而在未来的20 年内短期利率的平均值为11%,则20年到期的债券利率将为11%,高于 5 年到期的债券利率。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预期理论对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不同原因的解释在于对未来短期利率不同的预期值。
预期理论是一种非常精巧的理论,解释了利率的期限结构 (以收益率曲线表示)在不同时期变动的原因。根据预期理论,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意味着短期利率将会上升。如果在当前,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这表明对未来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比当期短期利率要高,然而这样的情况只有当短期利率预期上升时才会出现。而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则意味着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的平均值将低于当期的短期利率,通常这表示未来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将会下降。而根据预期理论,水平的收益率曲线意味着未来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不变。
分割市场理论
期限结构的分割市场理论(segmented markets theory)将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当作完全被独立分割开来的市场。这样,不同期限债券的理论仅由该种债券的市场供求所决定,其他期限债券预期收益率对之不造成影响。
例如,持有期较短的人更愿意持有短期债券而如果你是为了孩子将来上大学的学费支出而储蓄资金的话,你想要的持有期可能很长,你会更愿意持有长期债券。
当投资者心中有一个确定的持有期时就很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而且如果投资者将债券的期限与自己预先设想的持有期相匹配的话,他们就可以在没有任何风险的情况下获得一定的回报。
流动性溢价理论
在利率期限的流动性溢价理论 (liguidity premium theory)中,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该种债券到期之前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加上该种债券随供求的变化而变化的流动性溢价 (也称为期限溢价)。流动性溢价理论的一个关键假设是:不同期限的债券是相互替代品.投资者更偏好于利率风险较低的短期债券,出于以上原因,为使投资者愿意持有长期债券,必须提供一个正的流动性溢价。
外汇市场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美国是美元;欧洲货币联盟是欧元;巴西是瑞亚尔;印度是卢比。国际贸易要涉及到不同货币之间的相互兑换, 币种汇报的比例即为汇率。
汇率会影响本币与外币之间的相对比价,因而非常重要。对美国人来说法国商品的美元价格由两个因素决定:该商品的法郎价格和法郎兑美元的汇率。
例如:欧元贬值会降低法国商品在美国的价格,但提高美国商品在法国的价格。如果欧元贬值到 1 欧元只值 0.90 美元,则(法国)旺达买酒将只花费 900 美元而不是 990 美元,而(美国)克劳德购买电脑则要花费 2222 欧元而不是 2020 欧元。
经过以上推导,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某国货币升值时(相对其他货币价值上升),该国商品在国外会变贵,而外国商品在本国则会变便宜 (假设两国国内价格水平保持不变);相反,当某国货币贬值时,该国商品在国外将变得更便宜,而外国商品在本国将变贵。
汇率的决定
如同自由市场中的任何商品和资产一样,汇率也会是由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为了简化对自由市场上汇率的分析,我们将之分为两部分:首先,我们考察汇率在长期内是如何决定的:然后再运用长期汇率决定的知识分析在短期内汇率是如何决定的。
- 一价定律 (law of one price)是理解汇率决定的出发点:如果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商品,假设运输成本和交易壁垒很低,那么在世界范围内该商品的价格应该相同
- 将一价定律的应用从一种价格推广到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就产生了购买力平价理论(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理论)。根据该理论,任何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会调整到反映这两个国家物价水平的变动为止
- 进一步分析表明在长期汇率共有四种因素:相对物价水平、关税和配额、相对于外国商品对本国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
牢记以下知识将有助于理解每个因素对汇率的长期影响: 如果某个因素使得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需求量上升,则本币将会升值;相反,如果该因素使得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需求量下降,则本币将会贬值。
上述理论对解释长期汇率的变动有一定指导作用,在短期内它却是一种很糟糕的预测工具。理解短期汇率变动的关键是要认识到:汇率是以外国银行存款(以外币计值)表示的本国银行存款 (以本币计值)的价格。由于汇率是以一种资产表示的另一种资产的价格,所以我们很自然地想要使用的资产需求理论.
假设 我们将美国当作母国,因此本国银行存款就是以美元计值的。为简便起见,我们用欧元代表任何其他国家的货币,因此外国银行存款就是以欧元计值的。
- 根据资产需求理论,影响本国存款和外国存款需求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些资产的相对收益率: 如果美国人或外国人预期美元存款收益率比外国存款收益率高,则美元存款需求量相对较高,而欧元存款需求量相对较低。要理解美元存款和外币存款需求量是如何变动的,我们就必须比较美元存款和外币存款的预期收益率。
- 利率平价条件(interest parity condition),它表明国内利率必须等于外国利率减去本币的预期升值率.在一个资本高度流动的世界里,让人们愿意继续持有手中已有的元存款和外币存款.
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方法给出了汇率波动的直接答案。由于本币的预期升值率会影响外币存款的预期收益率,物价水平预期、通货膨胀率关税和配额、生产率、进口需求、出口需求以及货币供给在汇率决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的预期值发生变化时,根据我们的模型,外币存款的预期收益率会马上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汇率。因为对这些变量的预期随着各种消息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汇率的大幅波动也就不会让我们感到意外了。另外,根据分析,当货币供给上升时,还会出现汇率过调的现象。汇率过调也是汇率大幅波动的另一个原因。
早期的汇率变动模型不能用于预测汇率的大幅波动,这是因为这些模型将重点放在商品市场而不是资产市场,没有将预期值的变动强调为汇率变动的原因。
主要参考
《货币金融学-金盈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