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少有人走的路》,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作者身为心理医生,但他说,他并不是总那么有信心帮助病人恢复,而面对看起来是同样类型的疾病的病人,他也不能采取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因为每个病人都有自己的差异,医生都有自己的局限。
因此,作为心理医生的他,常常要冒险采用一些新的方式,看看是否对病人有效。
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自己最近感到灰心,带团队,有的员工油盐不进。我说我也有类似感受。我们反省了自己的问题,觉得还是往往操之过急,还没把人弄明白,就想下刀子治病。这是压力所致,也是整个时代并没有让我们积累起足够的见识和修养所致。但这不是我们两个人的问题,而是普遍的问题。
管理者,要懂一点心理学,懂得多一点更好,但管理者不是心理医生,这一点管理者自己要非常清楚,所以,当公司里招聘了有明显的个性问题的员工时,不要天真地以为这是多沟通多交流就能解决的——管理者和心理医生要解决的是不同层面的心理问题,管理者切莫高估了自己的心理学本领。
交朋友也是一个道理。我们常常高估了自己接纳和包容不同个性的能力,可我们不是心理医生,何况心理医生尚有自己的局限。
慢慢地,发现有的朋友只能远观,不能近交,原因是自己的个性和对方是不大相容的,即便自己觉得没问题,却因为自以为是地接近对方而给对方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对方被欣赏了都不感激,因为那未必是他需要的。人家想吃梨解渴,咱却给人一把桂圆。对,桂圆是有营养,但人家阴虚火旺,吃了更加上火,那不是害人家吗?
我们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