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体系中的TR(Technical Review,技术评审)1到TR5评审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们从不同阶段对产品的技术可行性、质量、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产品开发朝着正确方向推进,满足客户需求并实现商业成功。以下是对TR1到TR5评审的概述:
- R1:概念阶段评审
1. 评审时机:在产品概念形成后,对产品的初步构想、市场定位、技术可行性等进行评估,判断项目是否值得继续投入资源进行深入开发。
2. 评审目的
- 确认产品概念是否符合公司战略和市场需求,是否具有商业价值和竞争力。
- 评估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包括是否能够利用现有技术实现,是否需要进行技术预研或突破。
- 初步分析产品的成本、风险和收益,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3. 主要内容
- 产品概念描述:详细阐述产品的定位、目标客户群体、主要功能和特性、与竞争对手产品的差异化优势等。
- 市场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增长趋势、竞争态势、目标市场份额预测等,以证明产品在市场中的潜力。
- 技术可行性评估:对产品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如技术成熟度、可获取性、技术风险等。
- 项目初步计划:包括项目进度计划、资源需求估计、成本预算等。
文档版本 Product version | 密级 Confidentiality level | ||
文档名称Product name: | Total pages:共 6页 | ||
IPD-TR1评审要素表
(仅供内部使用)
For internal use only
拟制: Prepared by | 日期: Date | yyyy-mm-dd | ||
审核: Reviewed by | 日期: Date | yyyy-mm-dd | ||
审核: Reviewed by | 日期: Date | yyyy-mm-dd | ||
批准: Granted by | 日期: Date | yyyy-mm-dd |
- IPD-TR评审要素表
产品名称/版本
项目 | 评审要素 | 检查结果 | 评审操作指导 | 类别 | 备注 |
产 品 包 需 求
| 产品包需求是否清晰并依据产品包需求模板进行了整理? | 必须依照模板编写,保证内容的全面性。 | A | 关联:产品包需求 | |
所有的市场需求(外部需求)和业务需求(内部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 关注外部市场客户需求,包括主要客户的对外观,功能、性能、成本和目标价格等需求。 市场需求要涉及国际化差异,明确相关地区的标准、语言、文化的差异。 这里的内部需求属一般意义上的表述,来源于基本规范要求、产品的上一版本的特性积累、公司的客户解决方案对本产品的需求等。 | A | 关联:产品包需求、市场需求 说明:客户需求和业务需求(譬如成本目标和价格)必须包含在产品包需求中,客户的所有相关需求得到定义 | ||
所有可靠性需求和可达性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 A | 关联:产品包需求、可靠性和可达性需求 | |||
所有可测试性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 根据测试策略、经验总结以及内部访谈和可测性需求集定义可测性需求? 可参照可测性设计需求基线,A类基线必须满足 特别地,需要关注在线及离线故障诊断的需求。 | A | 关联:产品包需求、可测试性需求 | ||
所有可制造性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 参见公司相应工艺评审规范文件 | A | 关联:产品包需求、工艺评审规范 | ||
环保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 参见公司ISO14000的技术规范文件 包括设备功耗、电磁辐射、静音设计、环保材料选用、结构可拆卸设计、可回用设计等方面 | A | 关联:产品包需求、环保需求 | ||
产 品 概 念 和 设 计 需 求
| 选择的产品概念是否满足所有的产品包需求项? | 譬如,是否按照目标成本估计法给出目标成本,是否给出不同的产品概念的成本 | A | 关联:备选产品概念 参考:产品包需求 | |
选择的产品概念中的关键设计点是否可行?复杂度如何?是否存在风险? | 关注需求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公司是否有积累(共享模块、技术开发积累或预研积累)? 注意供应商的物料成熟度以及输出国的出口限制问题,考虑是否能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协议 | A | 关联:设计需求的总结 设计需求必须映射包需求 | ||
产品概念和设计方法是否满足外部标准(国标和行业标准)和内部标准(公司内部标准)? | 基于产品可能的目标市场的环境以及产品在实际中可能应用的环境情况考虑是否对应用环境,如温度、湿度、力学,气压、粉尘、电源等进行了描述,并根据产品市场定位和应用环境确定零部件的不同质量等级(民用、工业级、军用)要求? 需要考虑产品的全球性设计即产品的海外标准顺从问题 | A | 关联:标准策略 | ||
产品概念和设计需求是否符合硬件和软件共用模块应用策略? | 明确本产品选择公司共用模块的策略 ,也包含产品与上一版本、公司其他产品或其他网上设备互通、相互兼容,在软硬件平台及接口协议等方面的兼容 | A | 关联:公用硬件和软件模块应用策略 | ||
设计需求是否充分满足产品概念和产品包需求的要求? | 是否建立需求跟踪矩阵或采用类似的管理手段? | A | 关联:设计需求 设计需求和包需求要进行一一 | ||
关键物料和共享模块 | 关键物料的供应商/物料选择计划是否已经确定? | A | |||
物料功能、性能、可靠性,价格是否具有竞争力 | A | ||||
是否能共用其他机型的一些通用模块? | A | ||||
关键物料的部品可制造性是否满足要求? | A | ||||
市 场 需 求 | 关键功能是否满足客户提出的需求? | 包括主要客户的一些特殊需求,要注意评估该需求的市场前景,当前的微小需求是否可以演变成一个机会点 | A | 关联:市场需求 | |
我司的主要卖点是否能与竞争对手产品竞争? | 需要收集竞争对手类似产品的关键特性逐条分析,并考虑细分市场因素,不同的细分市场有不同的竞争策略 | A | 关联:市场需求 | ||
需求是否确定优先级? | 对市场需求的重要性分类需要销售部,营销部、海外事业部等相关人员达成一致 | A | 关联:市场需求 | ||
评 审要素设置说明
| "类别"栏表明该要素项的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A(K)、A、B。 “检查结果”栏填写检查者给出的评审对象对该要素满足的程度(5分制): 5分-优秀,完全合格,4分-良好,完成质量较好,非主要部分还有少量改进的余地,3分-合格,达到要求,主要部分没有 在评审表模板中,“备注”栏给出的是关联关系,指引检查者查找证据,在具体检查时,检查者的检查意见填写在“备注”栏。 对每一条要素如果没有满足,需要记录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问题和行动计划必须经过评审并进行相应的 TR1关注产品包需求,产品概念和设计需求,而需求是否有竞争力之类的因素属于市场需求的概念,因此,从理论上讲,TR1不用关注产品竞争力方面的内容。但考虑到公司当前还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评估要素,我们暂时简要列出了市场需求相关的要素项。 | ||||
签名 | 检查人: 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