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9日,国家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馆,直到昨日,我才第一次前往新馆阅览进口图书和外文现刊。观感很深,联想不少。
国家数字图书馆其实就是国家图书馆总馆的北区,主楼外形是一座中空的4层方形建筑,外观很独特,里面很宽敞、明亮。主楼中央是室内空间巨大的中央开架阅览室,四周是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的电子阅览座席,阅览显示屏都是19吋的液晶显示屏,操作系统是XP。电子阅览座席总共约500余个,分布在不同楼层。任何人(16岁以上)持个人身份证即可进入阅览,一小时之内阅览免费。如果阅览时间超过一小时,须要领取电子阅读卡,事先存入适当数量人民币,额外的阅览时间,每一小时须支付人民币3元。
电子阅览室,平时(我向管理员打听得知)可谓“座无虚席”,人总是满满的。但是,外面的读者休息区(等待空席位以便进入阅览用),沙发很多,是思考问题的好地方。我征得允许,在阅览区四周走动了一下,发现座席上有的读者在上网QQ(可自由连接外界的互联网),或是随便浏览什么网站。对此,我感到很奇怪,这不成了一般的社会网吧了吗?呆了不一会儿,我等到一个座席,坐下来查阅电子目录(特别是外文期刊目录)。啊,内容多极了!我发现,30年前(指1979年),我首次提出的“Fussy数”概念(借助“区间数”来定义)竟然在今年6月份有一位德国人还在研究,应用到决策分析中去。对此发现,我高兴得很。但是,要真实地查阅这些电子资料,还得跑到总馆南区5层外刊阅览室(后来我真的去了一趟,找到那本期刊,查阅了那位德国人的研究论文)。中央(开架)阅览大厅,周边书籍太多了,我只是泛泛地浏览了一下。外文原刊、进口书籍,因内部整理(两馆合并),现不对外开放。
我的问题是,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何采用正版XP操作系统?对于平时不使用XP的人,这是很头疼的事。大批电子座席直接连接外网(指互联网)难道就不怕发生意外(比如,病毒侵入,资料泄露)?怎么集中管理?电子座席的阅读电脑,都自带硬盘(否则,XP如何启动?),时间长了,怎么管理?老实说,我没有管理这么大局域网的实际经验,总觉得,网络大,硬盘多是个(管理)累赘。我想,IBM新近与Ubuntu联手推出的“虚拟桌面”,座席无硬盘,服务器集中管理,比较适合这种公共的网络场所,“虚拟桌面”成本低,易管理,而且,读者每次去这个电子阅览室,无论坐在哪里,打开的总是自己原有的阅览桌面(因为帐号同一)。我认为,每个阅览座席都应该配备办公套件(如此以来,如果采用微软正版产品,那成本可高得吓人)。阅览座席电脑,虽然USB端口对读者开放,但是,如何管理是个问题,要是读者自带自启动U盘,那不就麻烦大了?总之,我觉得,国家数字图书馆采用XP组网,无异于一般的社会网吧,麻烦多,管理难(尤其是管理成本很高)。我们可以说,国家数字图书馆,硬件水准高,软件设施差(而且,很差劲)。这就是我的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