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quence generation
在OFDM符号
上的参考信号序列
定义如下:

Mapping to physical resources
序列
按照如下公式映射到RE
(该符号的意思是在天线端口p,子载波间距配置
中的RE位置
)上,同时要满足以下条件:
- 携带PDCCH的每个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都携带有DMRS。
- 如果在信令中配置了IE:precoderGranularity,并且该IE的值等于‘samAsREG-bundle’,那么这些RE位于组成PDCCH的REG中。
- 如果在信令中配置了IE:precoderGranularity,并且该IE的值等于‘allContiguousRBs’,那么所有的REG都属于UE尝试去解码的PDCCH对应的CORESET的连续RBG中。
从上式可以看出,PDCCH的DMRS在每个symbol上每4个RE出现一次,也就是说每个RB上一共12个RE,其中3个RE用于PDCCH DMRS;9个RE用于PDCCH。
大家回忆一下之前我们说的CCE的定义:1 CCE = 6 REG = 72个RE=144 bits;
那么1个CCE中实际上用于PDCCH传输的RE个数为:72 - 6 x 3 = 54个RE = 108 bits
从以上可以看出,如果使用1个CCE的聚合度来传输PDCCH,显然如果DCI的bit数越多,那么可以放置的用来恢复的冗余bit数量就越少,这就要求信道质量非常好才能正确解码PDCCH。
这也是在R16中推出DCI format 0_2和1_2作为URLLC场景专用DCI format,一个重要原因就是DCI format 0_2和1_2的bit数相较于其他DCI format较少,意味着在相同的信道环境下DCI format 0_2和1_2解码成功的可靠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