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中学历史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的培育研究

该开题报告探讨了在21世纪背景下,中学历史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对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旨在改进农村中学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报告还分析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指出了校本化实施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研究目标、内容、步骤和预期创新点。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海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HMGZ2020007

《中学历史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的培育研究》开题报告
承担单位:海门市证大中学
主持人:徐彬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21世纪,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和多元化迅猛发展,以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又依赖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在此背景下,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是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主题,是国家发展需要、是国际竞争需要、是人才培养需要。它以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为方向。通过校本化实施,建立起适合本校学生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
历史课堂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为此,教师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除了思想认识的转变外,如何行动,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起桥梁使之落地生根,也很重要。调查分析农村高中核心素养进课堂的实施情况,总结农村中学教学改革存在的困惑和困难,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课堂改革的新路子。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提高和完善,优化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另外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发挥学生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理论要求高,可操作性强,对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新课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