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分析之报告信息的四个层次:数据,信息,分析,措施

作者:陈勇

原文:http://blog.csdn.net/cheny_com

 

       是否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领导拿到某个报告,里边充满了各种精美报表(假设我们不再谈论由文字组成的报告了),然而整篇报告仍不知所云,领导看后不知所措,最后报告不知所终。

       这是因为报告的制作者忽略了报告的最终用途:领导或其他阅读者希望看到报告后采取措施,阻止坏的事情发生或加速好的事情发生。

       请看下面例子:

 

       缺陷趋势

       数据:

缺陷趋势图

       信息:

V3.0中发现的缺陷数量大大高于V1.0V2.0,我们要采取行动!

                     这就要求在趋势图中,至少需要提供1.03.0之间的差别。

       分析:

缺陷数量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

                     V3.0的代码数量比1.0/2.0大得多(这就要求在趋势图中,同步画出各自的代码行数)

                     因为时间紧,V3.0没做自动化测试(这就要求在趋势图中,同步画出自动测试覆盖率)

                     V3.0团队加入了很多新人(这就要求在趋势图中,同步画出人数或流动性等)

……

       措施:

              每个原因都可以找到一条或多条措施来改进,比如:

                     ……大得多 = 换成缺陷密度看看,兴许并没有真正缺陷变多

                     ……没有自动化测试 = 保证覆盖率

                     ……很多新人 = 培训,规范,导师制度,主程序员制度,代码审查等等

                     ……

       具体实现起来,笔者的习惯是生产多张并排两张报表,首张报表表明信息,次张报表帮助分析原因。如果看第一张报表中没有异常信息,则可以忽略第二张表;反之从第二张中找原因。由于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因此应该先用鼻子“闻出”潜在的原因,尽量只用一张有效的原因表,而非把所有原因分析表都列出。

      

       另外一个问题:多数措施都很直观,为什么还要分析后才能知道做哪个?全做了不行吗?这就涉及到进化论中的“不浪费原则”。为何人类的动耳肌退化了(正确问法是:为何耳朵能懂的人被淘汰了)?因为凡是在进化中有浪费行为的生物最终都被淘汰了。名人名言说“如果每天能进步1%,三个月后就能进步两倍”(1.0170次方等于2),换到我们的问题就是“那些每天都多做1%浪费事情的人三个月后就……快崩溃了”

 

       下面两个额外的思考题,供非软件行业人士使用。都是笔者亲身参与并得到答案的,当然每个企业的答案都不一样。

l  百度关键字推广效果报表

l  长期和短期销售分析报表

 

引用请注明出处。

 

点击下载免费的敏捷开发教材:《火星人敏捷开发手册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