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级过程改进之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对团队成员进行工作评估和激励的过程,虽然很多时候会由人事部门进行员工的绩效管理,但对研发团队而言,技术人员的绩效管理很难把控,所以很多团队往往对绩效管理避而远之,采用管理层主观判断的方法进行绩效把控;有些团队虽然会做一些绩效管理,但只是关注于绩效考核,而忽略绩效背后的工作计划、评估、激励以及过程改进。个人认为研发团队的绩效管理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但难度再大首先还是要理一下思路,尤其作为轻量级过程改进的一环,绩效管理的目的并不是说能够达到很完善的程度,而是先做到60分,然后通过团队整体能力的提升再进一步改进绩效。本文主要阐述在项目绩效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主要规程、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绩效管理的规程

国内中小型研发团队往往是从作坊式开发模式中发展而来,通常对绩效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或者干脆没有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流程,管理层凭自身主观判断确定员工的绩效结果。当团队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管理层发现靠自己的判断已经不行了,所以就要搞一下绩效管理。这时候的绩效管理可以理解为是团队需要进行过程改进的一种预示,也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场景和初衷。我们都知道过程改进领域有一个PDCA环(由美国质量管理大师Edwards Deming基于Walter Shewhart所提出的模型演变而来,故又名戴明环),个人认为绩效管理本身实际上也是一个PDCA环:


过程改进如同项目计划需要进行阶段性规划和控制,绩效管理也是一样。通常绩效管理具有周期性,即以一段时间为限形成上面的PDCA环,实际操作过程中以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作为基准的情况较多,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季度,否则PDCA环的时效性将大打折扣。下文统称这一周期为绩效周期。结合绩效管理的PDCA环及其周期性,绩效管理的规程如下:

1.      制定绩效计划

  • 目的:根据团队的项目和研发任务,在绩效周期开始时确定绩效周期内的个人工作计划,确保为绩效分析和沟通提供输入
  • 主要角色:个人
  • 主要步骤:团队成员根据绩效周期内团队整体工作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确定个人的绩效计划,并形成《个人绩效表》,关于该表的格式和内容将在后续讨论。

2.      收集绩效数据

  • 目的:在绩效周期结束时根据个人在绩效周期内的工作情况,收集绩效数据并形成绩效结果,为绩效沟通提供个人的自评
  • 主要角色:个人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