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走式大葱大蒜收获机设计与优化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已成为农业装备研究的重要方向。大葱和大蒜作为我国重要的调味作物和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广、产量高,但收获环节仍主要依赖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自走式大葱大蒜两用收获机,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两种作物的高效机械化收获。文章首先分析了大葱大蒜收获的技术难点,然后详细阐述了收获机的整体结构设计、关键部件优化、控制系统开发以及性能测试结果,为同类经济作物收获机械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摘要

本文针对大葱和大蒜机械化收获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自走式多功能收获机。通过分析两种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和收获工艺要求,提出了模块化可转换的收获方案。机械采用自走式底盘设计,配备可调式挖掘装置、柔性夹持输送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适应不同土壤条件和作物品种。关键部件通过有限元分析和田间试验进行优化,解决了传统收获机存在的伤损率高、适应性差等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对大葱的收获效率达到0.15hm²/h,大蒜收获效率0.12hm²/h,伤损率均低于5%,作业性能优于现有机型。本研究为经济作物收获机械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大葱收获机;大蒜收获机;自走式;模块化设计;智能控制

引言

大葱和大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调味品原料,2023年全国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0万公顷和85万公顷79。传统的人工收获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实现大葱大蒜的机械化收获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目前,国内大葱收获机械研发相对滞后,而大蒜收获机虽有一定发展,但仍存在机型单一、适应性差、伤损率高等问题49。现有大蒜收获机主要分为挖掘式、挖掘铺放式和联合收获式三种类型,但能同时适应大葱大蒜两种作物收获的机型尚未见报道711。此外,由于大葱大蒜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大葱为地上茎叶作物,大蒜为地下鳞茎作物),传统收获机难以兼顾两种作物的收获要求。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自走式大葱大蒜两用收获机。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了两种作物收获部件的快速转换;采用柔性夹持和振动分离技术,降低了作物伤损率;配备智能监测系统,提高了作业质量和效率。该设计不仅解决了单一作物收获机利用率低的问题,还为经济作物收获机械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一、大葱大蒜收获技术难点分析

大葱大蒜收获面临诸多技术挑战,深入分析这些难点是设计高效收获机的前提。从作物特性看,大葱具有细长脆弱的茎秆结构,在收获过程中易折断或损伤;大蒜则以紧密排列的鳞茎为主要收获部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