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主要参考CC6902芯片手册,原创部分主要为各个电路图的工作原理分析+功能实现方式分析,期待与各位的交流
特点
- 静态共模输出点(Vout(CM))为50%VCC
- 测量范围宽,5A/10A/20A
- 斩波频率(又称采样频率)1MHz,高带宽,低噪声,单端模拟输出
- 导线引脚到信号引脚有 2100V 的安全隔离电压
- 低功耗
- 常温误差1%,全温误差3%
- 温度稳定性好,内部采用了芯进专利的霍尔信号放大电路和温度补偿电路
- 抗干扰能力强
- 抗机械应力,磁参数不会因为受外界压力而偏移
- ESD (静电保护) 6000V
- SOP8封装
用处:通常用于电机控制、负载监测、开关电源和过流保护
结构框图及引脚功能
1、2管脚:采样电流正端
3、4管脚:采样电流负端
5管脚:接地
6管脚:信号输出端,输出电压Vout在-0.3V~Vcc+0.3V之间
7管脚:未连接
8管脚:电源电压Vcc,在4.5V~5.5V之间,一般取5V
灵敏度:100mV/A(20A)200mV/A(10A)400mV/A(5A);量程最大值:20A/10A/5A;工作温度范围:-40~125℃
框图中各部分作用
霍尔传感器:电流产生磁场,检测磁场从而获得霍尔电压;
预放大器:放大霍尔电压;
振荡器:对电流在霍尔电路中产生的电信号进行处理,使其变成能被进一步处理的电信号,且有助于维持静态共模输出电压;
温度补偿:确保传感器的温度稳定性;
动态失调消除:消除由于外界压力或IC封装应力导致的灵敏度变化
灵敏度修调:调整传感器的灵敏度,帮助实现精确的电流测量,并确保传感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这些模块都需要协同作战
常见电路图
10A 过流故障检测器
工作原理:
C1滤波稳压,LMV7235中,管脚1的电压V1为Vcc在R2上的分压,约为3.75V;
当流经IP+和IP-的电流≤10A时,LMV7235管脚2的电压V2低于R2上的分压V1,LMV7235管脚3输出电压约为Vcc,此时由于D1起隔断作用,V1不变;
当流经IP+和IP-的电流超过10A时,V2>V1,V3翻转,Fault动作,实现过流检测。
电流峰值监测
工作原理:
C2接地稳压,7管脚通过RF和R1传递电压,C1用于防止R1两端电压突变(这里C1的作用存疑,我一开始以为是低通滤波,但发现RF、C1的结构组合和R4、C4的结构组合不同,因此暂定为防止电压突变,有别的想法欢迎指出)R4、C4形成低通滤波器;C3滤波稳压,起旁路电容作用;VPEAK为记录中过往的电流峰值。
当电流未超过过往峰值时,LT1178管脚1的输出电压V1≤LT1178管脚2的输出电压V2,LT1178管脚3的输出电压V3≈-Vcc或0(当下电流峰值恰好等于过往电流峰值时)此时D1确保C3两端电压不变;
当电流超过过往峰值时,V1>V2,V3≈+Vcc,但由于C3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因此C3快速充电,直到V2≥V1,V3再次翻转,此时VPEAK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