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背景下整车系统架构的变化(400V vs 800V)

前言

多年来,你一直听到这样的话——电动汽车(EV)革命即将到来,做好准备。今天,我们已经远远超过了那个阶段,供应商正面临着巨大变革的挑战。问题不再是“你将如何准备?”而是“你如何将这个新的电动汽车现实融入你的战略规划和业务运营中?”

典型电动车构造

尽管一些供应商正在拥抱变革并在电动汽车(EV)生态系统中定位自己,但其他供应商却在观望,因为随着原始设备制造商(OEM)逐步淘汰内燃机(ICE)项目,零部件的销量逐渐减少。为了成功,供应商必须应对相互竞争的目标:在为逐渐减少的ICE零部件保持工厂利用率和盈利能力的同时,也必须投资于他们未来的增长路径。

这确实具有挑战性,但绝非不可能。很高兴能够分享一些电动汽车推进和能源技术分析,帮助我们在新的价值链中占据一席之地。希望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一个信息,那就是认识到电动汽车的转型并不是道路的尽头,而是新道路的开始——充满许多机会。

一、电动化带来的车辆变化

电动汽车(EV)转型的势头正在增强。尽管仍处于早期采用阶段,但EV的变革不会减弱。推动这一变革的因素有很多,足以维持并加速这一势头。对于一直在电气化方面投入巨资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来说,EV技术极大地简化了新车辆开发的成本结构。尽管EV的增长确实受到了激励和投资的推动,但它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能量。对于供应商来说,保持现状是不可持续的。

在过去五年中,电动汽车(EV)在全球所有主要市场的市场份额都有显著增长。在中国,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最高,达到22.4%,其次是欧洲的14.2%,韩国的8.8%,美国的7.3%,以及日本的1.8%。

电动汽车(EV)的转型几乎改变了所有动力系统组件,并为整个车辆增加了新的EV技术,包括电池包、逆变器、车载充电器和电动牵引电机。因此,收入来源也将发生变化,带来新的机会,同时导致某些现有机会减少。例如,在电动汽车中,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在排气和燃油系统、变速箱以及ICE发动机上的支出将减少100%。相反,对电动马达、逆变器和电池包的支出将增加100%。轴和传动轴组件将下降25%,而温度控制和热管理系统将上升41%。

从内燃机到电动车零部件的变化

二、车辆成本趋势、成本均价和影响

当前,电动汽车(EV)和内燃机(ICE)汽车的平均成本存在显著差异,电动汽车的材料清单成本目前较高。然而,随着车辆配置的简化以及电动汽车销量的增加带来规模经济,电动汽车的成本将会降低。仅在四年的时间里,从2019年到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产量预计将从170万辆增加到1040万辆,这将产生效率并普及到大众市场应用,消费者价格点更低。

随着电动汽车(EV)销量的持续上升和成本的下降,有能力的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将加剧,进一步推动成本降低。电池化学和制造技术的创新也将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对定价产生类似的下行压力。内燃机(ICE)的成本将随着销量的减少而上升,消除ICE车辆历史上享有的规模经济。供应商基础的整合将减少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的议价能力。尽管电动汽车的成本估算受到初期销量较低的影响,但不久将看到与ICE车辆的成本平价,可能最快在2025年。

注:其他包括悬架、制动、安全系统、音频和远程信息处理,方向盘、车轮和轮胎、玻璃 资料来源:美国银行和 Intellicosting

三、关键系统发展趋势

当下电动汽车市场有以下特点:•快速增长且可持续的市场

•每辆车功率高

•每辆车的电力电子元件数量较多

•强烈的创新需求

由于动力系统不同,新能源汽车通过“三电”取代了传统燃油车时代的油箱、发动机、变速箱等,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构成:电池、电机、电控。

新能源汽车主要结构

另外,电驱动系统中还可以分为“大三电”和“小三电”。‍大三电是指电动汽车中的驱动电机总成、控制器总成和传动总成(变速器)。具体包括以下部分:

· 驱动电机总成:主要包括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等。电机的功率从0KW到上百千瓦不等。

· 控制器总成:也称为电机控制器,通过接收VCU(车辆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如转速、扭矩等,从而控制整车的低速、高速、前进、后退等动作。

· 传动总成:这部分负责将电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以驱动车辆前进。

小三电的概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指的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中的一些辅助部件,通常包括高压配电盒(PDU)、车载充电机(OBC)和DC/DC变换器。这些部件与大三电(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变速器)一起,构成了电动汽车的电驱动系统。

· 高压配电盒(PDU):负责分配和管理高压电源,确保电流和电压的稳定供应,同时提供过流、过压等保护功能。

· 车载充电机(OBC):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动力电池充电,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DC/DC变换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电源,以满足车辆中不同电气系统的需求。例如,为动力转向系统、空调等辅助设备提供所需的电力。

新能源汽车主要构成

如上图所示,动力电池是所有电器的供电单元,核心为动力电池,控制单元为BMS,BMS对电池系统进行保护监控,防止出现过度放电、过度充电、温度过高,提前触发热失控预警。动力电池输入和输出均为直流电源。

目前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为车载电池充电,类似充电宝充电)分为两种:慢充和快充,另外还有一种比如蔚来汽车采用的换电方式,则整车无需配备OBC。

· 慢充方式为交流整车(AC Charging),通过车载充电机OBC(On Board Charger)对电池充电,400V架构下OBC的功率多为3.3、6.6kW,耗时较长,这是其最大的缺点。而为了满足800V架构下的充电需求,11、22kW的OBC已被研发并或将在未来成为主流功率。· 快充充电为直流充电(DC Charging),通过直流充电口连接外部的快速充电桩,经过PDU后给电池进行充电。

四、快充方案介绍

电动车快充方案通常涉及几个关键技术和策略,以确保车辆能够快速、高效地充电,同时保持电池的长期健康和性能。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快充方案要素:

1. 高功率充电设施:快充站通常提供高达50千瓦至350千瓦的充电功率。这些高功率充电器可以在短时间内为电动车充入大量电量。

2. 电池管理系统(BMS):BMS负责监控和管理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在快充过程中,BMS需要精确控制充电电流和电压,以防止电池过热和损坏。

3. 冷却系统:快充时,电池可能会产生大量热量。有效的冷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通过液体冷却或空气冷却来维持电池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

4. 充电策略:包括预充和快充阶段。预充阶段帮助电池达到最佳工作温度,快充阶段则迅速充入大部分电量。

5. 通信协议:电动车和充电站之间需要高效、安全的通信协议,如CCS(组合充电系统)或CHAdeMO,以确保充电过程顺利进行。

6. 电池设计和材料:快充能力也取决于电池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例如,某些电池设计可能更适合快充,而新材料(如硅负极)可以提高电池的快充性能。

7. 电网兼容性:快充站需要与电网兼容,并可能需要智能电网技术来平衡充电需求和电网容量。

8. 用户界面和支付系统:为了提供便捷的用户体验,快充站应配备直观的用户界面和多种支付选项。

这些方案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电动车的普及,特别是在需要快速补充电量的情况下,如长途驾驶或城市中的快速充电需求。然而,快充也可能对电池寿命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平衡充电速度和电池健康是关键。

提高电动车充电效率本质为提高充电功率,根据功率=电压*电流,想提高充电功率,要么提高充电的电压,要么提高充电的电流。因此目前高功率快充技术有两种技术路线:提高充电电流提升充电电压

目前的新能源车充电电压存在400V和800V,针对400V架构,提高充电功率只能提高电流,特斯拉就是典型代表,最大电流为600A,并且目前仍然坚持大电流路线。而保时捷采用了高电压800V技术,同样功率情况下电流可以降低一半。大电流对充电桩硬件设备以及线材都有极高的要求,另外变电站的压力也会很大,而且线材太粗;而大电压能很好的缓解以上的问题,但同时对车辆的元器件又有很大的挑战。

400V电子电器架构

高电流低压(400V)充电:根据功率、电压、电流关系公式Q=UI,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充电电压或电流其中任一提高即可提高充电效率。

800V电子电器架构

高电压(800V)低电流充电:800V架构使整车具有更高的效率,800V电压平台推出后,相较于400V平台,工作电流更小,进而节省线束体积、降低电路内阻损耗,变相提升了功率密度和能量使用效率。

· 特斯拉目前采用大电流快充技术,即在保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电流达到提高充电功率的目的,在 400V 的电压下,250A 电流的充电功率为 100KW,500A 电流 的充电功率为 200KW。目前在400V 架构下极限电流一般为500A,特斯拉 V3超充桩峰值工作电流超过600A,但仅能在5%-27%SOC 实现250kW 的最大充电功率,高效充电并非全程覆盖。

特斯拉model3

根据热量公式 Q=I2R=UI 得出,在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提 高电流产生的热量高于提高电压,故大电流技术将对电池的热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大电流的方案难以实现250kW 以上的充电功率。大电流会使得电路中的连接器、电缆、电池的电连接、母线排等部件产生较高的热损失,其中电池在大电流充电期间容易发生过载、过热或充电电流受控降额等问题。

特斯拉Model 3 在V3 极充桩的充电功率变化

为了解决过热问题,特斯拉是业界最早批量部署液冷超充桩的车企,液压超冷的优势如下:

1.电流更大,充电速度快。

2.枪线更轻,充电装备重量轻。

3.发热少,散热快,安全性高。

· 在高电压平台方面,第一个吃螃蟹的是2019年上市的保时捷Taycan。出于对充电速度和持续性能的追求,Taycan率先量产了800V电压平台。

保时捷Taycan

对于仅能支持400V平台的空调压缩机,保时捷配备了一个800转400V的转换器专门用于其供电,以保证车型整体的开发进度,采取了800V空调压缩机量产后再升级替代的路线。

保时捷Taycan高压架构解析

对于如何兼容现有的400V充电桩问题,Taycan选择了额外搭载一台直流OBC,首先将400V充电桩输出的充电电压升至800V后再对电池充电。不惜在车上增加如此复杂的电压转换设备,保时捷Taycan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缩短用户在充电上付出的时间成本

小结:
电动车快充方案主要包括大电流方案和高压方案,这两种方案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要求。

大电流快充方案

1.原理:大电流快充方案通过提高充电电流来缩短充电时间。这通常是通过直流快充(DC Fast Charging)技术实现的,电流可高达350安培或更高。

2.技术细节:·充电功率:功率(千瓦)= 电压(伏特)× 电流(安培)。因此,大电流快充的功率通常很高,例如350千瓦。·充电时间:可以在30分钟内充至80%左右的电量,具体取决于电池容量和充电站的最大输出功率。3.优点:·快速充电:非常适合长途旅行或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充电需求。·成熟技术:大电流快充技术相对成熟,许多现有充电站已采用此技术。

4.挑战:·电池热管理:高电流会导致电池发热,需要有效的冷却系统来防止过热。·电池寿命:长期使用大电流充电可能加速电池老化。·电网压力:高电流充电可能会对电网造成压力,特别是在充电站密集的地区。

高压快充方案

1.原理:高压快充方案通过提高充电电压来缩短充电时间。这种方案的电压随着功率器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SiC、GaN)的发展,可高达1000伏或更高。

2.技术细节:·充电功率:同样,功率=电压×电流。高压快充通过提高电压来保持较低的电流,从而减少电池发热。·充电时间:高压快充可以在相同或更短的时间内充入更多电量,具体取决于电池设计和充电设施。

3.优点:·充电速度快:在相同功率下,高压充电的电流较低,因此发热较少,允许更高的充电功率。·电池寿命:相比大电流方案,高压充电对电池的损伤较小。·电网友好:高压充电对电网的影响较小,因为电流较低。

4.挑战:·技术和成本:高压充电需要新的技术和设备,初期成本可能较高。·安全考虑:高压充电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以防止电击和其他潜在风险。·电网兼容性:可能需要对现有电网进行改造,以支持高压充电。

五、典型800V架构分析

著名咨询公司Yole总结出了自2017到2023年部分采用400V、800V架构的车型,采用400V架构,整车电子电器改动较小,仍可沿用IGBT方案,整车成本相对较低;但是采用800V 高压架构除了能够提高充电功率,在整车电机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显著减小电流,从而有效降低热损耗,带来续航里程的提升,虽然引入了新的诸如:SiC、GaN等功率元器件,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市场份额、整车销量提高,均摊成本已经不是很大的问题,导致800V是降低续航及充电焦虑的主流选择。

5.1、现代IONIQ5 800V架构解析2020年年底现代发布了电动全球模块化平台(Electric-Global Modular Platform E-GMP),该平台专为BEV设计,具有模块化、标准化,满足各种车型平台需求,简化开发流程,降低开发成本等特性。为了解决补能焦虑,该平台采用了高压快充架构,可以达到18分钟充电80%,5分钟补电100公里。今年基于E-GMP平台的首款车现代IONIQ 5量产了。这款车经过TopGear节目亲测并给予了极高评价,TopGear称它就是特斯拉的竞争对手。

现代IONIQ5

所有高压器件都升级至800V,据悉驱动电机的定子采用的是Hair-Pin扁线结构,电机控制器的功率器件采用的是SiC,这样一来最高转速和系统效率都有一定的提升。最后为了兼容当前的400V的充电桩,后驱单元中设计有将400V转换为800V,这样也扩大快充的应用场景。

5.2、Xpeng G9 800V架构解析2021年11月,小鹏汽车携品牌旗下全系产品齐聚2021广州车展,并举办以“天生智能 探索不止”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夏珩现场首次揭开小鹏全新智能旗舰SUV——小鹏G9的神秘面纱,除了领先的X-EEA 3.0电子电气架构,小鹏G9也搭载了XPower 3.0动力系统,是国内首款基于800V高压SiC平台的量产车,未来将实现超充5min,补能超过200km的能力,同时,电驱系统最高效率可达95%以上。48小时IP68级防护等级的电池包以及智能高压保护系统保障了超充电池系统的高安全。同时,为了充分发挥800V平台的超充技术优势,小鹏汽车还将铺设中国首批量产的480kW高压超充桩,让补能效率充分释放。

Xpeng G9

小鹏G9高压架构图解

图中粗边红色线束代表800V线束,细边红色线束是400V线束;深灰色线束代表机械连接,包括传动系统和轴系等。蓝色线束为低压12V系统。

首先,我们看下G9整个高压充电的路线:

第一种情况,当连接外部充电桩是400V时候,400V电压经过充电口—后电驱动—电驱动将400V升为800V后,给到电池充电。电池充电理解为水流流动,水往低处流动,实现蓄水。电压也是从高处到低处流动,实现充入电量。

第二种情况,当连接外部充电桩是800V时候,800V电压经过充电口,直接连接到电池包,给电池包充电。

其次,我们看下G9的高压热管理回路,800V电池包直接连接空调系统和PTC加热系统,对应的空调和PTC都是800V耐压等级。实现车内的加热和制冷。

最后,补充看下小鹏G9的高压-低压转换系统,从电池包出来的800V高压,通过DCDC电压转换器。将800V电压转为12V低压,支持车内的电压用电器,包括娱乐系统/灯光/门窗。同时,也给车内的12v小电瓶供电,维持小电瓶的电量SOC区间,延长小电瓶寿命。

小结:

·现代IONIQ5和小鹏G9的800V高压系统方案,车载部件全系800V,电驱升压兼容400V直流桩方案拥有综合优势,预测短期内能够快速推广。

· 800V电池架构将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将会对诸如SiC、GaN等功率半导体提供更多的机遇。

· 为了降低整车成本,电池以及大三电和小三电将会朝着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参考Yole咨询公司的结论,下图):

大集成化趋势

参考:

1-充电桩「液冷超充」技术是怎样的“黑科技”?一文全get! - 知乎 (http://zhihu.com)2-Plante Moran_EV_Disruptive technologies_FY24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