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建模过程和解题思路
①问题目标:
明确“雨纷纷”标准:查阅气象行业标准,确定“雨纷纷”对应的降雨量区间(如小雨:0.1-9.9毫米/天)和降雨持续时间范围(如持续3小时以上)。
②建立降雨分析模型:
- 选择模型:鉴于气象数据的复杂性和非线性关系,选择机器学习中的随机森林模型。该模型能处理高维数据,对噪声和异常值有较好的鲁棒性,且不需要对数据分布做严格假设。
- 数据预处理: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天气网等获取西安、吐鲁番、婺源、杭州、毕节、武汉、洛阳近 20 年的天气资料,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对缺失值进行插补(如使用均值、中位数或K近邻算法),对异常值进行识别和处理(如基于统计方法或机器学习算法),将分类变量进行编码(如独热编码 )。
- 特征工程:提取与降雨相关的特征,如前期降水情况、温度变化趋势、高低压系统位置等。利用滑动窗口法计算过去几天的平均降水量、温度差等。
- 模型训练与评估:将预处理和特征工程后的数据按 7:3 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训练集训练随机森林模型,通过网格搜索或随机搜索优化模型参数(如决策树数量、最大深度、最小样本分裂数等)。用测试集评估模型性能,指标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 值、均方误差等。
5.预测2026年清明假期降雨情况:收集2026年清明假期前尽可能新的气象实况数据,对其进行预处理和特征工程,输入训练好的模型,得到各城市是否“雨纷纷”的预测结果。
③模型验证与修正:
- 验证:利用2025年清明的天气情况,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降雨情况对比,计算准确率、误差等指标,评估模型合理性。
- 修正:若模型存在偏差,分析原因。若是数据问题,补充或调整数据;若是模型问题,调整模型结构或参数,如增加决策树深度、改变特征组合等,或尝试其他模型(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 )进行对比,选择性能更优的模型。
③代码(部分):
问题2建模过程和解题思路
①选择花卉并收集数据:
选择杏花和油菜花作为代表性花卉。通过检索学术论文、权威平台信息、实地观测(若可行)获取其花期观测资料,同时收集对应地区的气象数据(气温、光照、降水等)。
②建立花期预报模型:
- 杏花花期模型:考虑到杏花花期与前期气温关系密切,构建基于气温累积效应的线性回归模型。设杏花始花期为Y,前期n天的平均气温为X1,气温日较差为X2等,模型为Y=β0+β1*X1+β2*X2+ϵ,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
- 油菜花花期模型:鉴于油菜花花期受多种气象因子综合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结合逐步回归法筛选重要变量。模型为Y=β0+Xi+ϵ,通过逐步回归去除不显著变量,提高模型精度。
- 模型训练与验证:将收集的数据按 7:3 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训练集训练模型,测试集验证。评估指标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等。若精度不达标,调整模型或增加数据量重新训练。
- 预测2026年花期:收集2026年对应地区的气象预报数据,代入训练好的模型,得到杏花和油菜花的开放时间、花期预测结果。
问题3建模过程和解题思路
①收集数据:
获取2026年清明假期各城市天气预报(天气状况、气温等),结合问题2中花卉花期预测结果,以及各城市旅游景点信息(赏花地点、周边配套设施等)。
②制定攻略:
- 确定城市选择:根据花期预测,选择花卉盛开且天气适宜的城市,如婺源(油菜花 )、武汉(樱花 )等。
- 行程安排:以4月4-6日为例,4月4日上午前往婺源篁岭观赏油菜花,下午体验当地古村落文化;4月5日上午赶赴武汉,下午游览武汉大学赏樱花;4月6日在武汉市区自由活动或参观其他景点。
- 交通规划:结合城市间距离和交通方式(高铁、飞机、汽车等),选择最便捷、经济的出行方案,如婺源到武汉选择高铁。
- 住宿推荐:根据不同预算,推荐各城市合适的住宿地点,如婺源的民宿、武汉的快捷酒店等。
- 注意事项:提醒游客关注天气变化,携带合适衣物和雨具,提前预订门票和住宿,文明赏花等。
问题4建模过程和解题思路
①提出措施:
- 延长花期技术措施:采用设施栽培(温室、大棚 )调控温度、光照、湿度,延迟花卉凋谢;选育晚花品种,通过杂交、基因工程等手段培育花期更晚的花卉品种。
- 旅游产业拓展措施:开发花卉主题周边产品,如花卉工艺品、食品等;举办花卉文化节、摄影比赛等活动,增加旅游吸引力。
②建立经济效益模型:
- 直接经济效益模型:设R为总收益,N为游客数量,P为平均每位游客消费金额,C为实施措施成本。R=N×P−C 。游客数量N可根据历史数据和活动宣传效果进行预测,平均消费金额P根据旅游项目定价和游客消费习惯估算,成本C包括设施建设、品种培育、活动举办等费用。
2. 间接经济效益模型:考虑花卉产业对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设带动系数为k(可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或参考类似地区数据确定),间接经济效益I=k×R 。总经济效益E=R+I 。
3. 撰写报告:向地方政府阐述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实施步骤、预期效果,结合经济效益模型分析,说明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