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臟核心理论体系
1️⃣ 生理功能
- 藏精:
① 精分先天后天:先天之精禀父母(生殖之本),后天之精赖脾胃(滋养之源)。
② 主生长发育:“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素问》)。
- 主水液代谢:
① 气化三焦:肾阳蒸腾水液,清者上输肺脾,浊者下注膀胱。
② 病理关联:水肿、尿闭多责肾阳气化失司(如五苓散证)。
- 主纳气:肾为气之根,摄纳肺气防虚喘(临床见动则气喘)。
2️⃣ 生理特性
- 主蛰守位:肾精宜封藏(忌妄泄),肾阳宜潜藏(忌浮越)。
- 恶燥喜润:肾阴易亏,治多用滋阴(如六味地黄丸)。
3️⃣ 系统联系
- 在体合骨:肾精生髓养骨,髓海不足则骨痿(如骨质疏松)。
- 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精血同源(白发、脱发责肾精亏)。
- 开窍于耳及二阴:耳鸣耳聋、遗精、二便失禁均与肾相关。
二、命门学说(附)
1️⃣ 理论源流
- 《难经》首创:“左肾右命门”,强调命门为“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
- 明清发展:
① 张介宾:“命门为水火之宅,内寓真阴真阳”。
② 赵献可:“命门为十二经之主”(《医贯》)。
2️⃣ 功能定位
- 生命动力之源:命门火即肾阳,推动脏腑功能(如温煦脾阳运化)。
- 生殖调控中枢:男子精室、女子胞宫皆赖命门之火温养。
三、考研高频考点
✅ 必考核心:
- 肾藏精与生长发育的关系(结合《素问》条文)。
- 肾主水与膀胱气化的临床关联(如癃闭、淋证)。
- 命门学说的历代医家观点差异(《难经》VS明清医家)。
✅ 易混淆点:
- 肾阴/肾阳 vs 命门真火(答题需区分“功能侧重”)。
- 肾不纳气与肺气虚喘的鉴别(前者伴腰膝酸软、夜尿频)。
四、历年真题示例
1️⃣ 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肾臟生理功能?”
A. 主藏精 B. 主疏泄 C. 主水液 D. 主纳气
答案:B(主疏泄属肝)。
2️⃣ 名词解释:
- 天癸:肾精充盈所化,主宰生殖机能(《素问·上古天真论》)。
- 命门火衰:肾阳虚衰,症见畏寒肢冷、阳痿早泄。
3️⃣ 论述题:
“试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关系与临床意义”
答:精化气,气分阴阳;肾阴濡养,肾阳温煦(需结合四君子汤、右归丸举例)。
五、必背条文
经典理论:
-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
命门论述:
- “命门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难经·三十六难》)。
- “命门为元气之根,水火之宅”(张介宾《类经附翼》)。
六、复习策略
1️⃣ 思维导图构建:以“肾臟-精/水/气-系统联系”为主干,关联命门学说。
2️⃣ 真题强化:近5年考研中“肾主水”相关论述题占比超25%。
3️⃣ 临床结合:熟记肾阴虚(六味地黄丸)、肾阳虚(金匮肾气丸)的典型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