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知识点】血的生成、运行与功能
1️⃣ 血的基本概念
- 定义:血是运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 特性:“血主濡之”(《难经》),强调其滋养全身的作用。
2️⃣ 血的生成
- 物质来源:水谷精微:脾胃运化食物生成营气和津液,为血的主要来源(《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肾精化血:肾精通过骨髓生髓化血(如“精血同源”)。
- 相关脏腑:脾胃: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心肺:心主行血,肺朝百脉助血生成。
3️⃣ 血的运行
- 动力:心气推动(心主血脉)。肺气宣发肃降(助血布散)。
- 调控:肝主疏泄(调节血量)。脾主统血(防止出血)。
4️⃣ 血的功能
- 濡养:润泽脏腑官窍(如“肝受血而能视”)。
- 化神:血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虚易致失眠健忘)。
【考研高频考点】
✅ 必考重点:
- 血生成的脏腑关系:脾胃为核心,肾精为根本(真题常考多选题)。
- 血运行的影响因素:气推动(心、肺)、气固摄(脾、肝)、脉道通利(三焦)。
- 血虚病机:失血过多、脾胃虚弱、肾精不足(结合病例分析题)。
✅ 经典论述:
-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邪客》)→ 营气与血的关系。
- “血不利则为水”(《金匮要略》)→ 血瘀致水肿的机理(常考名词解释)。
【真题示例】
1️⃣ 选择题:
“与血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 心脾 B. 脾肾 C. 肝肾 D. 心肺
✅ 答案:B(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精化血)。
2️⃣ 名词解释:
- 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养气(气依附于血而运行)。
- 离经之血:溢出脉外的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成致病因素。
3️⃣ 论述题:
“试述血的功能及其与脏腑的联系”
✅ 答要点:
- 濡养功能(肝血养目、心血养神);
- 化神功能(血虚致神衰);
- 联系脏腑(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
【必背口诀与条文】
速记口诀:
- “脾胃生血肾精化,心行肺助肝藏纳” → 血生成与运行口诀。
- “血虚面白悸失眠,补脾益肾四物先” → 血虚证治。
经典条文:
- “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素问·五脏生成》)→ 血的濡养作用。
- “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 血与神志的关系。
【复习策略】
1️⃣ 思维导图法:
- 构建“生成-运行-功能-病机”四维框架,标注关键脏腑。
2️⃣ 真题实战: - 近5年考研真题中“血与气关系”出现频率超40%,需重点突破。
3️⃣ 口诀联想: - 结合“血为气母”联想气血互根(如当归补血汤重用黄芪补气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