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计价与效果
广告产品如何估算收入?
一种是从需求侧计算:按照广告主数量进行拟合;一种是从供给侧计算:按照曝光量和千次曝光单价进行拟合。
需求侧
从需求侧,也就是广告主侧,来计算广告产品的总收入,公式是这样的:
广告产品的总收入=单个广告主贡献的广告收入*广告主数量
如果我们按照这个公式来估算广告产品的收入,那么增加广告收入的方法至少有两种:一个是提升单个广告主贡献的广告收入;另一个就是增加广告主的数量。这两部分的提升主要靠销售团队,因此这个公式在广告产品的销售体系内用得比较多。
供给侧
我们也可以从供给侧,也就是媒体或广告平台侧进行计算:
广告产品的总收入=千次曝光单价*曝光量/1000
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千次曝光单价”,这里我们为什么要用“千次曝光单价”,而不是直接用“单次曝光单价”呢?
这是因为广告产品的曝光量相对比较大,如果用单次曝光单价,金额太低,可能连一分钱都不到。为了方便计算,业内习惯直接使用“千次曝光单价”。
如果我们按照这个公式来估算广告产品的收入,那么增加广告收入的方法也有两种:一个是提升千次曝光的广告单价;另一个是增加广告曝光量。和需求侧的公式相比,供给侧的公式和广告产品本身的联系更加紧密。针对这个公式,我们有很多可优化的空间和手段,所以广告产品团队内部普遍使用这个公式。
广告产品计价的相关概念
eCPM的计算方式
不同的计价方式,eCPM的计算方式也不同。比如:
- CPM计价广告的eCPM=CPM价格;
- CPC计价广告的eCPM=广告主对每次广告点击的出价 * 预估点击率 * 1000,把这个公式再代入到广告收入媒体侧的通用公式中,则:广告产品的总收入=千次曝光单价 * 曝光量/1000=广告主对每次广告点击的出价 * 预估点击率 * 曝光量;
- CPA/CPS计价广告的eCPM=广告主对于每次转化或购买的出价 * 预估转化率 * 预估点击率 * 1000,把这个公式再代入到广告收入媒体侧的通用公式中,则:广告产品的总收入=千次曝光单价 * 曝光量/1000=广告主对每次转化或购买的出价 * 预估转化率*预估点击率 * 曝光量。
二 广告产品的售卖方式
三 广告产品的效果评估指标
按照曝光量评估: 按照impression数据或CPM数量去评估。广告主在事件营销、品牌推广、新品推广时,往往会优先按照曝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