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心理学,往往认为它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直观印象是把心理学与医学领域进行关联,殊不知,心理学还和很多交叉学科存在关联关系,例如,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心理学和产品设计的融合应用。
-
作者:孟天林
-
来源:Mtian梦天
01 心理学与产品设计的关联关系
1. 研究对象相同
心理学和产品设计在研究对象上是相同的,我们都在强调以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用户真实心理,找到他们潜在的需求,从而满足用户。
2. 研究目标相同
心理学研究用户的目标是想通过找到用户心理问题,从而帮其解决。产品设计研究用户目标是想找到用户的真实想法,从而满足用户对产品的使用目标
3. 心理学是产品设计活的灵魂
一款产品的出现,本质上是解决用户的使用需求,但是,用户是千奇百怪的,不同的用户会存在不同的需求,为了了解用户的真实想法,我们不得不深入用户的内心深处,而想要了解用户的内心所想,我们就得借助心理学的知识来打开这道心里之门,因此,研究心理学成为产品经理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核心技能。
02 产品经理需要学习哪些心理学知识
1. 用户心理学
用户心理学简单来理解其实包含三个方面的心理学知识。这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我们将其称为为用户心理学的三元基,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如下图。
用户心理学三元基阐述了认知心理学、动机心理学、行为心理学三者之间的承上启下关系。认知心理学客观反应人脑接受信息、感知、处理过程;动机心理学则激发用户某种行为发生;行为心理学则进一步把这种认知不可捉摸、动机不可度量转换为某种行为去付诸行动。
2. 需求心理学
在产品设计领域,一直存在一个困扰所有产品经理的终结问题:“为什么用户会产生需求?”,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首次提出了为什么用户会产生需求的机理模型。
需求机理模型的提出对于产品行业的发展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
需求机理模型完整地解答了困扰产品行业已久的“需求是如何产生的本源问题”。它是为数不多在产品行业中由理论和实践所证明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论。它也有别于直接从欲望论和本能论的角度单方面讨论需求是如何产生的本质问题。
-
需求机理模型对于如何理解“需求”二字有了更清晰的逻辑指导。当问起用户什么是需求时,不再模棱两可地猜测需求到底是什么东西。
-
需求机理模型对于理解用户心智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通过需求机理模型,可以直观地理解用户好奇心智、贪婪心智、攀比心智、从众心智、冲动心智等等。
以攀比心理为例。为什么用户会产生攀比心理?这是因为用户看到了预期和现状之间的差距,这种不平衡状态使其产生生理动机和心理欲望的需求,从而形成了攀比心理的需要。
3. 心理学思维
思维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根据信息论的观点,思维是人们将新摄入的信息与脑内存储的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反复对比后的心智操作过程。
似乎我们发现,思维成为了认知这个世界的一把钥匙,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突飞猛进,出现了一些行业术语,如消费心理、用户心理等,这些都聚焦于人的思维研究,无形中将心理学思维引入了产品领域。常常会谈及什么是产品思维?什么是用户思维?
因此,就需要产品心理学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思维,比如:
-
打破产品常规设计的逆向思维;
-
产品创新设计的发散思维;
-
多数成功产品的灵感思维;
-
不谋全局者难以谋一域的全局思维;
-
有理有据的产品设计逻辑思维;
-
毫无理论依据的产品设计直觉思维;
-
“找抄超”产品设计形象思维;
-
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产品设计联想思维;
-
事实和经验博弈的产品设计理论思维。
4. 心理学定律
我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产品世界中,面对着各式各样的产品和服务,有些看似平凡的问题却总是困扰着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不了解真相。我们被这些产品和服务绑架了,成为了一名心灵的囚徒,它们鬼使神差地推着我们做着违背内心世界的种种操作。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摆脱这种束缚,就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心理学定律。
关于我们的内心世界,有很多妙不可言的心理学定律。这些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指导我们找到产品设计的神奇密码,推断出那些成功产品设计的核心要素。例如,我们可以运用心理学定律来了解用户的需求、习惯和行为特点,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就需要产品心理学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定律,比如:
-
古德曼定律:产品要学会做沉默设计;
-
麦穗定律:如何设计符合用户预期的产品;
-
吉格勒定律:成功的产品目标必先宏大;
-
跨栏定律:如何克服产品设计的万事开头难;
-
蘑菇定律:好产品需要经过时间打磨;
-
手表定律:产品设计切勿需求目标不明确;
-
卡贝定律:产品设计适当的放弃才能获取创新;
-
木桶定律:产品设计抓取决定性的短板需求;
-
250定律:产品设计遵循用户就是上帝的传播逻辑。
5. 心理学效应
为什么我们把新买的鸟笼放在家 里最显眼的地方时,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做出扔掉鸟笼或者购买一只小鸟的行为?
为什么一个人被标注为好人,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光环所笼罩,同时他也会被赋予一种好人的品质,而一个人被标明为坏人,他就会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同时他也会被赋予一种坏人的品质。
为什么我们总是受到别人不同程度的影响,会自觉的把自己喜欢的,佩服的,崇拜的人当做一种模仿对象,把自己讨厌的,厌恶的,憎恶的当做一种警示对象。
在产品设计领域,我们发现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会受到心理学效应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可能表现在用户的购买行为、使用习惯及对产品的评价等多个方面。
因此,就需要产品心理学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效应,比如:
蔡格尼克效应 | 铺定效应 |
雷斯多夫效应 | 当下偏差效应 |
单因接触效应 | 票赋效应 |
季风险偏差效应 | 诱饵效应 |
首因效应 | 不明确效应 |
从众效应 | 损失趋避 |
感知价值偏差 | 分析瘫痪 |
框架效应 | 可辨识受害者效应 |
自制偏差 | 稀缺效应 |
流畅性启发 |
6. 心理学陷阱
作为连接产品和用户的中间桥梁,产品心理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论述了用户心理学思维、用户心理学定律和用户心理学效应对于产品设计的作用及影响。其实,在产品设计中也存在一些心理学陷阱,例如:
如果产品设计符合用户的既有信念,用户就可能更愿意接受和使用产品,但如果与他们的信念不符,用户就可能选择忽视或拒绝产品。
如果产品设计成功解决了某个问题,并获得了大量用户,那么人们就可能会把成功归因于这个产品设计,而忽视其他可能影响成功的因素。
如果产品设计过于依赖一种心智模型,而没有考虑到用户的多样性,那么用户就可能会感到产品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因此,就需要产品心理学掌握一定的心理学陷阱,比如:
动机性推理陷阱 | 自我服务偏见陷阱 |
知识的诅咒陷阱 | 知识的错觉陷阱 |
光环效应陷阱 | 鸵鸟效应陷阱 |
路径依赖陷阱 | 刻板效应陷阱 |
03 产品心理学的学习对象包含哪些
1. 初级产品经理
该层次的产品经理,主要工作是原型设计,思考如何实现产品功能需求,围绕产品的可用、有用、易用范畴思考。学习产品心理学能够帮助在产品设计中,从同理心的角度思考用户体验和设计用户故事。
2. 中级产品经理
该层次的产品经理,主要负责某个领域的产品设计。学习产品心理学能够从人性的角度剖析用户心理,帮助产品经理更好地理解用户的行为和决策过程,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用户心理的产品。
3. 高级产品经理/产品总监
该层次的产品经理,主要是从商业的角度和策略的角度思考产品的全景图。学习产品心理学能够帮助该层次的产品经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思考产品的商业生态和市场策略。
04 《产品经理心理学通识》新书推荐
1.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尽管市面上关于产品经理的书籍已经很全面,但研究产品设计中用户心理的书籍还是相对较少。因此,本书作为将产品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本行业书籍,定位为产品知识的入门级读物。其出发点是为了弥补产品经理职业发展中用户心理分析的知识空白,旨在通过剖析用户心理,追溯用户需求,真正帮助产品经理设计出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的好产品。
本书一共8个章节,首先系统地介绍了产品心理学的由来、定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产品心理学的价值。其次,从用户的角度阐述了用户的三个基本心理学行为:认知心理学、动机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接着介绍了用户同理心模型、用户心智模型和用户心流通道。我们都知道,用户的一切心理活动都离不开用户需求,因此,接下来我们讲了关于用户需求心理学的定义、需求心理学的三大特征、需求心理学形成的机理模型,拆分了用户需求心理学的各种分类模型,以及如何有效地洞察用户需求心理学和成功洞察用户需求心理学的四大要点。然后,我们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讲了如何将心理学思维、心理学定律和心理学效应运用到实际的产品设计中,帮助读者建立产品设计的心理学模型。最后,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精彩地呈现了产品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避免用户心理学陷阱。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全书连贯,各章节相互独立。即本书围绕产品心理学的由来、定义、用户和需求的理解、产品心理学思维、方法、效应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避免产品设计中的心理学陷阱和案例分析展开。但每个章节又是独立的,读者只需随意翻开每个章节,就能快速阅读。
2. 本书的宣传册导览图
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心理学知识都能在这本《产品经理心理学通识》书里学到,希望大家都能通过书籍内容的学习找到产品设计的心流通道,打造一款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