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算法简介

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算法简介

1-决策树

1.1-决策树模型的结构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分类与回归方法,本文主要讨论用于分类的决策树,决策树的结构呈树形结构,在分类问题中,其代表基于特征对数据进行分类的过程,通常可以认为是if-then规则的集合,也可以认为是定义在特征空间与类空间上的条件概率分布。其主要优点是模型可读性好并且分类速度快。训练的时候,利用训练数据根据损失函数最小化的原则建立决策树模型。预测时对于新的数据,利用决策树进行分类。决策树的学习通常包括三个步骤:特征选择,生成决策树,对决策树进行剪枝。这些决策树的思想主要来自Quinlan在1986年提出的ID3算法和1993年提出的C4.5算法,以及Breiman等人在1984年提出的CART算法。

用于分类的决策树是一种对数据进行分类的树形结构。决策树主要由节点(node)和有向边(directed edge)组成。节点有两种类型:内部节点(internal node)以及叶节点(leaf node)。内部节点表示一个特征或者属性,叶节点表示一个类。其结构如图所示:
决策树算法的结构

1.2-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在于选取对训练数据具有分类能力的特征,这样可以提高决策树的学习效率,如果利用一个特征进行分类的结果与随机分类的结果没有太大差别,则称这个特征是没有分类能力的。通常扔掉这样的特征对于决策树的学习精度影响不大,通常特征选取的准则是信息增益或者信息增益比。

在信息论中,熵(entropy)是表示随机变量不确定性的度量,设X是一个取有限个值得离散随机度量,其概率分布为:

P(X=xi)=pi,i=1,2,...,n P ( X = x i ) = p i , i = 1 , 2 , . . . , n

那么随机变量的熵定义为:

H(X)=i=1npilogpi H ( X ) = − ∑ i = 1 n p i log ⁡ p i

熵越大,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越大,从定义可以验证
0H(p)logn 0 ≤ H ( p ) ≤ log ⁡ n

p=0 p = 0 p=1 p = 1 H(p)=0 H ( p ) = 0 ,随机变量完全没有不确定性,当 p=0.5
  • 2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