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发展至今,充电功率和电池续航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从早期的5V/1A和5V/2A的低瓦数快充,到后来的高压大电流和低压小电流两极分化,不同手机厂商都制定了自己的充电协议,如OPPO的VOOC、vivo的Flash Charge、华为的SCP/FCP、小米的Mi Charge Turbo。
USB-IF组织和电信终端产业协会也开始出面推动各种充电协议的标准统一,避免不同厂商的充电器和手机的不兼容。
近年来动态调整PPS(可编程电源)大为流行,30W以上快充纷纷采用Charger pump Charger做辅充,极大提高了充电效率。
快充充电电路从Type C充电口开始,VBUS充电路径依次经过过压保护器件(OVP芯片或MOS),主充芯片(开关Charger)并联辅充芯片(电荷泵Charger),然后到电池。
电池满电状态下,放电电压为4.2V,放完电时电池电压会降到2.5V左右。因此可以简单利用电池电压来粗略估算电池电量。
下面先介绍下快充的充电原理。
传统充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涓流充电、恒流充电、恒压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