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标导向设计
1. 成功的产品需要满足用户的个人目标。
2. 好的设计让用户变得更有效率,这是交互设计的通用指导准则。
-
设计过程概览:
研究 > 建模 > 定义需求 > 设计框架 > 设计细化 > 开发支持
-
实现模型和心理模型
-
实现模型
描述产品是怎样运作的。
-
心理模型
表达用户是怎样理解的。
-
表现模型
即设计者模型,是设计者如何将现实呈现给用户,应该尽量接近用户的心理模型,但是相应的工作量也会增加。
-
新手、专家和中间用户
大多数用户既非新手,也不是专家,而属于中间用户。
优秀的用户界面,它既不迎合新手,也不迎合专家,而是把大部分工作放在满足永久的中间用户。
-
新手用户需要什么
设计原则:将用户想象成非常聪明但非常忙的人。
一个新手必须迅速掌握程序的概念和范围,不然他会彻底放弃。
新手不需要参考信息,他们需要概括性的信息,比如一次全局的界面导游。
-
专家用户需要什么
专家需要所有的快捷方式。
专家用户持续而积极地学习更多的内容。
-
永久的中间用户需要什么
永久的中间用户需要工具。
在线帮助是永久中间用户的极佳工具,他们通过索引使用帮助,因此索引部分必须非常全面。
-
理解用户:定性研究
-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者的目的是更深入了解人类行为、及其理由。
定性研究具有探索性、诊断性和预测性等特点,它并不追求精确的结论,而只是了解问题之所在,摸清情况,得出感性认识。
定性研究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定量研究回答”有多少”的问题。
-
定性研究的类型
– 访谈利益相关者。
– 访谈主题专家。
– 访谈用户和顾客。
– 用户观察。
– 文献调研。
– 产品/原型和竞争审查。
-
人种学调查:用户访谈和用户观察
基本方法:
– 在交互发生的地方进行访谈。
– 避免一组固定的问题。
– 首先关注目标,任务其次。
– 避免让用户成为设计师。(把话题拉回他的目标与动机。)
– 避免讨论极速。
– 鼓励讲故事。
– 请求演示和讲解。
– 避免诱导性的问题。(如果能够获得X特性,你认为自己会使用它们吗?)
-
为用户建模:人物角色和目标
用户的行为如何?他们怎样思考?他们的预期目标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人物角色提供给我们一种可以精确思考和交流的方法。
-
人物角色
成功容纳大量用户的最好方式是为具有特定需要的特定个体类型设计。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首先要确定产品是为哪些人所设计的,首先选择合适的个体,他的需求代表很大一部分关键成员的需求。
之后,将这些个体进行优先级排序,以解决最重要个体的需求。
人物角色提供了可观察行为集合的场景。
-
目标
– 体验目标与本能处理过程有关,即用户想要感受到什么。
– 最终目标与行为处理过程有关,即用户想要做什么。
– 人生目标与反思处理过程有关,即用户想要成为什么。
-
构造人物角色
1. 发现并确定行为变量。(活动,态度,能力,动机,技能)
2. 将访问对象和行为变量对应起来。
3. 识别显著的行为模式。
4. 综合特征和相关目标。
5. 检查完整性和是否重复。
6. 展开属性和行为的叙述。
7. 指定人物角色类型。
-
设计的基础:场景剧本和需求
想象用户使用我们产品的故事。
用故事和场景剧本来想象理想的用户交互过程。
-
场景剧本:作为设计工具的叙述
用故事和场景剧本来想象理想的用户交互过程。
在场景剧本中使用人物角色,以某个用户角色的角度通过一个故事描述其理想体验,并由此开始设计。
1. 情境场景剧本——设计开始之前,以某个用户角色的视角写的,专注于人类活动、感知和愿望。
2. 关键线路场景剧本——设计框架,专注于关键的用户交互,专注于某个用户角色是呵呵使用产品完成他们的目标。
3. 验证场景剧本——测试设计方案,对可能的解决方案使用大量的’如果…,会…“的问题。
-
需求定义:基于人物角色和场景剧本
需求定义阶段由下面的5个步骤组成:
1. 创建问题和前景综述。P90
问题综述——定义设计的目标,简明地反映需要改变的情况。
前景综述——问题综述的倒置,你从用户需要开始,转向如何用设计视图满足商业目标。
2. 头脑风暴。
将你的头脑置于”解决问题模式“中。不要在头脑风暴中花太多时间,如果想法已经开始重复,或者出现得越来越慢,该停止了。
3. 人物角色的期望。
4. 构建情境场景剧本。
5. 确定需要。
-
从需求到设计:框架和细化
-
设计框架
定义交互框架
1. 定义外形因素、姿态和输入方法
2. 定义功能和数据元素
3. 决定功能组和层次
4. 勾画出大致的交互框架
5. 构建关键线路情境剧本 (基于任务)
6. 通过验证性的场景剧本来检查设计
定义视觉设计框架
1. 开发视觉语言研究
2. 将选择的视觉风格运用在屏幕原型上
-
细化外形和行为
-
设计验证和可用性测试
细节补充:
用户体验设计:形式,内容,行为
1.目标导向的设计过程:研究,建模,定义需求,定义框架,细化,支持
2.实现模型,用户心理模型,表现模型
3.新手,专家,中间用户
4.定性研究:访谈利益关系人,访谈主题专家,访谈用户和顾客,用户观察/人种学现场研究,文献调研,产品/原型和竞争审查
焦点小组,市场统计和市场划分,可用性和用户测试,卡片分类,任务分析
5.人物角色,目标
认知处理层次:本能的:体验目标,行为的:最终目标,反思的:人生目标
6.需求定义:创建问题和前景综述,头脑风暴,人物角色的期望,构建情境场境剧本,需要
7.定义交互框架:外形因素、姿态和输入方法,功能和数据元素,功能组和层次,大致的交互框架,关键线路场景剧本,通过验证性的场景剧本来检查设计
定义视觉设计框架:开发视觉语言研究,屏幕原型
工业框架:同交互设计展开外形因素和输入方法的工作,开发粗略的原型,开发形式语言研究;
8.原则:设计价值,概念原则,行为原则,界面原则
设计价值:正直,目标明确,有实效,优雅
模式:定位,结构,行为
9.设计原则:不要把正在设计的产品认为是计算机,把硬件和软件设计集成在一起,让使用情境来驱动设计,模式的运用要明智,限定范围,平衡导航和显示密度,尽可能的减少和简化输入
10.和谐的交互
11.附加工作:多余的东西(进度通知,不合适的导航)
12.软件要体贴的,聪明的
13.隐喻,习惯用法,手动提示
14.视觉界面设计的组成要素:形状,尺寸,值,颜色,方位,纹理,位置
15.存储和检索,撤销,保存文件的设计,数据输入的审核,手的操作,浏览器窗口,控件,菜单,工具栏,对话框,提示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