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NN学习笔记

RCNN模型


现在我们开始了解一些目标检测模型或者是目标检测方法、算法。

我们之前提到过目标检测不同于图像分类,图像分类的方法基本上就是我们熟知的分类问题一种,但是对于目标检测算法,我们是有one-stage和two-stage之分的,所以我们了解这些方法的不同之处和共同之处。

一.RCNN概述

RCNN模型于CVPR2014中,由ROSS Girshick提出。

RCNN可谓是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中的基础,后面的算法不管是one-stage还是two-stage都是由其衍生而来。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matplotlib.animation as animati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PIL import Image

二.overfeat模型

我们还是回到如何设计一个网络的问题上来:

对于图像定位,很简单,一个输入图片tenor,一个输出类别+位置信息tensor。

对于目标检测呢?输入一个图片tensor,输出呢?我是不确定的(上方已经解释了)。

因此,可见迁移“classifier+regression”的方法到目标检测是会因为输出的不确定性而不可行。

overfeat模型就是用于解决此问题的,其中心思想运用到了sliding window(滑动窗口)的思想:

# 确定滑动窗口并将其初始化
xmin=0
ymin=0
xmax=600
ymax=600
slide_bbox=(xmin,ymin,xmax,ymax)
# 导入需要滑动的图片
ims=[]
image=plt.imread('../img/img1.jpg')
h=image.shape[0]
w=image.shape[1]
while ymax<=h:
    xmin=0
    xmax=600
    while xmax<=w:  
        fig=plt.figure()
        axis=fig.gca()  
        rec=plt.Rectangle(
            (xmin,ymin),
            xmax-xmin,ymax-ymin,
            linewidth=2,
            edgecolor='r',facecolor='none'
        )
        axis.add_patch(rec)
        im=axis.imshow(image)
        ims.append(im)
        plt.draw()
        plt.pause(0.01)
        xmax+=600
        xmin+=600
    ymin+=600
    ymax+=6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是不是很像卷积操作?假如检测框进行了m次向下滑动,每次n次向右滑动,那么有m*n个区域等待我们去检测。

换句话说,我们就把一张大图片分成了m*n个小图片,并且假设每一个框框里面只有一个物体。来进行检测。

注意哦,假设每一个框框只有一个物体,是不是相当于多个图像定位啦,我就可以在每一张小图片中做图像定位(classification+regression)就行了。

换句话说,目标检测就是多个目标定位组成的,理解上我们也是这样想的,运用的就是算法设计与分析上的“分而治之”的思想——把大图片的分类问题划分为每一张子图片的输出类别以及位置问题。


Tips:

如果提前了解过yolo系列的小伙伴就知道,为了适应不同大小物体,我们需要设计k种检测框,每种检测框会产生m个小图片。每种检测框大小不同,可以适应不同物体。


总结一下overfeat模型解决多目标检测问题的思路:

  • 首先,制作k种检测框
  • 其次,对每一张图像滑动分割,得到m张小图片
  • 再者,将小图片进行classify和regress,得到预测值输出(class,xmin,ymin,xmax,ymax)
  • 最后,将每一部分进行汇总,返回到原始输入图片x上,完成多个物体验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一下,overfeat模型优点在于提出了创新的解决多物体目标检测的思路,但是确定也很明显,通过上方的代码演示都可以看出来,overfeat模型非常耗时间、计算力,所以后续的研究也在解决这个问题。

2.RCNN的流程介绍

RCNN相较于overfeat的明智之处在于其没有使用暴力枚举的方法,而是采用候选区域(region proposal method),是第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

  • 从原始图片找到可能存在目标的候选区域
  • 然后制作为k个检测框
  • 用每个检测框对图片进行m次分割
  • 进入CNN进行分类+回归得到类别和位置信息

我们用Alexnet举例子:

  • 用相关算法找出可能存在的候选区域,得出n个候选区域
  • resize图片大小,进行CNN特征提取得到n个的特征向量
  • 使用m个SVM进行分类,得到n*m的得分矩阵
  • 进行NMS(非极大值抑制),提出候选框
  • 修正bbox,对bbox进行回归微调

3.RCNN步骤流程详解

(1)候选区域

我们输入一张图片,根据RCNN算法原理,需要对这张图片进行候选区域操作,比如说:输入一张图片,我得到了2000张小图片,这些“小图片”就是通过候选框选择算法得出的。

候选区域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输入一张图片,通过一些算法输出多个候选框。这些算法就是将一些图像中有相同特征(eg:纹理、颜色等)的部位进行组合,按照要求输出的检测框个数组合这些部位。这些算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选择性搜索(Selective Search)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一下候选区域干的事情:

  • 输入一张图片,得到候选区域框
  • 并对候选区域进行resize操作
(2)特征提取以及SVM分类器

在得到了要输入网络的候选区域图片后,我们可以开始使用CNN对图片进行特征提取了。我们还是利用alexnet举例子,2000个3维张量在前向传播后会得到一个(2000,4096)的特征矩阵。然后,我们会将这些特征矩阵存入磁盘。这个好理解,就是为了方便我们后续的读取,我们真正要进行分类的就是这些特征矩阵。

至于SVM,是一个二分类分类器,它可以输入一个特征矩阵,输出一个概率矩阵。那么对于n分类问题,我们就需要准备n个SVM分类器,每个分类器分别判断每一个类别,输出给定特征属于该类别的概率。那么我们这里假如有20个类别,需要20个SVM,输入(2000,4096),输出(2000,20)的分类矩阵,每一个候选框就相当于了有了20个概率值。

总结一下这一步:

  • 输入图片tensor到CNN,输出特征矩阵
  • 输入特征矩阵到SVM,输出类别矩阵。
(3)非极大值抑制(NMS)

我们从SVM拿到了相当于每个候选框的“得分”,判断是否正确圈定物体的得分。

但是,假如我们生成的候选框比较多,我们如何进行“剔除”从而得到最合适的候选框呢?这一步就需要用到非极大值抑制——迭代剔除重合度较高的候选框

该算法的步骤原理就是,先设定一个阈值value,对于每一个SVM输出的类别得分向量(2000,):

  • 对于这2000个候选框,首先得到得分最高记为score_max
  • 然后计算其与其他候选框的交并比iou_i,如果iou_i>value,则剔除该候选框,将score_max候选框加入到保留list中

循环这个过程,直到保存候选框的序列长度为0为止。

这个过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分类选择最优的候选框。

(4)边界框回归

经过NMS后,我们得到了较优的候选框。但是这个时候的候选框也不一定是符号我们的label的,所以还是要进行regression过程。

假设我们得到的为(x,y,w,h),而真实的标签label为(tx,ty,tw,th)(ground truth),回归过程就需要寻找到一种变换:
f ( ( x , y , w , h ) ) = ( t x ′ , t y ′ , t w ′ , t h ′ ) f((x,y,w,h))=(tx',ty',tw',th') f((x,y,w,h))=(tx,ty,tw,th)
并去学习完成这个变换的参数,从而使得:
( t x ′ , t y ′ , t w ′ , t h ′ ) ≈ ( t x , t y , t w , t h ) (tx',ty',tw',th')\approx (tx,ty,tw,th) (tx,ty,tw,th)(tx,ty,tw,th)
这里用集合:
Θ \Theta Θ
表示。

这里的标签bbox用G表示,预测bbox用G’表示,未经过变换的用A’表示。

4.RCNN的训练过程

在训练之前,RCNN提出了正负样本的分类,所谓的正负样本,实践上就是相对而言较好和较坏的两类样本。

正样本是和图像上所有的y_train的bbox的重叠面积最大的IoU>=0.5的先验框;负样本则反之。

(1)预训练

所谓预训练,就是在开始训练我们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之前,通过载入已经一些网络参数(或者叫权重文件)来初始化一部分训练参数。

因为如果我们都知道网络训练调参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RCNN以及后续的一些目标检测算法的训练网络所需要训练的参数十分多,光是考简单的初始化参数是不行,非常耗时间并且效果也不好。

(2)微调

输入我们的正负样本到预训练得到的model1,微调(实质上就是迁移学习)操作得到的模型就记作model2.

(3)SVM分类器训练

针对于每一个类别训练一个SVM分类器。

当然了,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适当调配有object和无object两种训练样本的比例。

(4)bounding box回归器训练

只对与label_bbox重合度较高的pred_proposal_bbox进行回归,其余的则不参加回归训练。

5.RCNN的优缺点总结

(1)优点:
  • 开创了two-stage的CNN目标检测网络
  • 在VOC2007数据集上的平均精确度达到了66%
(2)缺点:
  • 训练过程不能够一步到位,非常麻烦,步骤繁琐。
  • 训练耗时、速度慢。
  • 先验框图像变形问题不能够彻底解决。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