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之路】2013年系统分析师上午综合知识真题

本文解析了2013年系统分析师考试中涉及的企业信息化战略、系统规划、软件工程、需求工程、系统设计等章节的重点内容,包括数据动态分析、产品数据管理、企业门户类型、商业智能、UML视图与原则、项目管理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性能评估、操作系统细节、数据库管理、网络拓扑设计等,旨在帮助考生回顾和掌握核心知识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系统分析师之路】2013年系统分析师上午综合知识真题

章节总分数获得分考点心得
第三章 企业信息化战略85企业应用集成、产品数据管理、企业门户、商业智能、数据动态分析数据动态分析和产品数据管理第一次出现,其他都是高频考点
第四章 系统规划22系统规划阶段做得事情和成果物系统规划在选择题中出现机率不高
第五章 软件工程22RUP,敏捷方法出现在选择题中比较简单
第六章 需求工程33需求获取方法,详细调查方法都是高频考点
第七章 系统设计108UML4+1视图,UML中建模元素,面向对象关系,设计模式,面向对象原则,企业业务流程企业业务流程理解度不高
第九章 项目管理10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表示部门间业务关系,根据系统功能划分组织结构是不对得
第十二章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75流水线加速比,局部性原理,RISC,IO控制,磁盘块缓冲区计算(双缓冲)双缓冲计算题需要重新做一遍
第十三章 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22各种系统性能评估方法,MIPS得计算MIPS此题蒙对,需要对MIPS进行深入了解
第十四章 操作系统53PV操作前驱图,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相对路径从\开始,绝对路径从根目录开始没有|
第十五章 数据库系统64关系代数,数据库安全,数据库设计得四个阶段数据库设计得基本概念需要识记一下
第十六章 计算机网络75网络系统设计,DNS查询方式(递归与迭代),网络拓扑设计,通信计算,网桥交换机,DHCP网桥和交换机都在数据链路层,网桥端口少,软件实现过滤,交换机则相反
第十七章 多媒体基础知识21熵编码,MPEG-7多媒体编码也好MPEG标准也好都是需要记忆得内容
第十八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44三重DES,入侵检测框架,信息摘要算法,邮件加密服务入侵检测框架可以深入了解一下
第十九章 知识产权标准化44著作权期限,商标权,著作权保护对象这个部分考点比较聚焦
第二十章 数学与经济管理73数学决策论图论,系统效益评估,概率统汁,数学建模做错得题目要重点看看
第二十一章 专业英语52可行性分析重灾区
Total7553-除了有几道数学题和英语题,13年整体难度不大

第三章 企业信息化战略

【2013年系分真题第16题:绿色】
16.企业应用集成是当前很多企业都需要面对的一个复杂问题,集成过程中通常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集成方案。某企业要求采用较低的成本,暴露现有应用系统的功能,集成内部的多个应用系统,并对外提供复杂多变的业务逻辑,针对上述要求,(19)是较为合适的集成方式。
(19)
A.界面集成
B.数据集成
C.API集成
D.流程集成

解答:答案选择C。

  • 企业应用集成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集成方案。根据题干要求,企业需要采用较低的成本,暴露现有应用系统的功能,并对外提供业务逻辑,针对这种需求,采用API集成的方式。

【2013年系分真题第17题:红色】
17.产品数据管理(PDM)主要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与过程,(20)不属于产品数据管理的核心功能。
(20)
A.数据库和文档管理
B.产品库存控制管理
C.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
D.生命周期管理与流程管理

解答:答案选择B。蒙错。

  • 产品数据管理主要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与过程,包括数据库和文档管理、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生命周期管理与流程管理等,选项B中的产品库存控制管理属于库存管理的范畴,并不属于产品数据管理的核心功能。

【2013年系分真题第18题:黄色】
18.企业门户是企业优化业务模式的重要手段,按照实际应用领域特点,企业门户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其中(21)注重信息的单向传递,面向特定的使用人群,缺乏用户与企业之间的互动;(22)以业务流程为核心,将业务流程中的功能模块通过门户技术集成在一起。
(21) (22)
A.企业网站
B.企业信息门户
C.企业知识门户
D.企业应用门户

解答:答案选择A|D。

  • 企业门户是企业优化业务模式的重要手段,按照实际应用领域特点,企业门户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企业网站是企业信息的展示窗口,注重信息的单向传递,面向特定的使用人群,缺乏用户与企业之间的互动;
  • 企业应用门户强调将企业的应用功能进行有机整合,以业务流程为核心,将业务流程中的功能模块通过门户技术集成在一起。

【2013年系分真题第19题:绿色】
19.商业智能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建立数据仓库、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现4个主要阶段,其中(23)是处理海量数据的基础:数据分析是体现系统智能的关键,一般采用(24)和数据挖掘技术。
(23)
A.数据预处理
B.建立数据仓库
C.数据分析
D.数据展现
(24)
A.联机分析处理
B.建立数据仓库
C.数据分析
D.数据展现

解答:答案选择B|A。

  • 商业智能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建立数据仓库、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现4个主要阶段。
    1. 数据预处理是整合企业原始数据的第一步,它包括数据的抽取、转换和加载三个过程;
    2. 建立数据仓库则是处理海量数据的基础,
    3. 数据分析是体现系统智能的关键,一般采用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技术。OLAP不仅进行数据汇总/聚集,同时还提供切片、切块、下钻、上卷和旋转等数据分析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对海量数据进多维分析。数据挖掘的目标则是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通过关联分析、聚类和分类等方法建立分析模型,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将要面临的问题;
    4. 在海量数据和分析手段增多的情况下,数据展现主要保障系统分析结构的可视化

【2013年系分真题第26题:红色】
26.数据动态分析中,(33)属于数据随机变动属性,(34)属于数据固定个体变动属性。
(33)(34)
A.库存余额
B.客户基础资料
C.会计科目
D.产品月销售量

解答:答案选择D|A。蒙错。

  • 在信息系统中,经常用属性的名和属性的值来描述事物某些方面的特征。一个事物的特征可能表现在多个方面,需要用多个属性的名和其相应的值来描述。数据属性分析主要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指分析数据的静态特征,动态分析是指分析数据的动态特征。
    数据的静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类型和长度。数据的类型通常有字符型、数值型、时间型、多媒体类型等,长度包括占用空间的大小、整数位数和小数位数等,这是建立数据库和分析处理所必须要求确定的内容。
  2. 取值范围。包括最大值、最小值等,这是数据输入、校对和审核所必须的。
  3. 发生的业务量。包括数据发生的频率、峰值数据量和峰值时间、存储和保留的时间周期等。
  4. 哪些业务使用这些数据。对应于CU矩阵中的“U”。
  5. 重要程度和保密程度。重要程度决定了系统设计时的输入、校对、存储、复制、 备份等功能,保密程度决定了网络设计和数据库设计时的措施,以及数据访问权限体系的设置。

数据的动态特性有三种,分别是固定值属性、固定个体变动属性和随机变动属性。

  1. 具有固定值属性的数据,其值一般不随时间而改变。例如,生产活动中物料主数据、客户基础资料、会计科目等。固定值数据一般比较稳定,可以提前准备。但是,由于客观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稳定也是相对的,要定期维护,保持其准确性。
  2. 具有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项,对总体来说具有相对固定的个体集,但是对于个体来说其值是变动的。例如,销售管理中的订单数量,购买商品的客户名称基本上是固定的,但每个客户每次订购商品的数量都在变化。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一旦建立, 就要随时维护,例如库存余额、车间在制品余额、总账余额、未结销售订单和未结采购订单等。
  3. 具有随机变动属性的数据项,其个体是随机出现的,其值也是变动的。例如,销售管理系统中的产品月累计销售量,并非每月每个产品都有销售量,可能某个产品在某个月无销售量。随机变动属性的数据是根据用户对管理工作的需要,由系统按照一定的逻辑程序,经过运算形成的。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处理的信息,供管理人员掌握经营生产状况,进行分析和决策

第四章 系统规划

【2013年系分真题第20题:黄色】
20.系统规划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以下(25)活动,属于系统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系统规划最终完成后,通常会形成(26),作为系统建设的正式依据。
(25)
A.对现有系统的代码进行逆向工程
B.对新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
C.对子系统进行概要设计
D.拟定系统的实施方案
(26)
A.系统设计文档
B.系统设计任务书
C.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D.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解答:答案选择D|B。

  • 系统规划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其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及现有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在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各种约束的情况下,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与预测,研究建设新修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系统规划完成后,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编写成系统设计任务书,作为系统建设的依据。
  • 系统规划的主要工作包括:对现有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分析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拟定系统的实施方案;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制订系统建设方案。

第五章 软件工程

【2013年系分真题第27题:绿色】
27.RUP中的软件过程在时间上被分解为4个顺序的阶段: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建阶段和移交阶段。架构的确定与建立是在(35)完成的。
(35)
A.初始阶段
B.细化阶段
C.构建阶段
D.移交阶段

解答:答案选择B。蒙对。

  • 初始阶段的任务是为系统建立业务模型并确定项目的边界。初始阶段的实现过程为:
    1. 明确项目规模,建立项目的软件规模和边界条件,包括验收标准
    2. 了解环境及重要的需求和约束,识别系统的关键用例
    3. 评估项目风险,在基于RUP的迭代式软件过程中,很多决策要受风险决定,要达到这个目的,开发人员需要详细了解项目所面临的风险, 并对如何降低或处理风险有明确的策略
    4. 制定项目计划,估计整个项目的总体成本、进度和人员配备,综合考虑备选架构,评估设计和自制/外购/复用方面的方案,从而估算出成本、进度和资源
    5. 阶段技术评审,初始阶段结束时要进行一次技术评审,检查初始阶段的目标是否完成,并决定继续进行项目还是取消项目
  • 细化阶段的任务是分析问题领域,建立完善的架构,淘汰项目中最高风险的元素。 在细化阶段,必须在理解整个系统的基础上,对架构做出决策,包括其范围、主要功能和诸如性能等非功能需求,同时为项目建立支持环境。细化阶段的实现过程为:
    1. 确定架构,建立一个已确定基线的架构,并验证其将在适当时间、以合理的成本支持系统需求; 制定构建阶段计划,为构建阶段制定详细的过程计划并为其建立基线;
    2. 建立支持环境; 选择构建;阶段技术评审。资源和避免不必要的报废和返工,使开发成本降到最低;完成所有所需功能的分析。
  • 在构建阶段,要开发所有剩余的构件和应用程序功能,把这些构建集成为产品,并进行详细测试。
    1. 构建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优化、开发和测试,快速完成可用的版本
    2. 确定软件、场地和用户是否已经为部署软件做好准备。
  • 移交阶段的重点是确保软件对最终用户是可用的。移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P测试,制作产品发布版本,对最终用户支持文档定稿,按用户的需求确定新系统,培训用户和维护人员,获得用户对当前版本的反馈,基于反馈调整产品等。移交阶段结束时也要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目标是否实现,是否应该开始演化过程,用户对交付的产品是否满意

【2013年系分真题第29题:绿色】
29.下列关于敏捷方法的叙述,(38)是错误的。
(38)
A.敏捷方法强调可工作的软件胜过大量的文档
B.敏捷方法强调软件过程与工具胜过个体和交互
C.敏捷方法强调尽早提交有价值的软件
D.敏捷方法强调小版本发布

解答:答案选择B。

第六章 需求工程

【2013年系分真题第25题:绿色】
25.以下关于需求获取方法的叙述中,(32)是正确的。
(32)
A.问卷调查可以在短时间内,以低廉的价格从大量的回答中收集数据
B.用户访谈是最为灵活、成本最低的一种需求获取方法
C.抽样能够提高需求获取效率,且不会受到系统分析师的主观因素影响
D.用户访谈的成功与否与系统分析师的人际沟通能力无关

解答:答案选择A。

  • 需求获取是一个确定和理解不同的风险承担者的需求和约朿的过程。需求获取是否科学对获取的结果影响很大。由于大部分用户无法完整地描述需求,而且也不可能看到系统的全貌,因此需求获取只有通过系统分析师与用户的有效合作才能成功。
  • 用户访谈是最基本的一种需求获取手段,其形式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两种。结构化是指事先准备好一系列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访谈;非结构化是指只列出一个粗略的想法,根据访谈的具体情况发挥。用户访谈具有良好的灵活性,有较宽广的应用范围。但是也存在许多困难,例如用户经常较忙,难以安排时间;面谈时信息量大,记录较为困难等。沟通过程中需要很多技巧,需要系统分析师具有足够的领域知识、丰富的经验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
  • 问卷调查通过精心设计调查表,然后下发到相关人员的手中,请他们填写答案。与用户访谈相比,问卷调查可以在短时间内,以低廉的代价从大量的回答中收集数据。问卷调查的最大不足之处就是缺乏灵活性。系统分析师在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时,还应事先考虑到如何解决问卷返还率低的问题。
  • 抽样是指从种群中系统地选出有代表性的样本集的过程,通过认真研究所选出的样本集,可以从整体上揭示种群的有用信息。抽样不仅可以用于收集数据,还可以用于采集访谈用户。通过抽样技术,不仅加快了数据收集的过程,而且提高了效率,从而降低了开发成本,并能减少数据收集的偏差。由于抽样技术基于统计学原理,样本规模的确定依赖于期望的可信度和已有的先验知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分析师的主观因素,对系统分析师个人的经验和能力依赖性很强,要求系统分析师具有较高的水平和丰富的经验。

【2013年系分真题第23题:绿色】
23.详细调查的目标是获取企业业务处理的方法,深入了解系统的处理流程,确定用户需求。详细调查强调科学合理,根据欲获取信息的不同,调查方法也各不相同。若想获取用户对系统的想法和建议等定性特征,则(30)方法比较合适:若想获取系统某些较为复杂的流程和操作过程,则(31)方法比较合适。
(30)
A.抽样调查
B.阅读历史文档
C.开调查会
D.现场观摩
(31)
A.抽样调查
B.阅读历史文档
C.开调查会
D.现场观摩

解答:答案选择C|D。

第七章 系统设计

【2013年系分真题第1题:绿色】
01.UML用系统视图描述系统的组织结构。其中,(1)对系统的物理代码的文件和构件进行建模。
(1)
A.构件视图
B.物理视图
C.实现视图
D.部署视图

解答:答案选择C。不是物理就是实现。
UML利用5个系统视图描述系统的组织结构,包括系统分解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关联性、交互机制和指导原则等提供系统设计的信息。

  • 用例视图是最基本的需求分析模型
  • 逻辑视图表示了设计模型中在架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即类、子系统、包和用例实现的子集
  • 进程视图是可执行线程和进程作为活动类的建模
  • 实现视图对组成基于系统的物理代码的文件和构件进行建模
  • 部署视图把组件部署到一组物理节点上,表示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和分布结构

【2013年系分真题第2题:绿色】
02.UML中的事物也称为建模元素,(2)在模型中属于静态的部分,代表概念上或物理上的元素。这些元素中,(3)定义了交互的操作。
(2)
A.分组事物
B.结构事物
C.行为事物
D.物理事物
(3)
A.节点
B.活动类
C.接口
D.协作

解答:答案选择B|D。
UML中的事物也称为建模元素,包括结构事物、行为事物、分组事物和注释事物。

  • 结构事物在模型中属于静态的部分,代表概念上或物理上的元素。UML有7种结构事物,分别是类、接口、协作、用例、活动类、构件和节点。其中,接口是指为类或构件提供特定服务的一组操作的集合;
  • 协作定义了交互的操作,是一些角色和其他事物一起工作,提供一些合作的动作,这些动作比事物的总和要大
  • 活动类的对象有一个或多个进程或线程,其对象代表的事物的行为和其他事物是同时存在的
  • 节点是一个物理元素,它在运行时存在,代表一个可计算的资源,通常占用一些内存和具有处理能力

【2013年系分真题第3题:绿色】
03.在面向对象系统中,有两个类存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果部分可能同时属于多个整体,则两者之间的关系称为(4);如果部分和整体具有统一的生命周期,则两者之间的关系称为(5)。
(4) (5)
A.聚合关系
B.依赖关系
C.泛化关系
D.组合关系

解答:答案选择A|D。

  • 面向对象中类之间的主要关系有关联、依赖、泛化、聚合、组合和实现等。
  • 两个类存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且部分可能同时属于多个整体,则两者之间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 如果一个类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类的变化,则称后者依赖于前者
  • 泛化关系用于描述父类和子类之间的关系
  • 两个类存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两者同时创建同时消亡,则两者之间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2013年系分真题第28题:绿色】
28.用于增加对象功能的设计模式是(36);用于限制对象访问的设计模式是(37).
(36)(37)
A.Adapter
B.Decorator
C.Delegation
D.Proxy

解答:答案选择B|D。

  • 装饰(Decorator)模式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可以动态地给一个对象增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对象功能来说,装饰模式比生成子类实现更为灵活。
  • 代理(Proxy)模式可为某个对象提供一个代理,并由代理对象控制对原对象的引用。代理模式能够协调调用者和被调用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的耦合度。

【2013年系分真题第30题:绿色】
30.以下关于依赖倒置原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39)。
(39)
A.要针对实现编程,而不是针对接口编程
B.在程序中尽量使用具体类进行编程,而少使用抽象层类
C.在程序代码中传递参数时或在组合关系中,尽量引用层次高的抽象层类
D.软件实体应对扩展开放而对修改关闭

解答:答案选择C。

【2013年系分真题第22题:红色】
22.企业业务流程包含3个要素,分别是实体、对象和(28)。企业业务流程建模是业务流程分析的重要步骤,某公司开发的信息系统具有并行、异步、分布式和随机性等特征,在这种情况下,(29)建模方法比较合适。
(28)
A.操作
B.数据
C.活动
D.处理
(29)
A.标杆瞄准
B.IDEF
C.DEMO
D.Petri网

解答:答案选择C|D。蒙错。

  • 企业业务流程包含3个要素,分别是实体、对象和活动。
  • 企业业务流程建模是业务流程分析的重要步骤,常见的方法有标杆瞄准、IDEF、Petri网、DEMO和业务流程建模语言等
  • 不同的建模方法适合建模的系统不同。标杆瞄准是一个连续、系统化地对外部领先企业进行评价的过程,通过分析和评价,确定出代表最佳实践的经营过程和工作过程,以便合理地确定本企业的业务流程;
  • IDEF是一系列建模、分析和仿真方法的统称, 能够同时表达系统的活动与数据流,擅长表达业务流程的阶梯结构特征;
  • DEMO方法定义了信息系统中行为角色之间的通信方式,其基础理论是对话行为理论,适合表达多角色之间事务的因果和条件关系
  • Petri网是一种图形化语言,擅长描述具有并行、异步、分布式和随机性等特征的信息系统

第九章 项目管理

【2013年系分真题第21题:红色】
21.以下关于系统调查时所画的系统组织结构图的叙述,错误的是(27)。
(27)
A.组织结构图中,需要根据系统功能将组织结构重新划分
B.根据系统分析的范围,组织结构图只要描述与系统有关的部分
C.组织结构图中需要标明行政隶属关系
D.组织结构图中需要标明信息、物质、资金的流动关系

解答:答案选择A。

  • 组织结构是一个系统内部部门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图,它将企业分成若干部分,标明行政隶属关系。作为系统调查所画出的组织结构图,为了更好地表示部门间的业务关系,有必要补充其他关系,主要包括:除标明部门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外,还要标明信息、物质、资金的流动关系;图中各部门、各种关系的详细程度以突出重点为标准,即那些与系统目标明显关系不大的部分,可以简略或省去

第十二章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2013年系分真题第12题:绿色】
12.某计算机系统采用4级流水线结构执行指令,设每条指令的执行由取指令(2△t)分析指令(t)、取操作数(3t)、运算并保存结果(2△t) 组成(注:括号中是指令执行周期),并分别用4个子部件完成,该流水线的最大吞吐率为(14);若连续向流水线输入5条指令,则该流水线的加速比为(15)。
(14).
A.1
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5).
A.1:1
B.2:1
C.8:3
D. 3:8

解答:答案选择C|B。加速后=(5-1)*3+2+1+2=17;加速前=(1+2+3+1)*5=35;加速比=17/35=1/2。
流水线的吞吐率(ThoughtPut rate, TP)是指单位时间内流水线所完成的任务数量或输出的结果数量。计算流水线吞吐率TP的基本公式为:任务数/处理完n个任务的时间

【2013年系分真题第13题:绿色】
13.CPU访问存储器时,被访问数据倾向于聚集在一个较小的连续区域中,若一个存储单元已被访问,则其邻近的存储单元有可能还要被访问,该特性被称为(16)。
(16)
A.指令局部性
B.数据局部性
C.时间局部性
D.空间局部性

解答:答案选择D。

【2013年系分真题第14题:绿色】
14.计算机系统中主机与外设间的输入输出控制方式有多种,其中占用主机CPU时间最多的是(17)方式。
(17)
A.通道方式
B.DMA
C.中断
D.程序查询

解答:答案选择D。

  • 程序查询方式是主机通过程序直接控制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此方式下进行主机和外设间的数据交换时,主机CPU要不断查询外设状态、控制数据传送过程而不进行其他操作。
    -在中断方式下,主机向输入输出设备发出数据传送的命令后,仍可以进行其他操作, 外设在完成发送或接收数据的准备工作后,向主机发出中断请求,进行数据传送。在此方式下,外设的准备工作可独立进行,主机在此期间进行其他操作,但输入输出的数据传送操作仍在主机CPU控制下进行。
  • 在DMA方式下,输入输出设备与内存储器直接相连,数据传送由DMA控制器而不是主机CPU控制。CPU除了传送开始和终了时进行必要的处理外,不参与数据传送的过程。
  • 输入输出通道实际上是一种专用处理机。进行输入输出操作时,通道取出并执行保存在主机主存储器中的程序,控制输入输出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这种方式下CPU只需进行少量的处理就实现了并行操作。

【2013年系分真题第15题:绿色】
15.RISC (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的技术思想是当代计算机设计的基础技术之一,(18)不是RISC的特点。
(18)
A.指令长度固定,指令种类尽量少
B.增加寄存器数目,以减少访存次数
C.寻址方式丰富,指令功能尽可能强
D.用硬布线电路实现指令解码,以尽快对指令译码

解答:答案选择C。

  • RISC结构的设计思想可归纳为:大多数指令是单周期完成的;采用Load/Store结构:硬连线控制;较少的指令数量和寻址方式;固定的指令格式;注重编译的优化

【2013年系分真题第36题:红色】
36.假设磁盘块与缓冲区大小相同,每个盘块读入缓冲区的时间为100,缓冲区送入用户区的时间是60,系统对每个磁盘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50。若用户需要将大小为10个磁盘块的Filel文件逐块从磁盘读入缓冲区,并送用户区进行处理,那么采用单缓冲需要花费的时间为(51)
;采用双缓冲需要花费的时间为(52)。
(51)(52)
A.1000 B.1110 C.1650 D.2100

解答:答案选择C|B。蒙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第一块数据送入用户工作区后,缓冲区是空闲的可以传送第二块数据。这样第一块数据的处理C1与第二块数据的输入T2是可以并行的,依次类推,如图(b)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系统对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Max(C,T)+M。因为,当T>C时,处理时间为M+T; 当T<C时,处理时间为M+C。本题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100+60=160, Filel文件的处理时间为16010+5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缓冲工作方式基本方法是在设备输入时,先将数据输入到缓冲区1,装满后便转向缓冲区2。此时系统可以从缓冲区1中提取数据传送到用户区,最后由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如上图(c)所示。
双缓冲可以实现对缓冲区中数据的输入T和提取M,与CPU的计算C,三者并行工作,如下图(d)所示。所以双缓冲进一步加快了I/O的速度,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在双缓冲时,系统处理一块数据的时间可以粗略地认为是Max(C,T)。如果C<T,可使块设备连续输入;如果C>T,则可使系统不必等待设备输入。本题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100,采用双缓冲需要花费的时间为100
10+50+60=1110。

第十三章 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

【2013年系分真题第43题:绿色】
43.某台计算机的CPU主频为1.8GHz,如果2个时钟周期组成1个机器周期,平均3个机器周期可完成1条指令,则该计算机的指令平均执行速度为(60)
MIPS。
(60)
A.300
B.600
C.900
D.1800

解答:答案选择A。蒙对。本题主要考查计算机性能度量方面知识。

  • 根据题意,六个时钟周期可完成一条指令。
  • 根据题干:计算机的CPU主频为1.8GHz,2个时钟周期组成1个机器周期,平均3个机器周期可完成1条指令,则执行一条指令需要2x3=6个时钟周期,CPU的主频为1800MHz,因此执行速度为1800/6=300MIPS

【2013年系分真题第44题:绿色】
44.以下关于系统性能评估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61)。
(61)
A.ministrator.指令执行速度法常用每秒百万次指令运算(MIPS)评估系统性能
B.基准程序法主要针对CPU(有时包括主存)的性能,但没有考虑I/O结构、 操作系统、编译程序的效率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C.等效指令速度法评估系统性能时需要计算各类指令在程序中所占的比例
D.综合理论性能法(CPT)采用每秒百万次理论运算(MTOPS)评估系统性能

解答:答案选择B。

  • 本题主要考查对各种系统性能评估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 指令执行速度法常用每秒百万次指令运算(MIPS)评估系统性能;等效指令速度法评估系统性能时需要计算各类指令在程序中所占的比例;综合理论性能法(CPT)采用每秒百万次理论运算(MTOPS) 评估系统性能;基准程序法主要针对CPU (有时包括主存)的性能,通常也会考虑I/O结构、操作系统、编译程序的效率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第十四章 操作系统

【2013年系分真题第34题:黄色】
34.若某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如下图所示,假设用户要访问文件f.java,且当前工作目录为Program,则该文件的全文件名为(46),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分别为(47)。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6)
A.f.java
B.Java-prog\f.java
C.Program\Java-prog\f.java
D.\Program\Java-prog\f.java
(47)
A.Program\Java-progl\Java-prog\
B.\Java-prog\和Program\Java-prog\
C.\Program\Java-prog\和Java-prog
D.Java-prog\和\Program\Java-prog\

解答:答案选择D|C。所谓的全文件名要包括路径。

  • 路径名是指操作系统査找文件所经过的目录名以及目录名之间的分隔符构成的。在Windows系统中文件的全文件名为路径名+文件名。
  • 按查找文件的起点不同可以将路径分为: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从根目录开始的路径称为绝对路径;从用户当前工作目录开始的路径称为相对路径,相对路径是随着当前工作目录的变化而改变的。

【2013年系分真题第35题:??】
35.进程Pl、P2、P3、P4、P5的前趋关系图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若用PV操作控制这5个进程的同步与互斥,程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程序中空a和空b处应分别为(48);空c和空d处应分别为(49);空e和空f处应分别为(50)。
(49)
A.V(S1)和V(S2)V(S3)
B.P(SI)和V(S2)V(S3)
C.P(SI)和P(S2)V(S3)
D.P(SI)和P(S2)P(S3)
(50)
A. V(S2)V(S4)和V(S5)
B.P(S2)V(S4)和V(S5)
C.P(S2)P(S4)和V(S5)
D.P(S2)V(S4)和P(S5)
解答:选项答案不全。
P2在开始之前必须要等到P1执行完,P1执行完执行了V(S1)操作,那么a处就该是P(S1);
P2执行完那么P4就可以运行了,所以V(S4),当然P2运行完释放自己的资源是必须的,所以就有了V(S2)。
P3要执行之前必须满足P2和P4

第十五章 数据库系统

【2013年系分真题第33题:黄色】
33.给定关系模式科室K (科室号,科室名,负责人,科室电话)、医生Y (医生号,医生名,性别,科室号,联系电话,家庭地址)和患者B (病历号,患者名,性别,医保号,联系方式),并且1个科室有多名医生,1名医生属于1个科室;1名医生可以为多个患者诊疗,1个患者也可以找多名医生诊疗。
科室与医生之间的“所属”联系类型、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诊疗”联系类型分别为
(43);其中(44)。查询“肝胆科”医生的医生名、联系电话及家庭住址的关系代数表达式中,查询效率最高的是(45)。
(43)
A.1:1、n:m
B.n:m、1:1
C.n:m、1:n
D.l:n、n:m
(44)
A.“诊疗”联系需要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并将医生号和患者名作为主键
B.“诊疗”联系需要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并将医生号和病历号作为主键
C.“所属”联系需要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并将医生号和科室名作为主键
D.“所属”联系需要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并将医生号和科室号作为主键
(45)
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答:答案选择D|B|D。最后一空NG。

  • 1个科室有多名医生,1名医生属于1个科室,那么科室和医生之间就应该是一对多的关系;
    1名医生可以为多个患者诊疗,1个患者也可以找多名医生诊疗,那么他们之间就是多对多的关系;所以第一空选择D。
  • 第二题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多对多的关系,所以需要转换分解之后才可以使用所以答案锁定在A和B之间。而患者名字有可能重名,所以选择B。
    第三题查询肝胆科医生医生名、联系电话及家庭住址。
  • 根据关系代数表达式查询优化的准则1 “提早执行选取运算”,即对于有选择运算的表达式,应优化成尽可能先执行选择运算的等价表达式,以得到较小的中间结果,减少运算量和从外存读块的次数。
    准则2“合并乘积与其后的选择运算为连接运算”,即在表达式中,当乘积运算后面是选择运算时,应该合并为连接运算,使选择与乘积一道完成,以避免做完乘积后,需再扫描一个大的乘积关系进行选择运算。

【2013年系分真题第31题:绿色】
31.在数据库系统中,为了保证数据库的(40),通常由DBA使用DBMS提供的授权功能为不同用户授权。
(40)
A.可靠性
B.安全性
C.一致性
D.完整性

解答:答案选择B。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措施有3个方面:

  1. 权限机制:通过权限机制,限定用户对数据的操作权限,把数据的操作限定在具有指定权限的用户范围内,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在标准SQL中定义了授权语句GRANT来实现权限管理。
  2. 视图机制:通过建立用户视图,用户或应用程序只能通过视图来操作数据,保证了视图之外的数据的安全性。
  3. 数据加密: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可以防止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失密。

【2013年系分真题第32题:黄色】
32.在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的四个阶段中,基本E-R图是(41):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步骤依次为(42)。
(41)
A.需求分析阶段形成的文档,并作为概念结构设计阶段的设计依据
B.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形成的文档,并作为概念结构设计阶段的设计依据
C.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形成的文档,并作为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设计依据
D.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形成的文档,并作为物理设计阶段的设计依据
(42)
A.关系规范化一转换为数据模型一模式优化一设计用户模式
B.转换为数据模型一关系规范化一模式优化一设计用户模式
C.模式优化一设计用户模式一关系规范化一转换为数据模型
D.设计用户模式一模式优化一关系规范化一转换为数据模型

解答:答案选择C|B。

  • 概念结构设计是与数据模型无关的,而一个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是以具体的DBMS为基础的,在概念结构设计完成之后,就要依照选用的DBMS,进行该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相对应的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即是在概念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模型设计,可以是层次、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由于当前的绝大多数DBMS都是基于关系模型的,E-R方法又是概念结构设计的主要方法,如何在全局E-R图基础上进行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设计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在进行逻辑结构设计时并不考虑数据在某一DBMS下的具体物理实现,即数据是如何在计算机中存储的。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步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上图可见,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步骤依次为:转换为数据模型一关系规范化一模式优化一设计用户子模式。

第十六章 计算机网络

【2013年系分真题第47题:红色】
47.主机hostl对host2进行域名查询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6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4)
A.根域名服务器采用迭代查询,中介域名服务器采用递归查询
B.根域名服务器采用递归查询,中介域名服务器采用迭代查询
C.根域名服务器和中介域名服务器均采用迭代查询
D.根域名服务器和中介域名服务器均采用递归查询

解答:答案选择A。

  • 递归查询:当用户发出查询请求时,本地服务器要进行递归查询。这种查询方式要求服务器彻底地进行名字解析,并返回最后的结果——IP地址或错误信息。如果查询请求在本地服务器中不能完成,那么服务器就根据它的配置向域名树中的上级服务器进行查询,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要查询到根服务器。每次查询返回的结果如果是其他名字服务器的IP地址,则本地服务器要把查询请求发送给这些服务器做进一步的查询。
  • 迭代查询: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的查询采用迭代的方式进行,发出查询请求的服务器得到的响应可能不是目标的IP地址,而是其他服务器的引用(名字和地址),那么本地服务器就要访问被引用的服务器,做进一步的查询。如此反复多次,每次都更接近目标的授权服务器,直至得到最后的结果——目标的IP地址或错误信息。

【2013年系分真题第48题:绿色】
48.一家连锁店需要设计一种编址方案来支持全国各个店面销售网络,店面有300家左右,每个店面一个子网,每个子网中的终端最多50台,该连锁店从ISP处得到一个B
类地址,应该采用的子网掩码是(65)。
(65)
A.255.255.255.128
B.255.255.252.0
C.255.255.248.0
D. 255.255.255.224

解答:答案选择A。

  • 每个子网有50台终端,至少要占用6位地址码。300家门店需要占用9位地址码。 对于B类网络,用第三字节的8位和第四字节的1位来区分不同的门店子网,用第四字节的7位作为子网内的主机地址,是一种合适的编址方案

【2013年系分真题第49题:绿色】
49.网络系统设计过程中,物理网络设计阶段的任务是(66)。
(66)
A.分析现有网络和新网络的各类资源分布,掌握网络所处的状态
B.依据逻辑网络设计的要求,确定设备的具体物理分布和运行环境
C.根据需求规范和通信规范,实施资源分配和安全规划
D.理解网络应该具有的功能和性能,最终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网络

解答:答案选择B。不是A就是B。

  • 物理网络是逻辑网络的具体实现,通过对设备的物理分布、运行环境等的确定来确保网络的物理连接符合逻辑设计的要求。在这一阶段,网络设计者需要确定具体的软硬件、连接设备、布线和服务的部署方案。

【2013年系分真题第50题:红色】
50.网络拓扑设计是计算机网络建设的第一步。它对网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67)①网络性能②系统可靠性③出口带宽④网络协议
(67)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解答:答案选择D。本试题考查网络规划与设计,以及网络拓扑结构等知识。

  • 网络拓扑结构不同,对网络的性能、系统可靠性、网络协议的选择均会造成影响;
  • 出口带宽与ISP提供的容量有关,与内部网络结构的设计无关。

【2013年系分真题第51题:绿色】
51.在异步通信中,每个字符包含1位起始位、7位数据位、1位奇偶位和2位终止位,每秒钟传送100个字符,则有效数据速率为(68)。
(68)
A.100b/s
B.700b/s
C.800b/s
D.1000b/s

解答:答案选择B。每秒100个字符,每个字符中有效数据只有7位数据位。

  • 异步通信方案是把字符作为同步的单位,字符之间插入少量的同步信息。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依赖于具体的字符编码,不同字符编码的系统之间不能通信。按照本题意说明,每秒传送100个字符,每个字符中的有效信息占7/11,所以有效数据速率为111007/11=700b/s。

【2013年系分真题第52题:黄色】
52.关于网桥和交换机,下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69)。
(69)
A.网桥端口数少,因而比交换机转发更快
B.网桥转发广播帧,而交换机不转发广播帧
C.交换机是一种多端口网桥
D.交换机端口多,因而扩大可冲突域的大小

解答:答案选择C。蒙对。

  • 网桥和交换机都是第二层转发设备,即都是根据数据链路层地址转发(包括广播)数据包。
  • 二者的区别是网桥的端口数较少,一般是用主机插入多个网卡来连接多个子网, 并通过软件来实现分组过滤功能。而交换机通常是采用专门的硬件实现,端口数较多。 由于采用了专用硬件,因此交换机转发速度更快。
  • 无论网桥或交换机,一个端口就是一个冲突域。

【2013年系分真题第53题:黄色】
53.下列关于DHC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70)。
(70)
A.Windows操作系统中,默认租约期是8天
B.客户机通常选择最先响应的DHCP服务器提供的地址
C.客户机可以跨网段申请DHCP服务器提供的IP地址
D.客户机一直使用DHCP服务器分配给它的IP地址,直至租约期结束才开始联系更新租约

解答:答案选择D。本试题考查DHCP协议及服务器的配置。

  • Windows操作系统中,DHCP提供的IP地址的默认租约期是8天;在有多个DHCP服务器响应时,客户机通常选择最先响应的DHCP服务器提供的地址;客户机可以通过中继代理跨网段申请DHCP服务器提供的IP地址;客户机一直使用DHCP服务器分配给它的IP地址,在租约期50%时开始请求更新租约

第十七章 多媒体基础知识

【2013年系分真题第45题:红色】
45.以下编码方法中,(62)不属于熵编码。
(62)
A.算术编码
B.霍夫曼编码
C.行程编码
D.香农-范诺编码

解答:答案选择C。本题考查数据压缩编码技术中熵编码的基本常识。

  • 根据信息论的基本原理,数据压缩的理论极限是信息熵。如果要求编码过程中不丢失信息量,即要求保存信息熵,这种信息保持编码叫熵编码,属于无失真编码,它是根据消息出现概率的分布特性而进行的编码技术。熵编码方法主要包含哈夫曼编码、香农-范诺编码以及算术编码等

【2013年系分真题第46题:黄色】
46.MPEG-7是ISO制定的(63)标准。
(63)
A.多媒体视频压缩编码
B.多媒体音频压缩编码
C.多媒体音、视频压缩编码
D.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

解答:答案选择D。蒙对。

  • MPEG是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的简称,最初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组成的一个研究视频和音频编码标准的专家组。同时MPEG也用来命名这个小组所负责开发的一系列音、视频编码标准和多媒体应用标准。
    这个专家组至今为止己制定和制定中的标准主要包括MPEG-1、MPEG-2、MPEG-4、MPEG-7和MPEG-21标准。其中MPEG-1、MPEG-2和MPEG-4主要针对音、视频编码技术,而MPEG-7和MPEG-21则已经不再是音、视频压缩编码的标准:MPEG-7是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标准,而MPEG-21是多媒体应用框架标准。

第十八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

【2013年系分真题第4题:绿色】
04.以下关于利用三重DES进行加密的说法,(6)是正确的。
(6)
A.三重DES的密钥长度是56位
B.三重DES使用三个不同的密钥进行三次加密
C.三重DES的安全性高于DES
D.三重DES的加密速度比DES加密速度快

解答:答案选择C。

【2013年系分真题第5题:绿色】
05.利用报文摘要算法生成报文摘要的目的是(7)。
(7)
A.验证通信对方的身份,防止假冒
B.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窃听
C.防止发送方否认发送过的数据
D.防止发送的报文被篡改

解答:答案选择D。

【2013年系分真题第6题:绿色】
06.支持电子邮件加密服务的标准或技术是(8)。
(8)
A. PGP
B. PKI
C. SET
D. Kerberos

解答:答案选择A。

  • PKI即公钥基础设施,是一种遵循既定标准的密钥管理平台,它能够为所有网络应用提供加密和数字签名等密码服务及所必需的密钥和证书管理体系。
  • SET即安全电子交易协议,是美国Visa和MasterCard两大信用卡组织等联合于1997年5月31日推出的用于电子商务的行业规范,其实质是一种应用在Internet上、以信用卡为基础的电子付款系统规范,目的是为了保证网络交易的安全。
  • Kerberos是一种网络认证协议,其设计目标是通过密钥系统为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提供强大的认证服务。
  • PGP是一个基于RSA公匙加密体系的邮件加密软件。可以用它对邮件保密以防止非授权者阅读,它还能对邮件加上数字签名从而使收信人可以确认邮件的发送者,并能确信邮件没有被篡改

【2013年系分真题第7题:绿色】
07.下图为DARPA提出的公共入侵检测框架示意图,该系统由4个模块组成。其中模块①〜④分别是(9)。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
A.事件产生器、事件数据库、事件分析器、响应单元
B.事件分析器、事件产生器、响应单元、事件数据库
C.事件数据库、响应单元、事件产生器、事件分析器
D.响应单元、事件分析器、事件数据库、事件产生器

解答:答案选择D。

第十九章 知识产权标准化

【2013年系分真题第8题:绿色】
08.王教授2002年3月1日自行将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译成法文,投递给某杂志社,于2002年6月1日发表。国家有关行政部门认为王教授的译文质量很高,经与王教授协商,于2003年2月10日发文将该译文定为官方正式译文。王教授对其译文享有著作权的期限为(10)。
(10)
A.2002年3月1日至2052年3月1日
B.2002年6月1日至2052年12月30日
C.2002年3月1日至2003年2月10日
D.2002年3月1日至去世后50年

解答:答案选择C。

【2013年系分真题第9题:绿色】
09.王某是一名软件设计师,随着软件开发过程的完成,编写了多份软件文档,并上交公司存档。其软件文档属于职务作品,(11)。
(11)
A.著作权由公司享有
B.著作权由软件设计师享有
C.除署名权以外,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软件设计师享有
D.著作权由公司和软件设计师共同享有

解答:答案选择A。

【2013年系分真题第10题:绿色】
10.商标权权利人是指(12)。
(12)
A.商标设计人
B.商标制作人
C.商标使用人
D.注册商标所有人

解答:答案选择D。

【2013年系分真题第11题:绿色】
11.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对象不包括(13)。
(13)
A.源程序
B.目标程序
C.软件文档
D.软件开发思想

解答:答案选择D。

第二十章 数学与经济管理

【2013年系分真题第40题:绿色】
40.某书店准备向出版社订购一批本地旅游新版书,书的定价为每本30元,订购价为每本15元。如果该书在年底前尚未售出,则不得不以每本5元的价格退回给出版社。根据以往经验,按定价售出150本、160本、170本、180本的概率分别为0.1、0.2、0.4、0.3。为获取最大期望利润,该书店应订购此书(57)本。
(57)
A. 160
B. 161〜169
C. 170
D. 171 〜180

解答:答案选择C。本题考查应用数学决策论的问题。

  1. 订购160的情况
    卖150本能赚=15015-1010=2150;(10%)
    卖160能赚=16015=2400(90%)
    最大期望利润=2150
    0.1+2400*0.9=215+2160=2375
  2. 订购170的情况
    卖150本能赚=15015-2010=2050(概率10%)
    卖160能赚=16015-1010=2300(20%)
    卖170能赚=17015=2550(70%)
    最大期望利润=2050
    0.1+23000.2+25500.7=205+460+1785=2450
  3. 订购180的情况
    卖150本能赚=15015-3010=1950(概率10%)
    卖160能赚=16015-2010=2200(20%)
    卖170能赚=17015-1010=2450(40%)
    卖180能赚=180*15=2700(30%)
    期望最大利润=195+440+980+810=2425

【2013年系分真题第41题:绿色】
41.已知有6个村A〜F,相互间的道路距离(单位:里)如下图所示。计划在其中某村建一所学校。据统计,各村希望来上学的学生人数分别为50、40、60、20、70、90。为使全体学生上学所走的总距离最短,学校应建在(58)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8)
A.A
B.B
C.E
D.F

解答:答案选择A。本题考查应用数学图论的问题。学生人里数总和最少的是各村到A村980人里,因此学校应建在A村。

  1. 学校建在A
    602+701+404+905+9*20=190+160+450+180=530+450=980。
  2. 学校建在B
    504+606+705+901+20*5=560+440+100=1100
  3. 学校建在E
    602+501+405+905+20*9=370+450+180=1000
  4. 学校建在F
    607+506+705+401+20*4=420+300+350+120=720+470=1190

【2013年系分真题第37题:红色】
37.设某信息系统明年初建成后预计在第i (i=l、2、…n)年将能获得经济效益Ci元,则该系统总的经济效益可以估计为(53)元,其中r是贴现率(利率)。
(53)
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答:答案选择D。本题考查应用数学(系统效益评估)知识。

  • 某信息系统明年初建成。第1年能获得经济效益C1元,按现值计算就是C1/(l+i)元,因为,现值*(l+i)= C。第2年获得经济效益C2元,按现值计算就是C2/(1+i)^元。依次类推,n年后,获得的总经济效益应等于供选答案D中的表达式。

【2013年系分真题第38题:红色】
38.根据近几个月的数据统计,某车次火车到站晚点时间t (分钟)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可用函数)来描述,因此可以计算出其中的待定系数k= (54), 晚点超过5分钟的概率为(55)。
(54)
A.0.003 B.0.03 C.0.3 D.3
(55)
A.1/32 B.1/16 C.1/8 D.1/4

解答:答案选择A|C。本题考查应用数学(概率统汁)知识。

  • 本题中,某次列车的晚点时间t是随机变量,其分布密度函数f(t)意味着晚点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的概率为。由于总概率为1,因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而k=0.003。晚点时间超过5分钟的概率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13年系分真题第39题:绿色】
39.某乡规划了村村通公路网建设方案连接其所属6个村,每两个村之间至多只有一条公路相连,各条公路互不重叠。因此,各村所连接的公路条数形成一个6数序列。以下4个序列中,除(56)外都是不可能的。
(56)
A.5,4,3,3,2,2
B.5,5,4,3,2,1
C.5,4,4,3,1,1
D.5,4,4,3,2,2

解答:答案选择D。本题考查应用数学图论的内容。

  • 公路条数一定是偶数,所以排除A,不可能两个5,因为5必然是中心节点,所以排除B;一个5两个4,这样理论上不可能存在两个1,那么只有选择D。
    D是可能的,如下图,其中各村公路的条数为:A-5,B-2,C-3,D-4,E-2,F-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13年系分真题第42题:红色】
42两学生分别在笔直的高速公路A、B两处对车流进行记录。设A和B相距d米,车1和车2先后匀速行驶依次经过了A、B处,车1经过A、B处的时间分别为T1A和T1B车2经过A、B处的时间分别为T2A和T2B,则当车2经过B处时,与车1的距离为(59)米。
(59)
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答:答案选择A。考查数学建模的知识。
显然A和C里面选一个。
根据题意,车1的速度为,车2的速度为。两车的行驶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车2在B处时(时间为T2B),车2距离A处d米,而车1已从A处出发行驶了时间(T2B-T1A),因此距离A 处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此两车相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米。
对于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多种情形,计算结果(注意绝对值)相同(有可能车2比车1先到达B处)。

第二十一章 专业英语

【2013年系分真题第54题:黄色】
54.Feasibility should be measured throughout the life cycle of system development. The scope and complexity of an apparently feasible
project can change after the initial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are
fully analyzed or after the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Thus, a project
that is feasible at one point may become infeasible later. The first
feasibility analysis is conducted during the (71) . The (72)
represents a major feasibility analysis activity since it charts one
of many possible implementations as the target for systems design.
(73) is a measure of how well the solution will work in the
organization. It is also a measure of how people feel about the
system. When it is determined in the later stages of the system life
cycle, (74) is often performed with a working prototype of the
proposed system. This is a test of the system’s user interfaces and is
measured in how easy they are to learn and to use and how they support
the desired productivity levels of the users. Economic feasibility has
been defined as a cost-benefit analysis. The (75) technique is a
simple and popular method for determining if and when an investment
will pay for itself.
(71)
A.problem analysis phase
B.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phase
C.requirements analysis phase
D.decision analysis phase
(72)
A.problem analysis phase
B.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phase
C.requirements analysis phase
D.decision analysis phase
(73)
A.Operational feasibility
B.Technical feasibility
C.Schedule feasibility
D.Economic feasibility
(74)
A.performance analysis
B.control analysis
C.usability analysis
D.interface analysis
(75)
A.payback analysis
B.retum-on-investment analysis
C.present value
D.time value of money

解答:答案选择B|D|A|C|A。错三个。

  • 可行性的判定贯穿于系统幵发的生命周期。一个明显可行的项目,在全面分析了初始问题和机会或系统设计后,其范围和复杂性会发生变化。因此,某一时刻可行的项目在此后可能会变得不可行。第一次可行性分析在初始调研阶段进行。由于要绘制多个可能的实现方案之一作为系统设计的目标,决策分析阶段表示一个主要的可行性分析活动。 操作可行性是对解决方案在企业中工作效果的度量,它也是衡量人们对于系统的感受。当它在系统生命周期后面的阶段被确定后,经常会用一个建议系统的工作原型进行可用性分析。这是对系统用户界面的一种测试,它通过系统如何易于学习和使用及系统如何支持用户所期望的生产力水平进行衡量。偿还分析技术是一种简单流行的方法用于确定是否及何时将收回成本。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进击的横打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