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的制胜法宝?-黑科技原子无线电技术应用前景及最新研究进展

 

信息技术革命引领现代人进入了信息化社会,相应也使得战争形态由工业社会中的热兵器战争过渡到以知识经济和信息通信为主导的信息化战争。作为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战手段,电子干扰在战争全程中都得到了深入渗透, 其频带宽、速度快、功率大、范围广等特点也成为反干扰技术研究所需攻克的难点问题。

 

原子无线电技术原理概念图。

战场上,一旦释放强电磁干扰信号,便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雷达屏幕一片“雪花”,通信耳机“吱吱”作响,导航系统迷失方向……

面对强电磁干扰,以传统电子学为基础的雷达、通信、导航等设备很可能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永久失效。

如今,这一窘境将被改变。这主要归功于一种叫作“原子无线电技术”的“黑科技”。

今天,让我们揭开这一“黑科技”的神秘面纱,探索原子无线电技术是如何穿透电磁“迷雾”、看清复杂电磁世界的。

 

伴随量子信息技术脱颖而出

 

当前,以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探测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量子信息技术为人们认知和调控微观世界打开一扇“新窗口”,催生出诸多高精尖技术,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

原子无线电技术,就是量子探测技术在电子信息领域具体应用的体现。它通过探测空间电磁场中原子的状态变化,精确感知看不见、摸不着的空间电磁场信息。

原子无线电技术下的原子状态,仅对某一频率的电磁波作出响应,表现出很强的专一性。因此,原子无线电技术不受其他电磁干扰信号的影响,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仍可发挥出应有水平。

2012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室温下使用激光操控“里德堡原子”,实现了电场强度的测量,灵敏度比传统微波电场计高了近100倍。

这一巨大优势,彻底颠覆了以电子学为基础的传统电磁信息感知体制,标志着原子无线电技术的诞生。

自此,原子无线电技术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近10年来,研究人员运用复杂的光谱技术,实现了原子无线电技术灵敏度大幅提升。他们通过改进实验系统,实现了对空间电磁场频率、极化、相位的测量。当前,科研人员初步展开了原子无线电技术在雷达、通信、成像、计量等传统电子信息领域的应用研究。

精确感知让信息“尽收眼底”

传统电磁信息感知体制,以电子学为基础,噪声大,不够灵敏。原子无线电技术的出现,使这一体制实现了跨越式升级。该技术能通过测量原子的量子状态,从而获得空间电磁场信息。

——以原子为“媒”。众所周知,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由原子核和核外分层排布的电子组成,核外电子就像地球一样围绕原子核这个“太阳”进行“公转”。不同的是,电子的运动轨道不像地球那样一成不变,它可吸收能量“跳”到半径更大的轨道上,甚至在不同半径的轨道上“跳来跳去”。这一现象被称为“能级跃迁”,核外电子处于较大轨道半径上的原子,被称为上述的“里德堡原子”。

原子核外电子的“跳”变轨道具有多样性,轨道间隔所对应的频率覆盖范围很广,从几赫兹到几太赫兹不等。当外界电磁场频率与轨道间隔所对应频率相同时,就会产生“同频共振”,使“里德堡原子”的量子状态发生变化。通过测量“里德堡原子”的量子状态,即可获得空间电磁场的各种信息。

——以光子为“尺”。光学频率的测量,是世界上公认的目前所能测量物理量中最为精确的测量方式。它就好比一把尺子,能像测量长度一样精确获取包括时间在内的各种物理量。

在原子无线电技术下,使用激光照射原子,原子吸收激光能量后,原子核外电子“跳”变到更大的轨道半径上,成为“里德堡原子”。当空间中存在电磁场时,“同频共振”会使“里德堡原子”的量子状态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原子对激光的吸收性质。通过测量激光穿过原子后透射激光的光谱信息,即可间接获取空间电磁场的各种信息。

由此可见,原子无线电技术,可将空间电磁场信息测量转化为对光学频率的精准测量,具有极高准确度。

在军事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原子无线电技术,具有高精确度、高灵敏度、超宽带、无需校准以及抗干扰、抗毁伤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在电子信息系统中及各类武器作战平台上“大有作为”。

可以说,它是下一代雷达、通信、导航等设备的核心关键技术,在提升作战能力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提升对弱小目标的探测能力。传统的电子学电磁信息感知技术,利用电磁波改变金属中自由电子运动状态、产生电流的方式,来获取电磁场信息。然而,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并不“自由”,它会在金属中进行随机热运动,产生的热噪声会导致提取信息不准确,且不能及时对微弱电磁场作出响应,金属材料也会对待测场产生干扰。即使在测量前进行校准,也无法精准快速测量电磁场。原子无线电技术使用光学手段进行测量,能克服自由电子热噪声影响。即便在极弱的电磁场作用下,也会产生“同频共振”,具有超高灵敏度,特别适用于对隐形飞机、无人机等弱小目标的远距离探测。

——提升与武器装备的兼容能力。传统的无线电接收,通常需多个天线、放大器和其他组件接收信号,单个天线无法实现宽频谱信号接收。同时,频率越低,所需天线尺寸就越大,这极大限制了其在武器装备的应用。原子无线电技术在实际系统应用中,仅使用一个毫米甚至微米量级的原子气室,即可实现全频段电磁信息感知,突破了传统电磁信号接收天线尺寸的限制。小型化、集成化的巨大优势,使该技术可在单兵、单车、单机等各类作战平台上大显身手。

——提升装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传统电子学电磁信息感知技术,在强电磁辐射情况下,接收机易损毁。在原子无线电子技术下,原子体系可被重复利用,在强电磁辐射情况下仍可正常工作,能有效抵抗电磁毁伤。另外,原子体系感知电磁场的方式灵活、隐蔽,不像传统天线会强烈吸收电磁波能量,造成天线位置处的电磁场发生较大变化而暴露目标。因此,相关设备在战场上能顽强地生存下来。

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未来战场上,原子无线电技术发挥出的作战效能将会远超我们的想象。

来源:解放军报·■安 强 杨 柳 方姝阳

小编收集了两篇关于原子无线电最新研究进展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据i-hls网站2019年1月报道,网站公布了2018年美国陆军十大创新技术,其中包括能实现快速通信的原子天线技术。文章介绍美国科学家正在研制将原子激发至高能级的新型量子天线,此项研究力图开发出背景噪声低、准确度高的传感器。这种新型微型量子接收器能进行并行、快速通信,此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

原子无线电将改变我们所熟知的一切

时间:2018年9月21日   来源:599mag   作者:Anna

在20世纪50年代,原子钟彻底改变了精确的计时。现在,我们可能正处于所谓的“原子无线电”的边缘,这要归功于一种新型天线的发展,这种天线能够接收频率跨度为4个倍频范围的信号,从而高度抵抗电磁干扰

天线是典型的金属棒的集合,它接收通过的无线电波并将其能量转换成电流,然后将其放大。有人可能会说,优良的老式无线电天线自20世纪初以来就能很好地为我们提供服务,为什么我们需要用别的东西来取代它呢?

Rydberg技术公司的David Anderson认为,天线依赖于波长的大小,所以它们的大小取决于它们试图测量的信号的波长(它们需要大约是它们被设计来接收的波长的一半大小)。这意味着你需要几个不同尺寸的天线来测量不同的无线电频率。

Anderson是发表在arXiv上的一篇新论文的合著者,该论文描述了一种替代传统天线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充满所谓“里德伯原子”气体的蒸气腔。这就意味着原子处于一种特殊的激发态,远远高于它们的基态(最低能量)。这使得它们对通过的电场特别敏感,比如无线电波的交变磁场。总之,你所需要的只是一种检测这些相互作用的方法,然后把它们变成量子传感器。

你可以设计在任何频率工作的接收机,也可以更容易地避免有意的电磁干扰

Rydberg技术团队意识到,他们可以用调到正确临界频率的激光来清除充满激发钯原子的蒸汽腔。这使得原子饱和,因为它们不能吸收更多的光,从而第二束激光就可以直接穿过原子,有效地使气体透明。这种转变发生的临界频率会随着电波的通过而改变,因此来自第二束激光的光也会随之闪烁。蒸气腔成为一个纯光学无线电波探测器,不需要任何电线或电路。

Anderson说,除此之外,它还能测量脉冲和调制的无线电波磁场,这就是信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的方式。他们已经用AM和FM微波对这个概念进行了测试,以传输不同团队成员唱“玛丽有只小羊羔”的录音——是为了向托马斯·爱迪生致敬,他在1877年发明留声机时也唱过这首歌。

蒸气腔的全光学特性意味着,即使它们受到像太阳耀斑那样的强烈电磁辐射的冲击,也不会因为没有电路而永久受损。这是电网或某些防御系统和卫星的主要问题。这些电池是安全通信的理想选择。

探测器的电池非常小,只有毫米大小,有可能进一步缩小。但是,他们需要一个重要的备份系统来操作,因为它还没有小型化。Anderson说:“今天的汽车仪表盘里还装不下无线电设备。”“但是原子钟为我们现在所称的量子技术铺平了道路”,它们最初是作为大型桌面设备出现的。最终,科学家们找到了使它们变得足够小以适应商业系统的方法。

Anderson预见了原子无线电会有的类似轨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确信他们将会有一个手提箱大小的系统,可以很好地安装在飞机或轮船上。也许有一天,这些蒸汽腔将取代那些讨厌的汽车天线,让它们变得更美观些。

哈佛造原子级别无线电接收机,可放置在人体内使用

时间:2016年12月20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电设备早已从最初军用时期笨重的“背包”变成了便携的设备,目前为止我们使用的无线电设备大小基本都是在可手持的范围,然而无线电设备最小的尺寸能都做到多小呢?

据外媒报道,哈佛大学约翰·鲍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创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无线电接收器,这个小型无线电装置是建立在原子尺度上的。据雷锋网了解,该团队 的对于小型无线电装置的设计方式是将无线电接收器的装配件置于两个原子尺寸的构件中,并且该构件能够承受极端恶劣的环境。

据了解,这个团队通过用氮原子代替金刚石晶体中的一个碳原子,然后除去相邻的氮原子来创建一个氮空位(NV)中心而创造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说白了是一个旁边有个洞的、并且可以发射单个光电子或检测弱磁场的氮原子。NV中心也具有光致发光性质,这也就就意味着NV中心可以将信息转换为光,使其成为用于量子计算,光子学和传感的大和潜在系统。

一般来说,构建无线电接收器需要五个组件,包括电源,接收器,换能器,扬声器和调谐器,而该团队则使用绿色激光为NV中心的电子提供能量,当供电时,电子对包括FM波的电磁场敏感,当接收到该音频信号时,其作为红光发射,可以由光电二极管解释并转换为电流,接着通过扬声器或耳机将该电流转换为声音,然后可以使用电磁体来调谐无线电台,从而产生可在约660°F下工作的无线电接收器。

另外,该团队表示,这个组件也是生物相容的,意味着它可以放置在人体内,以后发展成熟,人体就能自带无线电接收了。

参考:

1、微波射频网

2、中国科技网

3、599mag

4、sohu.com/a/132298416_180859

NOW现在行动!
推荐阅读
【Vivado那些事】如何查找官网例程及如何使用官网例程【Vivado使用误区与进阶】总结篇【Vivado那些事】Vivado下头文件使用注意事项【Vivado那些事】Vivado中常用的快捷键(一)F4键【Vivado那些事】Vivado中常用的快捷键(二)其他常用快捷键
HDL Designer Series(HDS)介绍
SystemVerilog数字系统设计_夏宇闻 PDF
Verilog 里面,always,assign和always@(*)区别
FPGA上如何求32个输入的最大值和次大值:分治一文读懂TCP/IP!《RISC-V on T-Core》学习笔记新年愿望是什么?先送大家一波开发软件谈谈FPGA(入门)学习的两种方式ZYNQ-迷恋ZYNQ-FPGA开发板资源分享
零基础入门FPGA,如何学习?
黑金全部开发板资料(FPGA+ZYNQ)分享
【Vivado那些事】FPGA配置失败,无法启动怎么办
你会在github上找项目吗?
图书推荐|ARM Cortex-M0 全可编程SoC原理及实现
简谈:如何学习FPGARISC-V再进阶!世界首款5纳米RISC-V SOC成功流片!
几款开源SDR平台
Xilinx 推出 Kria 自适应系统模块产品组合,在边缘加速创新和 AI应用
RISC-V指令集架构介绍及国内外厂商介绍
Vitis尝鲜(一)
SDR/无线设计中LNA和PA的基本原理
拆解1968年的美国军用电脑,真的怀疑是“穿越”啊!
一文最全科普FPGA技术知识
首个中文CPU指令规范 龙芯推出LoongArch基础架构手册
你见过1-bit CPU吗?高级FPGA设计技巧!多时钟域和异步信号处理解决方案
点击上方字体即可跳转阅读哟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