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机器人电控系统——PID算法——什么是PID?

本文详细介绍了PID控制算法的工作原理,包括比例、积分和微分环节,并通过实例分析了不同系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开环、前馈、单闭环和双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以及PID在实际控制中的选择理由。还涉及了PID参数调整、限幅策略、死区误差算法及机器人底盘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

PID算法

PID算法介绍,不同系数仿真,优缺点

位置式、增量式、模糊式PID

大林算法、史密斯算法和PID算法的区别

控制系统介绍

每一个运动模型都能够简化为一个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我们进行理论和控制算法分析的依据。所以在讲PID算法之前,应当先弄懂控制系统的架构,从而才能知道PID算法在控制系统中的角色。

一个控制系统通常由控制器、执行器、控制对象、传感器以及输入输出量构成。以机器人底盘控制系统为例,我们可以把期望速度Exspeed作为输入,PID算法作为控制器,电机作为执行器,轮子作为控制对象,实际速度Outspeed作为实际输出。

开环控制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作为一个开环控制系统来说,单通路的结构使得控制系统简单,搭建成本低,但却尤其怕扰动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这会使整个系统很容易不稳定。

前馈控制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馈控制系统仍然是一个开环的控制系统,前馈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事先通过传感器观测到某些干扰因素,然后针对这些干扰因素做出控制优化。

比如以道路倾斜作为干扰,陀螺仪作为传感器,此时经过控制器相比于平坦道路上一定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单闭环控制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闭环控制系统相对于开环来说要更加复杂,控制起来难度也比较大,但面对干扰因素时,闭环控制系统就能展现它的优势。而实际控制系统是具有很多干扰因素的,比如场地粗糙程度,机械精度,温度,风力等等影响,所以我们通常会选用闭环控制。

  • 期望输入:电机转速

单闭环控制系统表示系统仅由一个闭环组成,比如给电机一个期望转速作为输入,最终的电机实际转速经过编码器反馈回来,由此我们便可以知道这一次控制的偏差是多少。通过调整我们的控制器(如PID参数),使我们的偏差变小达到系统稳定,这个系统对于大部分干扰都具有稳定性。

双闭环控制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闭环控制系统是在电控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控制系统结构。例如:

电机期望转角作为输入,最终实际输出的电机转角经过编码器反馈得到与期望转角的偏差,这是外环——电机的角度环控制系统

电机期望转角经过一级控制器解算得到期望转速,实际转速通过编码器反馈得到与期望电机转速的偏差,这是内环——电机的速度环控制系统

复合控制系统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