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具身智能赛道正式迎来真正进入淘汰赛,竞争激烈;2024年四季度以来,人形机器人入局者已从最初的创业派为主、产业派和科技大厂战略入局变为以汽车主机厂为代表的产业派和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科技大厂为主。
2024年四季度以来,随着人形机器人前景逐渐明晰,国外科技大厂率先开启全球大厂入局具身智能狂潮,英伟达、谷歌、OpenAI、Meta等纷纷宣布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赛道消息;一向秘而不宣、内部战略研发人形机器人的车企纷纷对外展示旗下人形机器人最新研究成果。
现阶段,[华为]是国内入局具身智能赛道佼佼者,并有意沿袭[英伟达]路线;[小鹏汽车]、[小米]作为车企,切入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沿袭[特斯拉]路线。
2024年2月19日,【蚂蚁集团】招聘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方向10多个岗位(涉及系统和应用软件工程师、硬件结构工程师、运动控制软件工程师、整机/硬件产品专家等岗位,工作地点杭州和上海)的消息火遍网络;并且官方已发入局具身智能赛道声明,表示:蚂蚁集团于2024年12月注册成立了[上海蚂蚁灵波],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并表示蚂蚁集团在持续布局和加大AI投入。
| |
除了[蚂蚁集团]外,国内另外一家互联网大厂[京东集团]也开始内部组建具身智能团队,并开始对外招聘(包括机器人运动控制工程师、具身算法(机器人方向)等)。
| |
随着行业发展,越发有一种趋势:人形机器人终是巨头的游戏,绝大数人形机器人领域创企将倒在商业化进程中;这也是[摩根士丹利]报告将科技大厂和车企作为未来人形机器人主流玩家原因。
2025年2月6日,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发布最新人形机器人研报:Humanoid 100: Mapping the Humanoid Robot Value Chain(人形机器人100:全球人形机器人价值链梳理)。
Humanoid 100清单清单中的公司被分为三个主要类别:“Brain”(大脑)、“Body”(身体)和“Integrators”(集成商),并将集成商部分细分汽车制造商、消费电子公司、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公司、传统机器人公司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纯粹玩家,并重点强调了汽车制造商(车企)和科技大厂(互联网和消费电子)。
有关摩根士丹利最新人形机器人研报详细解读,查看往期文章:深度解读「摩根士丹利」人形机器人最新研报:100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
目前科技大厂入局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仍旧处于初期阶段,还没有具体成果展示;目前核心产品仍旧是具身智能大模型。
接下来小编将详细梳理全球科技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赛道现状(附梳理表格);并详细盘点具身智能大模型领域,全球科技巨头/大厂(谷歌、英伟达、腾讯等)现阶段产品进展、全球初创公司(PI、Skild AI等)介绍及产品进展、人形机机器人本体厂家与科技巨头/大厂合作现状: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查看完整版文章:[原创]多家顶尖科技大厂,进军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并深度了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