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相机,尤其工业相机中两个参数非常重要:信噪比、动态范围
比如某款工业相机:
这两个参数经常容易搞混,因为这两个参数测量的东西比较相似,有一定的关系。下面来把这两个参数捋一捋。
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即Dynamic Range(DR),有一个类似名词 HDR (High Dynamic Range) 高动态范围。所谓动态范围,就是相机能测量的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的比值,如果写成公式
D
R
d
b
=
20
l
o
g
L
m
a
x
L
m
i
n
DR_{db}=20log\frac{L_{max}}{L_{min}}
DRdb=20logLminLmax
信噪比
信噪比是考虑了测量误差的情况,比如测量同样一个亮度
L
r
e
f
L_{ref}
Lref,测量值为
L
m
e
a
L_{mea}
Lmea,一般两者不等
L
m
e
a
=
L
r
e
f
+
L
n
o
i
s
e
L_{mea}=L_{ref}+L_{noise}
Lmea=Lref+Lnoise
信噪比,就可以如下定义
S
N
R
d
b
=
200
l
o
g
L
m
e
a
∣
L
n
o
i
s
e
∣
SNR_{db}=200log\frac{L_{mea}}{|L_{noise|}}
SNRdb=200log∣Lnoise∣Lmea
那么噪声值怎么测量出来呢,一般有经验的方法,还有试验的方法。
试验的方法就是多次测量,认为噪声值就是波动的标准差。这样是认为多次测量服从一个正态分布。
通过这样可以知道信噪比是与要测量的亮度 L r e f L_{ref} Lref有关的,一般要测量的亮度越大,信噪比越好。所以一般标称的是最大信噪比
根据经验分析,信噪比可以写作
S
N
R
d
b
=
20
l
o
g
I
∗
Q
∗
t
(
I
∗
Q
∗
t
)
2
+
(
D
∗
t
)
2
+
R
2
SNR_{db}=20log\frac{I*Q*t}{\sqrt{(I*Q*t)^2+(D*t)^2+R^2}}
SNRdb=20log(I∗Q∗t)2+(D∗t)2+R2I∗Q∗t
其中
I
I
I是感光元件单位时间接收到的光子
Q
Q
Q是光电感应效率
t
t
t是快门时间
下面分子、分母都有
I
∗
Q
∗
t
I*Q*t
I∗Q∗t这项,这是光子接收误差造成的。比如一定亮度的光,有时候是100个光子打过来,有时候是99,有时候101都有一定的误差。
D
D
D是暗电流,这一项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有温度影响产生的光子越多,所以一般工业相机都带一个制冷器,一方面可以降低温度,另一方面保证这一项是稳定的误差。
R
R
R是功放产生的误差,读入误差。
分母的三项误差分别是P(Photo Noise), D(Dark Noise), R(Read Noise)
如果在很低照度时,R的误差影响很大,这个时候增加曝光时间,可以提高信噪比。当光照很大时,P相对于D,R影响更大,因此主要是P误差。这个时候可以简化为
S N R d b = 20 l o g L m a x L m a x SNR_{db}=20log\frac{L_{max}}{\sqrt{L_{max}}} SNRdb=20logLmaxLmax
从这样分析来看,一般来说动态范围比信噪比大。
上面只是一个简单分析,省略掉了各个量的单位,具体计算要考虑这些量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