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化变革——数字化转型的一种新的方法论

对于数字化转型的一种新的方法论

作者:方尘

笔者于2017年偶然接触到“形式”的概念,当时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因为创业一直在做企业IT服务和数字化转型,但是发现企业对IT技术的需求不仅仅是技术,而是解决方案,乃至一套新的“商业认知”范式的革新。

当时乃至目前,业界一直流行着“数字化转型”的主张,这个概念也基本是业界的主流概念,而埃森哲的核心概念也就是“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的专业概念应该是香农所提出的,而商业界的概念似乎是埃森哲还是某个公司在上个世纪末提出来的。(曾经看到过报道,但是目前没有找到可考的信息来源)

特别近几年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整个社会受信息技术的影响更加深刻也更加广泛。笔者在工作和思索中,一直有种明显的感觉,数字化转型已经无法很好地诠释我们现在的所面临的问题,所以,IBM也提出了认知计算的概念。

在我看来,这些概念都是一种源于技术本身专业思维体系的概念,而我看到是对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方式的显著转变,这种感受在多年以前就已经出现,比如我们越来越看重数据,看重量化,而慢慢忽视经验认知和感性认识,以及定性的考量。而这种认知范式的转变,似乎还没有一种主流的话语和概念形成讨论。而这个概念似乎更应该来源于逻辑学或者哲学之类

带着这样的疑惑,在2017年下半年我偶然发现了“形式科学”的概念,以及“形式”(formal)的哲学概念,刚刚接触到这个词的一瞬,我便有种感觉,可能这个就是我在追寻的答案。

于是,便开展了一些的研究和思考,并在2018年上半年觉得可以正式提出“形式化变革”的商业主张,因为我已经足够确信,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观点。

而什么是形式化?或者我所谓的形式化,这是一个不能简单回答的问题。因为Formal的概念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可能最早是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有了很多探讨,而我们现代逻辑在逻辑学上,也就是称之为形式逻辑。所以至此,有一个有趣的推论,我们在IT技术的商业融合中,对于商业管理而言,可能最终也就是对于形式逻辑的回归。可能这个会是一个技术的极限点,其实据此,可以继续提出一些关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发展的基本判断。

在后来的研究中,我发现我所提的形式和形式化变革似乎并不能完全重合,所以至今,我仍然没有把这个问题说的很清楚,因为我知道,我需要更多的耐心去钻研。

按理说,我们现代的理性逻辑都是从亚里士多德这一条逻辑线发展下来的,其实应该会重合的,因为那些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现在的主流认知范式的源头。(其实这里又引入了“认知”的概念,这个又是得益于认知科学的进步)

而这又是一个更深的问题了,因为在逻辑范式上,我其实是在更早的年纪,在探索其他哲学问题的时候,就已经突破了对于“二元论”的束缚,对于“现代性”的突破。(这里又是另外一个宏大哲学命题了,我在我的其他手稿里有更多的阐述),简单说,在接触到形式概念之前,我已经有一套与众不同的思维范式了。

如果我在短期内要出书,我应该不会深入地讨论“形式化变革”在哲学和逻辑学上的问题,因为这需要更多的阅读和思考。我应该会更多地聚焦在社会应用和认知范式的影响上,以尽量通俗的方式,在相关领域提出一些新的概念和认知范式,以及方法论,希望能够在商业管理和实践中有所效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