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奔创新社-第25问:创新者的刻意练习怎么做?

创意清单是一个需要反复迭代、不断优化的实践指南,它里面包括了针对不同场景的精细化列表——这些列表不是绣花枕头,不是为了装门面,而是一个个需要具体落实的行动。

说到行动,很多初入门的创新者最感兴趣的就是,如何进行创意的修炼,让自己一步步成长起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进行创意的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这个词已经被大家用烂了,但真正领悟其中奥妙的人却少之又少——真正的刻意练习,不是下定决心不砸上一万个小时绝不回头,也不是关在门内让自己苦苦修炼,而踏踏实实体现在王阳明的那句话上: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

唯有“知行合一”,你才会在反复试错的过程中渐渐悟出真知,指导你的下一步创新之行。

以创新为例,当你严格按照创意清单进行创意剖析时,就会发现:

  • 一开始,你甚至连用户场景都无法准确、清晰地描述出来;

  • 渐渐地,你发现自己能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却无法用一句话完整表达该问题并顺藤摸瓜找出解决方案;

  • 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你终于能准确找出核心问题,却很难发现现有方案最大的缺陷在哪里;

  • 继续往下,你渐渐能感受到各种方案的优劣之处,却始终搞不清楚核心技术是什么,也不知道哪个算是黑科技,看不出设计、方法或工艺有何可取之处,更不清楚创新者用到哪些创新原则;

  • 随着学习的深入,渐渐地,你能说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来,但仍旧很难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太多具有洞见的创意。

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持久而难以挣脱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让自己分分钟想要逃回原有的状态,就像大脑里有一个小人不断朝你吼叫:“你在干嘛?为什么不能像之前一样单纯地享受创意的乐趣?为什么非要用这样严苛的手段将所有快乐剥夺?这也太刻意了吧?”

是的,刻意练习就是“很刻意”地练习你最不擅长的那些部分,以便顺利突破这一个个瓶颈。

正因为你练习的都是自己不太擅长的部分,所以肯定会感觉到极度的不适应——人的惰性就像一个躺在沙发上的小人,每当你打算站起身来时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一把将你拖住,然后轻声对你耳语道:“还是躺下吧,最美不过葛优瘫!”

就算你对某件事物非常感兴趣,比如阅读优秀创意,他也会尽量建议你选一个舒服的姿势:品着咖啡、翘起二郎腿坐在躺椅上悠闲地欣赏就好了,就像把玩一个个古董,这不挺美吗?这才是人生的乐趣嘛!

这就是我做创意初期的真实写照,这也是我沉浸在创意的海洋中很久很久,却迟迟进入不了“飞跃期”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即便在我痛下决心并列出清单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每天也在这种枯燥、乏味、不适应中摇摆,总想立即回到之前那种快乐的状态,总觉得干嘛非要逼着自己将一件明明很开心的事情变得不开心,这样刻意为之的效果难道真的会比单纯的喜欢更好吗?当年米卢执教中国足球不也一直强调“快乐足球”吗?

这此起彼伏的念头和内心极度的不适应远比练习本身要折磨人得多。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懂得刻意练习的道理,而是我们无法像一部机器一样一丝不苟地按照正确的方法去执行——挣扎,就是内心和大脑无法达成一致且谁也不愿意率先妥协。

但如果你的内心真的渴望自我进化,就必须说服自己无条件、不打折扣地执行。

用创新者达利欧的话说,克服思维盲点障碍,适应和进化有三种途径:

1. 训练自己的头脑以反直觉的方式思考(例如有创造力的人通过自律和练习变得更有条理);

2. 利用辅助机制(例如程度化的提醒器);

3. 在自己的短板上,依靠擅长者帮助。【2】

进化的第一点就是反直觉地思考,通过通过自律和练习变得更有条理,只有做到这点,我们才能借助外在的辅助机制,并依靠擅长者的帮助顺利突破自己的短板,完成自我进化。

只有当你真正克服了心理障碍,我们才能开始下一个问题,对于创新而言,如何进行刻意练习呢?

刻意练习强调的三点:专注、反馈和不断纠正。

如果没有严格按照这三点进行,做再多都是无用功。

那么,对于创新而言,我们该怎么做?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