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本博客❤️❤️💥💥
🏆博主优势:🌞🌞🌞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为了方便读者。
⛳️座右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本文目录如下:🎁🎁🎁
目录
东南大学博士论文《高效调制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相关技术研究》中EBPSK调制的具体研究内容
⛳️赠与读者
👨💻做科研,涉及到一个深在的思想系统,需要科研者逻辑缜密,踏实认真,但是不能只是努力,很多时候借力比努力更重要,然后还要有仰望星空的创新点和启发点。建议读者按目录次序逐一浏览,免得骤然跌入幽暗的迷宫找不到来时的路,它不足为你揭示全部问题的答案,但若能解答你胸中升起的一朵朵疑云,也未尝不会酿成晚霞斑斓的别一番景致,万一它给你带来了一场精神世界的苦雨,那就借机洗刷一下原来存放在那儿的“躺平”上的尘埃吧。
或许,雨过云收,神驰的天地更清朗.......🔎🔎🔎
💥1 概述
东南大学博士论文《高效调制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相关技术研究》中EBPSK调制的具体研究内容
该论文以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为核心,通过高效调制技术(尤其是EBPSK调制)解决传统单一功能电子装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性能瓶颈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
双频EBPSK调制系统的设计与测距模糊消除
提出基于双频双路EBPSK调制解调器的电子综合系统,通过双频连续波雷达与EBPSK调制的结合,解决测距整周期模糊问题。系统采用双频信号(例如频率差为Δf的双路载波),利用EBPSK调制的高频谱效率实现通信功能,并通过冲击滤波器辅助解调提升信号检测灵敏度。仿真表明,该系统在保持测距精度的同时,消除了最大不模糊测距限制,且通信频谱利用率显著提高。 -
EBPSK/MPPSK联合调制的雷达通信一体化设计
改进双频系统,引入EBPSK/MPPSK联合调制,实现雷达探测与通信数据的并行传输。MPPSK(多脉冲位置调制)用于提升通信速率,而EBPSK则优化雷达检测性能。通过伪随机数据帧设计,系统在不同目标类型(静止、移动、速度未知)下均表现出优于传统线性调频(LFM)雷达的检测性能:- 目标速度2000 m/s时,EBPSK信号检测性能比LFM高3 dB;
- 在时延τ=0.5 μs时,EBPSK所需信噪比(SNR)比LFM低2.5 dB。
-
模糊函数分析与多目标测速优化
推导伪随机EBPSK/MPPSK数据帧的平均模糊函数,证明其具有“图钉”型特性,有效抑制旁瓣干扰。采用改进的孙子余数定理(CRT)算法解决双频脉冲雷达的速度模糊问题,并通过多目标多普勒估计算法提升测速分辨率。仿真显示,该算法可分辨微小速度差(例如0.1 m/s级),主峰旁瓣比仅受限于傅里叶变换旁瓣,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
认知EBPSK波形优化与目标跟踪算法
针对距离扩展目标和机动目标,提出两种基于SNR最大化的EBPSK编码设计算法:- 已知多普勒频移:通过预补偿优化波形;
- 未知多普勒频移:采用自适应波形设计。
结合卡尔曼滤波的目标判决方法,优化后波形的检测性能提升4 dB,且在杂波环境下所需SNR降低3 dB。此外,基于多普勒测量的跟踪器(如LMIPDA-DDA)在多目标场景下,目标均方误差比传统方法降低一个数量级。
-
硬件实现与抗干扰性能验证
在软件无线电(SDR)平台上实现DS-SS/EBPSK调制通信系统,验证其在AWGN信道、宽带/窄带干扰及衰落信道下的鲁棒性。实验表明,扩频后的EBPSK信号在单径衰落信道中误码率低于10⁻⁴,多径环境下通过匹配滤波和伪码同步技术仍保持稳定通信。
创新性调制方案
论文的核心创新在于提出EBPSK/MPPSK联合调制架构,并结合认知波形优化算法,具体创新点包括:
- 双频EBPSK调制解调器:首次将双频连续波雷达与EBPSK调制结合,突破传统测距模糊限制,同时实现高频谱效率通信。
- 联合调制波形设计:EBPSK用于雷达探测(高检测灵敏度),MPPSK用于通信(高码率),两者通过伪随机数据帧动态切换,兼顾雷达与通信性能。
- 低峰均比认知波形生成:在峰均比(PAR)约束下,通过最大化输出SNR设计EBPSK编码,提升复杂环境下的检测概率。
-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动态目标跟踪:将多普勒测量与线性多目标集成概率数据关联(LMIPDA-DDA)结合,显著降低跟踪误差。
实验数据与性能指标
论文通过仿真和硬件实验验证系统性能,关键指标如下:
性能维度 | 实验条件 | 结果 |
---|---|---|
雷达探测性能 | 目标速度2000 m/s,Swerling I目标 | EBPSK检测性能优于LFM 3 dB,MPPSK优于LFM 1 dB |
通信误码率 | AWGN信道,Eb/N₀=8 dB | DS-SS/EBPSK误码率<10⁻⁵,抗窄带干扰能力提升30% |
测距精度 | 双频Δf=1 MHz | 最大不模糊测距扩展至150 km,精度±0.1 m |
多目标分辨率 | 多目标速度差0.1 m/s | 主峰旁瓣比>40 dB,速度估计误差<0.05 m/s |
波形优化增益 | 未知多普勒频移,峰均比约束3 dB | 认知EBPSK波形检测性能提升4 dB,杂波环境下SNR需求降低3 dB |
研究成果与应用价值
理论贡献
- 波形设计理论:建立了EBPSK/MPPSK联合调制的数学模型,推导了其模糊函数与检测概率闭式解,为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 资源复用框架:提出时间-频谱-码元多维资源复用方案,实现雷达与通信功能的无缝协同。
应用价值
- 军事领域:
- 提升电子战装备的隐蔽性与生存能力,减少电磁暴露风险;
- 在高速目标(如导弹)探测中,检测灵敏度提升3 dB,显著增强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 民用领域:
- 车联网与自动驾驶:通过高精度测速(误差<0.05 m/s)与低延迟通信,支持车际协同避撞;
- 智能交通系统:利用频谱共享技术降低路侧单元部署成本,提升交通监控效率。
- 技术推广:
- 论文提出的DS-SS/EBPSK方案已应用于软件无线电平台,为5G/6G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提供参考。
行业影响
该研究被后续文献广泛引用,例如:
- 清华大学团队基于索引调制的雷达通信一体化设计,借鉴了EBPSK的频谱效率优化思路;
- 车载雷达通信系统中,EBPSK/MPPSK波形被验证为适用于毫米波频段的高效解决方案。
总结
东南大学该博士论文通过EBPSK调制技术的创新应用,解决了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中的核心难题,包括测距模糊、频谱效率、多目标跟踪等,其成果在理论与工程层面均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未来6G通感一体化和智能无人系统提供了关键技术储备。
📚2 运行结果
🎉3 参考文献
文章中一些内容引自网络,会注明出处或引用为参考文献,难免有未尽之处,如有不妥,请随时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效果以运行结果为准)
[1]姚誉.高效调制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相关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
[2]杨子渊.高效调制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相关技术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4):73.
🌈4 Matlab代码实现
资料获取,更多粉丝福利,MATLAB|Simulink|Python资源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