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现代科技的热门话题,但对于刚接触这个领域的人来说,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可能会感到困惑。本文将带你了解AI的几个关键概念:算法、模型、训练和大模型,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和实际应用来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些概念。
前排提示,文末有大模型AGI-CSDN独家资料包哦!
二、算法是什么?
概念
算法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规则,用于特定问题的解决或任务的完成。它类似于烹饪食谱,提供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详细步骤。
例如,程序员初学时接触的‘冒泡排序’、‘快速排序’、‘二分查找法’都是算法的典型例子。
而在AI领域,算法更为复杂和高级,如决策树、线性回归、朴素贝叶斯等。
总的来说,算法是处理数据并找出规律的工具。
实际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银行客户经理的贷款操作例子来说明算法的实际应用。假设你是一名A银行的客户经理,以下是你总结的贷款申请结果:
姓名 | 拥有工作 | 拥有房产 | 信誉 | 贷款结果 |
---|---|---|---|---|
张三 | 否 | 否 | 一般 | 拒绝 |
李四 | 否 | 否 | 一般 | 拒绝 |
王五 | 是 | 否 | 好 | 批准 |
赵六 | 是 | 是 | 好 | 批准 |
钱七 | 否 | 是 | 一般 | 批准 |
孙八 | 否 | 否 | 一般 | 拒绝 |
周九 | 是 | 否 | 好 | 批准 |
吴十 | 是 | 是 | 好 | 批准 |
郑十一 | 否 | 否 | 非常好 | 批准 |
王十二 | 是 | 是 | 非常好 | 批准 |
冯十三 | 是 | 是 | 非常好 | 批准 |
陈十四 | 是 | 否 | 好 | 批准 |
褚十五 | 是 | 是 | 好 | 批准 |
卫十六 | 否 | 否 | 一般 | 拒绝 |
蒋十七 | 否 | 否 | 一般 | 拒绝 |
可以看出我们通过工作、房产、信誉三个维度来人工决策是否放贷。那么,能否通过算法自动分析并得出贷款决策呢?当然可以,我们可以使用决策树-基尼系数算法:
基尼系数算法用于计算出不同维度的决策权重,数值越小越重要。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展示基尼系数的推导公式,只展示最终结果:
维度 | 基尼系数(数值越小越重要) |
---|---|
拥有工作 | 0.1 |
拥有房产 | 0.19875 |
信誉 | 0.21875 |
根据以上决策占比可以看出工作权重最大,信誉权重最低,我们得到如下决策树结构:
以上便是对算法的讲解部分
三、训练是什么?
概念
训练是将模型和算法结合起来的过程,指使用训练数据反复应用算法进行优化,从而生成最终的模型。
实际应用
我们仍以决策树算法为例,之前我们提供了贷款申请结果表格(15条训练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使用决策树-基尼系数算法,最终生成了一个适用于A银行的贷款决策树。这就是训练的过程。在训练过程中,决策树会不断优化和改进。
例如,如果我们仅用5条数据来训练,如下:
姓名 | 拥有工作 | 拥有房产 | 信誉 | 贷款结果 |
---|---|---|---|---|
张三 | 否 | 否 | 一般 | 拒绝 |
李四 | 否 | 否 | 一般 | 拒绝 |
王五 | 是 | 否 | 好 | 批准 |
赵六 | 是 | 是 | 好 | 批准 |
钱七 | 否 | 是 | 一般 | 批准 |
基于有限的数据,计算出的决策树模型可能如下:拥有房产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其次是信誉和工作。
但通过大量的训练数据不断优化,最终得出了一个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树模型:拥有工作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其次是房产和信誉。
以上便是训练的过程,可以看出,只有基于大量的真实数据,才能得出较好的结果。
四、模型是什么?
概念
模型是由算法在处理大量数据后“学习”到的结果。可以把模型看作是算法在实际数据中的具体应用。
模型是算法在特定场景中的具体实现,是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法。
实际应用
在前面,我们通过决策树算法和15条数据训练得到了一个可以解决A银行贷款问题的决策树模型,用来决定是否批准贷款。这就是模型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但是请注意:这个模型只能解决A银行贷款的具体场景。如果换成B银行或C银行,情况就不同了,因为每个银行的贷款审核标准各异。因此,A银行生成的贷款模型不适用于B银行。这体现了模型的特点:模型是算法在特定场景中的具体实现。同一个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生成不同的模型,但这些模型之间不能互换使用。
再举一个例子:电商推荐。假设电商A平台在推广母婴产品,训练数据如下:
用户ID | 性别 | 拥有子女 | 购买频率 | 推荐结果 |
---|---|---|---|---|
001 | 女 | 是 | 高 | 推荐 |
002 | 男 | 是 | 中 | 推荐 |
003 | 女 | 否 | 低 | 不推荐 |
004 | 女 | 是 | 高 | 推荐 |
005 | 男 | 否 | 中 | 推荐 |
006 | 男 | 否 | 低 | 不推荐 |
007 | 男 | 是 | 高 | 推荐 |
008 | 女 | 是 | 中 | 推荐 |
009 | 女 | 是 | 高 | 推荐 |
010 | 男 | 是 | 低 | 推荐 |
使用基尼系数算法计算各个维度的权重占比,得到如下结果:
维度 | 基尼系数(数值越小越重要) |
---|---|
购买频率 | 0.000 |
拥有子女 | 0.246 |
性别 | 0.445 |
根据这些权重,我们推导出如下的决策树模型:
至此,我们得到了一个电商A平台在推广母婴产品的决策树模型。通过输入用户的特征数据,可以确定是否推荐产品。
以上母婴产品推荐模型和A银行贷款决策模型均只适用于特定场景,不能互换使用,但它们都用到了决策树-基尼系数算法。 这就是模型的特点。
模型是算法落地到实际生活某一个场景的方法论。
小结
算法解为解决某一问题的一系列步骤和规则。
训练是一个过程,通过应用算法来优化模型,使其能够从数据中学习。
模型是训练的结果,它是经过训练过程优化过的,用于进行实际预测或分类的工具。
五、大模型是什么?
概念
上面我们介绍了如何使用决策树算法和数据训练来构建模型。而大模型则通常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和Transformer等。这些模型通过处理极其庞大的数据集,并且需要调整数十亿个参数来优化模型。最终,这些基于神经网络的复杂模型被称为“大模型”。
大模型的设计旨在提升表达能力和预测性能,使其能够处理更复杂的任务和数据。
大模型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推荐系统等。它们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训练,学习复杂的模式和特征,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数据,做出准确的预测。
大模型和小模型有什么区别?
小模型通常指参数较少、层数较浅的模型,它们具有轻量级、高效率、易于部署等优点,适用于数据量较小、计算资源有限的场景,例如移动端应用、嵌入式设备、物联网等。
而当模型的训练数据和参数不断扩大,直到达到一定的临界规模后,其表现出了一些未能预测的、更复杂的能力和特性,模型能够从原始训练数据中自动学习并发现新的、更高层次的特征和模式,这种能力被称为“涌现能力”。而具备涌现能力的机器学习模型就被认为是独立意义上的大模型,这也是其和小模型最大意义上的区别。
相比小模型,大模型通常参数较多、层数较深,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和更高的准确度,但也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和时间来训练和推理,适用于数据量较大、计算资源充足的场景,例如云端计算、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等。
大模型分类
语言大模型(NLP): 是指在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Language Processing,NLP)领域中的一类大模型,通常用于处理文本数据和理解自然语言。这类大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它们在大规模语料库上进行了训练,以学习自然语言的各种语法、语义和语境规则。例如:GPT系列 (OpenAl) 、Bard (Google) 、文心一言 (百度)
视觉大模型(CV): 是指在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CV)领中使用的大模型,通常用于图像外理和分析。这类模型通过在大规模图像数据上进行训练,可以实现各种视觉任务,如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姿态估计、人脸识别等。例如: VIT系列(Google) 、文心UFO、华为盘古CV、INTERN (商汤)。
多模态大模型: 是指能够处理多种不同类型数据的大模型,例如文本、图像、音频等多模态数据。这类模型结合了NLP和CV的能力,以实现对多模态信息的综合理解和分析,从而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处理复杂的数据。例如: DingoDB多模向量数据库(九章云极DataCanvas)、DALL-E(OpenAl)、悟空画画(华为) 、midjourney。
实际应用
OpenAI的GPT-3模型就是一个典型的语言大模型。它拥有1750亿个参数,可以生成高质量的文本,完成语言翻译、问答、写作等任务。GPT-3在客服系统、内容创作、代码生成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
六、总结
本文通过详细的解释和实际例子,帮助初学者理解了人工智能中的四个关键概念:算法、训练、模型和大模型。
算法是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系列步骤和规则,就像烹饪食谱一样。在AI领域,算法的复杂性和高级性远超其他领域。我们以银行贷款审批为例,展示了决策树算法如何通过分析数据进行决策。
训练是将算法与数据结合的过程,通过反复优化算法,生成最终的模型。在我们的例子中,通过训练决策树算法,我们展示了如何从初始数据到最终模型的优化过程。训练过程中的关键在于使用大量真实数据,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性能优越的模型。
模型是算法在处理大量数据后“学习”到的结果,是算法应用于特定场景的方法论。模型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而设计的,不同场景下需要不同的模型。例如,我们展示了电商平台的商品推荐和银行贷款审批中模型的应用,强调了模型在特定场景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大模型基于复杂的神经网络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和Transformer等。这些大模型通过处理极其庞大的数据集,并调整数十亿个参数来优化模型,具备更强的表达能力和预测性能。我们提到了语言大模型(如GPT-3)和视觉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应用,展示了它们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强大能力。
通过这些概念和实际应用的讲解,本文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AI基础知识体系,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AI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读者福利:如果大家对大模型感兴趣,这套大模型学习资料一定对你有用
对于0基础小白入门:
如果你是零基础小白,想快速入门大模型是可以考虑的。
一方面是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学习内容更全面更集中。
二方面是可以根据这些资料规划好学习计划和方向。
包括:大模型学习线路汇总、学习阶段,大模型实战案例,大模型学习视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模型书籍PDF。带你从零基础系统性的学好大模型!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保存图片到wx扫描二v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
👉AI大模型学习路线汇总👈
大模型学习路线图,整体分为7个大的阶段:(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第一阶段: 从大模型系统设计入手,讲解大模型的主要方法;
第二阶段: 在通过大模型提示词工程从Prompts角度入手更好发挥模型的作用;
第三阶段: 大模型平台应用开发借助阿里云PAI平台构建电商领域虚拟试衣系统;
第四阶段: 大模型知识库应用开发以LangChain框架为例,构建物流行业咨询智能问答系统;
第五阶段: 大模型微调开发借助以大健康、新零售、新媒体领域构建适合当前领域大模型;
第六阶段: 以SD多模态大模型为主,搭建了文生图小程序案例;
第七阶段: 以大模型平台应用与开发为主,通过星火大模型,文心大模型等成熟大模型构建大模型行业应用。
👉大模型实战案例👈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做,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案例来学习。
👉大模型视频和PDF合集👈
观看零基础学习书籍和视频,看书籍和视频学习是最快捷也是最有效果的方式,跟着视频中老师的思路,从基础到深入,还是很容易入门的。
👉学会后的收获:👈
• 基于大模型全栈工程实现(前端、后端、产品经理、设计、数据分析等),通过这门课可获得不同能力;
• 能够利用大模型解决相关实际项目需求: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利用大模型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数据,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因此,掌握大模型应用开发技能,可以让程序员更好地应对实际项目需求;
• 基于大模型和企业数据AI应用开发,实现大模型理论、掌握GPU算力、硬件、LangChain开发框架和项目实战技能, 学会Fine-tuning垂直训练大模型(数据准备、数据蒸馏、大模型部署)一站式掌握;
• 能够完成时下热门大模型垂直领域模型训练能力,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 大模型应用开发需要掌握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框架等技术,这些技术的掌握可以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和分析能力,让程序员更加熟练地编写高质量的代码。
👉获取方式: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保存图片到wx扫描二v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