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期刊和会议如何查询、期刊级别分类和顶会概念一文精析


了解论文级别是看论文的第一步。

一、如何查询期刊和会议

1.中文期刊-用知网出版物检索

https://navi.cnki.net/knavi/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检索的一般都是中文期刊,检索有会有期刊的具体信息

2.外文期刊-一般用letpub

https://www.letpub.com.cn/index.php?page=journalapp
letpub中会显示期刊的影响影子(I F)等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会议查询

  1. 首先是国内计算机领域特有的CCF期刊和会议分类(分级)
    https://www.ccf.org.cn/Academic_Evaluation/By_category/
    每年都会发布新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CF中的A类会议可以作为顶会。

  2. 另外,还有括Computer Science Conference Rankings(CORE)会议排名中的A+也算是顶会。
    http://cic.tju.edu.cn/faculty/zhileiliu/doc/COREComputerScienceConferenceRankings.html

其实顶会这个概念很笼统,一些行业大牛、科研大佬认可的会议也可以被认为是顶会。

如何判断刊物(刊物中发表的论文)是否被EI、SCI检索

参考资料:https://blog.csdn.net/star0116/article/details/124869857
1、首先一种方法就是用学校里的查收查引系统
2、用EI索引平台
https://www.engineeringvillage.com/home.url?redir=t
或者从图书馆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入之后检索title即可。

3、SCI索引平台
用web of science检索,有的话就是有

二、国内期刊的正刊

CN:国内刊号
ISSN:国外刊号
刊号相当于期刊的身份证号,CN刊号难申请,因此有CN刊号的国内期刊就认为是国内期刊的正刊。
ISSN基本是标配了,是个期刊基本都会申请,因此有CN基本一定有ISSN。

三、国内核心期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核⼼来源⼀般有七⼤核⼼期刊,知网搜索期刊点进去就可以看到是什么类型的期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不同学校对于核心的认可不同,要参考学校文件。

一般领域内国内最好的核⼼期刊投经常会听到。计算机领域一般就是(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自动化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

四、国际核心期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ESCI、SCI和SCIE的区别

ESCI仅满⾜了SCI收录的第⼀级标准,如果满⾜了SCI的所有标准后可以被SCI收录,⼤家可以理解ESCI期刊是通往SCI的预备阶段。⼀般学校不承认ESCI期刊。

SCI-E是SCI的扩展版,⽬前SCI收录期刊3600多种,SCIE收录期刊6000多种,被SCI收录的期刊应该都被SCI-E收,但反之却不成⽴。SCI是核⼼版,SCIE是⾮核⼼版,SCI⽐SCIE更重要;SCIE是⽹络版,SCI是纸质版。

目前,很多学校把SCI和SCIE合为一体了,统称为SCIE,不用太纠结。

六、国际会议核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七、普刊

不是核心的就是普刊

八、顶刊

⼀般是指sci⼀区top,以letpub搜索结果来看即可;
注意要集合学校或者部门的文件,会有出入,有一些虽然是TOP但是口碑很差!!!

九、水刊

IF(影响因子)低、分区低、OA开放获取并且年发文量巨高的期刊;
越差越水!

十、预警期刊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网站中查:http://www.fenqubiao.co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回答1: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是一种瞬时放电现象,通常是由人体或设备上积累的静电电荷引起的。一般来说,ESD会导致电子设备损坏或误操作,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避免ESD。 在设计中,ESD保护应该开始于PCB的物理设计。一个好的物理设计将使ESD泄放的能量尽可能地均匀地分散到整个电路板上。这种物理设计包括有效的接地,涂覆排列PCB层。同时,这也需要考虑到整个系统的电缆结构、机箱接地隔离等因素,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耐ESD能力。 此外,在设计电路时,还需要考虑到ESD保护措施。主要的保护措施包括使用可靠的ESD保护器件,如TVS器件、瞬变压抑器热释电器件,以保护线路免受ESD的影响。此外,在设计输入、输出供电接口时,还应该采用合适的线路过滤器电容器,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ESD耐受性。 最后,测试是ESD保护设计的重要环节。ESD测试可以验证保护设计的有效性,并排除措施上的缺陷。通常,测试人员会使用标准ESD模拟器来模拟真实的ESD事件。在测试过程中,应注意对设备进行预处理,如去静电适当的人体模拟。此外,还应该制定合适的检验标准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可重复性。 总之,ESD保护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静电放电的损害。为了实现可靠的ESD保护,这需要考虑物理设计电路设计,以及有效的测试工具。最后,只有将所有这些因素合理结合,才能实现有效的ESD保护设计。 ### 回答2: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指的是在两个带有不同电荷的物体接触或者靠近时,电荷之间发生放电的现象。这种放电可以对各种电子元器件电路造成损害,从而影响设备的性能寿命。 ESD的原理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传递:空气中的放电、直接接触电感耦合。在实际应用中,ESD对硅芯片、存储器、晶体管等电子元件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这些元件的特性结构容易受到ESD的影响。 为了防止ESD对电子元件电路的损坏,需要在设计中采用一些专门的技术,比如在元器件电路板上增加ESD保护电路、在设备外壳上增加处理工艺等。对于集成电路芯片而言,可以采用对基底指的进行控制,以及在芯片电路设计过程中合理选择元器件适当布局等。 总之,ESD保护是电子元器件电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技术来减缓防止ESD对设备的影响,从而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可靠性。 ### 回答3: ESD全程为静电放电,是由于静电在两者之间产生的高电压放电引起的电感电容的相互作用。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由于设备的电路越来越小,因此更容易受到静电干扰,人们不得不在设计中考虑如何避免或降低这种静电干扰。本文将从ESD的原理出发,简要介绍如何在电路设计中考虑防止ESD干扰。 ESD的产生是由于静电的积累导致的高电压放电,因此防止ESD干扰的基本原则是减小静电的积累。在电路设计中,静电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干扰:一是直接放电干扰,即静电直接放电到电路中,导致电路损坏;二是间接放电干扰,即静电放电到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部位,导致电磁场干扰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因此,在设计中,需要采用一些措施来减小这些干扰。 1.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在元器件的选择上,要选择一些抗ESD干扰的元器件,如采用ESD保护二极管等,能够减小ESD对电路的影响。 2. 优化电路结构:在电路设计中,要优化电路结构,减少电路间的交叉干扰,避免电路产生高电位差,这样能够减少静电的积累ESD的辐射。 3. 采用ESD保护电路:在设计电路时,引入一些ESD保护电路,能够有效地减小ESD对电路的影响。例如采用Zener二极管、TVS二极管等保护电路。 在总体设计中,需要综合以上措施,采用一些适合的方案来消除ESD对电路的干扰。同时,在实际使用中,也需要对电路进行定期维护检测,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在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中,ESD防护的问题只会越来越重要,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应用,才能更好地保证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