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光照算法与渲染优化技术解析

1、对向光源投射多条阴影射线进行实验。改变每个光源的采样数量以及采样模式(均匀、均匀分层等)。比较在计算直接光照时有无显式光源采样的图像。验证无论使用何种采样策略,图像最终是否都应收敛到相同的精确解,并说明理由。

需按以下步骤操作:

  1. 向光源投射多条阴影射线;
  2. 改变每个光源的采样数量和采样模式;
  3. 比较计算直接光照时有无显式光源采样的图像;
  4. 验证无论采用何种采样策略,图像最终都会收敛到相同精确解。

理由:
在光照计算的理论中,只要采样过程是无偏的,不同的采样策略只是对积分的不同近似方式,随着采样数量的增加,这些近似都会逐渐逼近真实的积分值,也就是精确解。所以无论使用何种无偏采样策略,图像最终都会收敛到相同的精确解。

2、在你的骨架光线追踪器中添加间接光照的计算。这需要实现一个围绕表面点的半球方向采样方案。和之前一样,尝试各种采样方案,以研究其对间接光照分量的影响。同时,更改俄罗斯轮盘赌终止方案中使用的吸收值。

在骨架光线追踪器中添加间接光照计算,实现围绕表面点的半球方向采样方案,尝试不同采样方案研究其对间接光照分量的影响,并更改俄罗斯轮盘赌终止方案的吸收值。

3、将基本辐射度程序进行调整,以用辐射度章节中讨论的其他方法计算辐射度,例如:• 通过局部线实现随机规则发射、增量发射和规则收集,并进行实证比较。• 实现并比较局部和全局线采样。• 实现离散随机游走辐射度方法:比较发射和收集,吸收、存活与碰撞采样。• 实现光子密度估计算法。比较直方图方法与离散随机游走辐射度方法。在正交级数估计中,比较使用常数、线性、二次和三次近似时的图像质量和计算时间。(提示:通过光线投射或在 GPU 上使用片段着色器显示生成的图像)。尝试使用圆柱核、高斯核、埃帕内奇尼科夫核以及在引用文献中找到的其他核进行核方法实验。• 尝试离散随机游走辐射度和随机雅可比方法中的视图重要性驱动采样及其变体、控制变量和免费收集。

可按以下步骤完成:

  1. 实现随机规则发射、增量发射和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