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
- 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计开发方法是系统开发人员和从事方法论研究人员极为关注的问题。对于MIS项目来说,在系统开发前期用户很难确定和表达对未来的信息系统的全面要求。这是因为用户对系统本身的想法是比较模糊的和不完全确定的。从开发者角度看,对于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难以搞清楚(至少不能很快弄清楚)。在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由于难以完全沟通, 因而在相互配合上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产生这种情况的基本原因在于双方缺少对方的专业知识。用户不清楚信息系统可为他们提供何种服务和解决何种问题的知识, 而系统开发人员又很缺乏用户一方的专业领域知识。因此, 对系统的实际效果的预料是困难的, 也无法保证所确定的规格说明真正完整地反映用户需求。由于MIS 的特殊性,新的需求的提出、管理机构的组织变化, 以及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意外困难等因素,面对这些困难, 许多人不再去追求系统开发活动的严格性和准确性, 而是考虑如何寻找新的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新方法。[1]
- 原型法的定义
原型法是指在获取一组基本的需求定义后,利用高级软件工具可视化的开发环境,快速地建立一个目标系统的最初版本,并把它交给用户试用、补充和修改,再进行新的版本开发。反复进行这个过程,直到得出系统的“精确解”,即用户满意为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