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路保护
短路保护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当电路系统中发生短路情况时及时断开闭合电路以此保证后级各个器件的安全。当电源系统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会瞬间增大到正常状况的好几倍甚至十多倍。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在电路中串入保险丝。当电流增大到保险丝的熔断电流时,保险丝会因为自身过热而发生熔断从而断开电路,这是最常见的保护电路之一。
但是这种保险丝有一个缺点:当保险丝熔断之后,必须由工程人员排除故障之后手动替换新的保险丝,这在一些狭小空间等场合十分不便,因此后来便诞生了“自恢复保险丝”。这种保险丝在发生熔断之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又会重新接通,这样便可以在发生故障时断开供电开关,等排查故障之后再打开供电开关即可。自恢复保险丝是如何做到“自恢复”的呢?自恢复保险丝,是由经过特殊处理的聚合树脂及分布在里面的导电粒子组成。在正常状况下,聚合树脂紧密地将导电粒子束缚在结晶状的结构外,构成链状导电电通路,此时的自恢复保险丝为低阻状态,线路上流经自恢复保险丝的电流所产生的热能小,不会改变晶体结构。当线路发生短路或过载时,流经自恢复保险丝的大电流,产生的热量使聚合树脂融化,体积迅速增长,形成高阻状态,工作电流迅速减小,从而对电路进行限制和保护。因此由自恢复保险丝构成的保护电路还可以承担过热过流保护。过流保护电路如下图所示:
2、过压保护
过压保护是指供电电压超过额定的电压时自动断开供电回路的一种保护电路。在电子电路设计中,常见的保护方式是使用齐纳二极管的过压保护。 下图位号D15的SMAJ6.0A二极管,低于6V(VRWM),瞬态抑制二极管不导通不起作用。如果输入超过6V,不超过7V,瞬态抑制二极管便会把瞬态电抑制到6V.起到稳压作用。
VBR:Reverse Breakdown Voltage (反向击穿电压)当瞬态电压超过VBR时,提供瞬态电流一个超低电阻通路,让瞬态电流透过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避免损坏后级负载。
VC(max):最大钳位电压(TVS diode Clamping Voltage:抑制电压)
在脉冲峰值电流IPP作用下,器件两端的最大电压值称为最大钳位电压。使用时,应使VC(max)不高于被保护器件的最大允许安全电压。最大钳位电压与击穿电压之比称为钳位系数。
下图利用SMAJ14A反向击穿,进行过压保护后级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