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EMC)基础知识

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是指电子、电气设备或系统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中,不会因为周边的电磁环境而导致性能降低、功能丧失或损坏,也不会在周边环境中产生过量的电磁能量,以致影响周边设备的正常工作。

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自身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

EMS(Electro 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磁抗扰度):自身承受的电磁干扰在一定的范围内。

电磁环境:同种类的产品,不同的环境就有着不同的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都基于一个前提:一定环境里,设备或系统都在正常运行下。

电磁干扰的产生原因:电压/电流的变化中不必要的部分。

电磁干扰的耦合途径有两种:导线传导和空间辐射。

干扰电流在导线上传输有两种方式:共模和差模

一般有用的信号为差模信号,因此共模电流只有转变为差模电流才能对有用信号产生干扰。阻抗平衡防止共模电流向差模转变,可以通过多点接地用来降低地线公共阻抗,减小共地线阻抗干扰。

空间辐射干扰分近场和远场

近场又称为感应场,与场源的性质密切相关。

当场源为高电压小电流时,主要表现为电场;

当场源为低电压大电流时,主要表现为磁场。

论是电场还是磁场,当距离大于λ/2π时都变成了远场。

远场又称为辐射场。远场属于平面波,容易分析和测量,而近场存在电场和磁场的相互转换问题,比较复杂。

这里面有问题的是如果导线变成天线,有时候就分不清是传导干扰还是辐射干扰?

低频带下特别是30 MHz以下的主要是传导干扰。或者可以估算当设备和导线的长度比波长短时,主要问题是传导干扰,当它们的尺寸比波长长时,主要问题是辐射干扰。

干扰信号以平面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电磁场能量,再以泄漏和耦合形式,通过绝缘支撑物等(包括空气)为媒介,经公共阻抗的耦合进入被干扰的线路、设备或系统。

电磁波辐射有两个必要条件:变化的电压/电流和辐射天线。两者缺一,都不会产生大量的辐射干扰。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