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机械式、半固态、固态的总结

激光雷达

根据扫描的方式,分为 机械式、半固态(混合固态)和固态三种。

半固态可以分为一维扫描和二维扫描;

固态激光雷达有OPA(相控阵)和Flash(泛光面阵式)。

  • 机械式激光雷达:通过电机带动光机结构整体 360° 旋转。是最经典且最为成熟的激光方案。但是利用传统分立式设计的机械雷达体积大且降本空间有限,并不适用于车规级量产市场。

  • 半固态(现阶段量产车的主流方案):收发 + 一维或二维扫描,共同之处是 通过内部运动的反射镜来改变激光的方向

    • 二维扫描:分为MEMS和二维旋转

      • MEMS:厘米尺度的振镜,通过悬臂梁在横纵两轴高速周期运动,从而改变激光反射方向,实现扫描。
        优点:简化了扫描结构,只需要控制微振镜的偏转角度改变扫描路径,只需要几个激光器就能达到等效于机械式更多线束激光的覆盖区域和点云密度。

        难点:悬臂梁转动角度有限,导致单个振镜视角太小,需要多台拼接才能实现大场视角覆盖,导致点云图像在叠加边缘出现不均匀的畸变和重叠,加大后续算法处理难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二维转境:由一个不断在横轴旋转的多边形棱镜和一个可以在纵轴摆动的镜子组成。不断旋转的多边形棱镜可以让光源实现水平扫描,纵轴摆镜可以改变光源的垂直扫描方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一维扫描:仅在水平方向上低速转动的反射镜来改变光线方向,获得视角覆盖,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
      缺点:一维,且扫描线数较少。(但是使用足够多的激光器就可以解决,目前前沿的芯片化技术能够在几颗厘米级的芯片上集成128组 激光收发模块

  • 固态 - 未来的重要方向 - 面阵收发 + 无运动部件 - OPA和Flash两种技术路线

    无论是机械式还是半固态,都是收发模块搭配一种机械运动的扫描模块,只要内部有运动部件,就不能算是纯固态。而且归根结底,扫描模块只是一个机械部件,真正决定激光雷达性能的本质,是其收发模块
    只有在内部没有任何运动部件的,才是纯固态激光雷达。这种激光雷达结构最简单,集成度最高。

    • OPA:通过多个激光发射单元组成发射阵列,通过调节发射阵列中各个单元的相位差,来改变激光光束的发射角度。
    • Flash:通过高密度的激光源阵列,像手电筒一样,能够在短时间内发射出覆盖一片区域的激光,并用高灵敏度的接收器来构建三维图像。

    由于固态激光雷达取消了复杂 和 高频转动的机械结构,不仅能够降低物料和量产成本,也能提升产品可靠性、生产效率和一致性。

    • 缺点:功率密度低,探测距离短。但是固态激光雷达的近距补盲能与半固态激光雷达的远距感知相组合,打造出完整的车规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
### 半固态激光雷达测量系统概述 #### 技术原理 半固态激光雷达(SS-LiDAR, Semi-Solid-Stat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一种介于机械旋转LiDAR固态LiDAR之间的技术方案。这类设备通过微机电系统(MEMS)镜片或其他光学组件实现扫描功能,减少了传统机械部件的数量并提高了可靠性。 具体来说,在发射端利用MEMS振荡反射镜快速改变光束方向;接收部分则采用线阵列或多像素传感器捕捉返回信号。这种方式既保持了一定角度分辨率又降低了成本与体积[^1]。 ```python class SS_Lidar: def __init__(self, mirror_type="MEMS"): self.mirror_type = mirror_type def scan(self): print(f"Scanning using {self.mirror_type} mirror.") ``` #### 应用场景 对于复杂环境下的感知需求而言,半固态激光雷达成为了理想的选择之一: - **自动驾驶车辆**:提供高精度的距离信息用于路径规划、避障等功能; - **机器人导航**:帮助服务类机器人完成自主移动任务; - **无人机巡检**:支持低空飞行器执行电力线路巡查等工作; - **智能交通管理**:监测道路状况以及行人活动情况等。 这些应用依赖于其较高的刷新频率所带来的实时性能优势[^2]。 #### 产品选型 当考虑选用何种类型的半固态激光雷达时,需综合考量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 测距范围:不同型号的产品覆盖距离有所差异,应根据实际工作场景选取合适规格; - 角度分辨率:决定了图像清晰程度的关键参数,通常越精细越好; - 数据更新速率:影响着系统的响应速度,尤其是在动态环境中尤为重要; - 尺寸重量:便携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特别是在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 成本效益:性价比高的解决方案往往更受欢迎。 例如,针对上述提到的应用领域,可以优先考察那些已经成功应用于类似项目的品牌技术指标相似的产品系列。 #### 开发集成 要将半固态激光雷达融入现有平台或创建新的应用程序,开发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接口兼容性:确认所选器件能够良好对接目标硬件架构及其操作系统; - 软件库支持:寻找官方提供的SDK或者其他开源项目作为基础工具包加速开发进程; - 点云处理能力:掌握必要的算法知识以便有效地解析来自LiDAR的数据流; - 安全防护措施:考虑到户外作业可能面临的恶劣天气条件等因素设计相应的保护机制。 综上所述,通过对以上四个维度的理解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如何评估部署适合特定用途的半固态激光雷达系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很随便的wei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