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第五章项目范围管理
-
项目范围管理:范围管理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工作,项目范围管理过程包括:
- 规划范围管理:为记录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及产品范围,而创建范围管理计划的过程。
- 收集需求: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相关方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
- 定义范围:制定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
- 创建WBS:将可交付成果和工作分解为较小、易于管理的组建过程。
- 确认范围: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 控制范围: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
-
范围管理的核心理念:
- 产品范围:某项产品、服务或成果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
- 项目范围:为交付具有规定特性与功能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必须完成的工作。
- 项目范围有时也包括产品范围。
-
不同生命周期的范围管理:
- 预测型:开始就对范围进行定义,对任何的范围变化都要进行渐进的管理,只有正式变更控制程序才能进行基准变更。
- 适应型或敏捷型:旨在应对大量变更,需要相关方持续参与项目,随同可交付成果的创建提供反馈和意见,并确保产品未完项反应他们的当前需求。
-
范围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新兴实践,包括注重与商业分析专业人士的合作,以便:
- 确定问题并识别商业需求
- 识别并推荐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可行解决方案
- 收集、记录并管理相关方需求,以满足商业和项目目标
- 推动项目集或者项目产品、服务或最终成功的成功应用
规划范围管理
规划范围管理的输入:
1.项目管理计划,2.项目章程,3.事业环境因素,4.组织过程资产
规划范围管理的工具与技术:
1.专家判断,2.数据分析,3.会议
规划范围管理的输出:
1.范围管理计划,2.需求管理计划
-
范围管理计划:用来指导项目范围的定义、制定、监管、控制和确认。
-
需求管理计划(商业分析计划):描述将如何分析、记录和管理项目和产品需求。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如何规划跟踪和报告各种需求活动
- 配置管理活动
- 需求优先级排序过程
- 产品测量指标及使用这些指标的理由
- 用来反映哪些需求属性将被列入跟踪矩阵的跟踪结构
收集需求
- 收集需求: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相关方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代表客户声音
- 需求是指根据特定协议或其他强制性规范,产品、服务或成果必须具备的条件或能力。
- 需求包括发起人、客户和其他相关方的已量化且记录下来的需要与期望。
- 收集需求旨在定义和管理客户期望。
- 需求是WBS的基础,也是成本、进度和质量规划的基础,有时也是采购工作的基础。
收集需求的输入:
1.项目章程,2.项目管理计划,3.项目文件,4.商业文件,5.协议,6.事业环境因素,7.组织过程资产
收集需求的工具与技术:
1.专家判断,2.数据收集,3.数据分析,4.决策,5.数据表现,6.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7.系统交互图,8.原型法
- 数据收集:
-
头脑风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