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第五章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管理第五章项目范围管理

  1. 项目范围管理:范围管理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工作,项目范围管理过程包括:

    1. 规划范围管理:为记录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及产品范围,而创建范围管理计划的过程。
    2. 收集需求: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相关方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
    3. 定义范围:制定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
    4. 创建WBS:将可交付成果和工作分解为较小、易于管理的组建过程。
    5. 确认范围: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6. 控制范围: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
  2. 范围管理的核心理念:

    1. 产品范围:某项产品、服务或成果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
    2. 项目范围:为交付具有规定特性与功能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必须完成的工作。
    3. 项目范围有时也包括产品范围。
  3. 不同生命周期的范围管理:

    1. 预测型:开始就对范围进行定义,对任何的范围变化都要进行渐进的管理,只有正式变更控制程序才能进行基准变更。
    2. 适应型或敏捷型:旨在应对大量变更,需要相关方持续参与项目,随同可交付成果的创建提供反馈和意见,并确保产品未完项反应他们的当前需求。
  4. 范围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新兴实践,包括注重与商业分析专业人士的合作,以便:

    1. 确定问题并识别商业需求
    2. 识别并推荐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可行解决方案
    3. 收集、记录并管理相关方需求,以满足商业和项目目标
    4. 推动项目集或者项目产品、服务或最终成功的成功应用

规划范围管理

规划范围管理的输入:

1.项目管理计划,2.项目章程,3.事业环境因素,4.组织过程资产

规划范围管理的工具与技术:

1.专家判断,2.数据分析,3.会议

规划范围管理的输出

1.范围管理计划,2.需求管理计划

  1. 范围管理计划:用来指导项目范围的定义、制定、监管、控制和确认。

  2. 需求管理计划(商业分析计划):描述将如何分析、记录和管理项目和产品需求。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 如何规划跟踪和报告各种需求活动
    2. 配置管理活动
    3. 需求优先级排序过程
    4. 产品测量指标及使用这些指标的理由
    5. 用来反映哪些需求属性将被列入跟踪矩阵的跟踪结构

收集需求

  1. 收集需求: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相关方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代表客户声音
    1. 需求是指根据特定协议或其他强制性规范,产品、服务或成果必须具备的条件或能力。
    2. 需求包括发起人、客户和其他相关方的已量化且记录下来的需要与期望。
    3. 收集需求旨在定义和管理客户期望。
    4. 需求是WBS的基础,也是成本、进度和质量规划的基础,有时也是采购工作的基础。
收集需求的输入:

1.项目章程,2.项目管理计划,3.项目文件,4.商业文件,5.协议,6.事业环境因素,7.组织过程资产

收集需求的工具与技术:

1.专家判断,2.数据收集,3.数据分析,4.决策,5.数据表现,6.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7.系统交互图,8.原型法

  1. 数据收集:
    1. 头脑风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